作者单位
摘要
西北工业大学 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纤维增强轻质复合材料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72
新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热端部件服役温度不断提高, 对表面防护涂层的相稳定性和抗烧蚀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工作针对传统过渡金属氧化物ZrO2、HfO2涂层开展高熵化设计,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结合超音速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Hf0.125Zr0.125Sm0.25Er0.25Y0.25)O2-δ(M1R3O)、(Hf0.2Zr0.2Sm0.2Er0.2Y0.2)O2-δ(M2R3O)、(Hf0.25Zr0.25- Sm0.167Er0.167Y0.167)O2-δ(M3R3O)三种高熵氧化物涂层, 探究稀土组元含量对高熵氧化物涂层的相结构演变规律、相稳定性以及抗烧蚀性能的影响。M2R3O涂层和M3R3O涂层呈现优异的相稳定性和抗烧蚀性能, 涂层经热流密度为2.38~2.40 MW/m2的氧-乙炔焰烧蚀后仍保持物相结构稳定, 未发生固溶体分解或析出稀土组元。其中M2R3O涂层循环烧蚀180 s后的质量烧蚀率与线烧蚀率分别为0.01 mg/s和-1.16 μm/s, 相比M1R3O涂层(0.09 mg/s、-1.34 μm/s)以及M3R3O涂层(0.02 mg/s、-4.51 μm/s), 分别降低了88.9%、13.4%以及50.0%、74.3%, 表现出最优异的抗烧蚀性能。M2R3O涂层的抗烧蚀性能优异归因于其兼具较高的熔点(>2200 ℃)和较低的热导率((1.07±0.09) W/(m·K)), 使其有效防护内部的SiC过渡层以及C/C复合材料免受氧化损伤, 避免了界面SiO2相形成所导致的界面开裂。
高熵陶瓷 过渡金属氧化物 热喷涂 热防护涂层 抗烧蚀 C/C复合材料 high-entropy ceramic transition metal oxide thermal spray thermal protection coating ablation resistance C/C composite 
无机材料学报
2023, 39(1): 61
姜维娜 1,2,*杨世龙 1,3卢雯 4徐莉 2,3,4[ ... ]曹福亮 2,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7
2 中国南方可持续林业合作创新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37
3 南京林业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37
4 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7
5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7
制备了一种基于天然产物槲皮素接枝硅包银核壳结构的纳米荧光传感器(Ag@SiO2@Qc), 对铜离子具有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 Ag@SiO2@Qc与Cu2+离子结合后, 荧光发射强度发生猝灭, 并且可通过荧光滴定光谱得到了荧光滴定曲线: y = -32.864x+587.59(R2=0.998), 其线性范围分别为: 3×10-7~4.8×10-6 mol·L-1, 最低检测限为1.0×10-7 mol·L-1。 并且将Ag@SiO2@Qc应用于环境中水样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好, 精密度高, 而且更加环保、 方便、 快捷, 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与应用价值。
槲皮素 天然产物 硅包银核壳纳米粒子 荧光传感器 铜离子 Quercetin Natural Ag@SiO2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Fluorescence sensor Copper 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 38(8): 2650
杨世龙 1,2,*姜维娜 1,2印彬 3徐莉 2,3,4[ ... ]曹福亮 2,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7
2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37
3 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7
4 南京林业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37
5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7
槲皮素为天然黄酮类化合物, 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 茎、 叶、 花和果实中。 槲皮素作为荧光探针检测氟离子不仅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而且与合成的荧光探针比, 还具有来源广、 环保、 无毒等优点。 实验将不同阴离子(F-, Cl-, Br-, I-, ClO-4, H2PO-4)分别加入到槲皮素的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中, 考查槲皮素溶液的荧光强度变化。 实验发现当加入氟离子后, 槲皮素在500 nm处的荧光发射峰的强度降低, 发生荧光猝灭, 且其猝灭程度随着氟离子浓度的增大而改变, 即荧光强度随着氟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并呈线性变化。 而其他阴离子的加入对槲皮素和槲皮素-氟离子体系的荧光发射强度影响不大, 说明其他阴离子不影响槲皮素对氟离子的识别, 显示了槲皮素对氟离子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由荧光滴定光谱和荧光滴定曲线得到槲皮素对氟离子的滴定方程为: y=-13.36x+173.4, 线性关系为R2=0.991, 线性范围为1.0×10-6~8.0×10-6 mol·L-1, 最低检测限为1.0×10-7 mol·L-1, 表明槲皮素对氟离子的识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进一步实验表明槲皮素识别氟离子的机理可能是氟离子的加入破坏了溶液体系的氢键, 改变了槲皮素分子的共轭状态, 发生分子内电荷转移, 促使槲皮素荧光猝灭。 用该法成功检测了样品中微量氟离子, 回收率为100.67%~102.44%, 精确度较好, 测定结果稳定。
槲皮素 荧光探针 氟离子 阴离子 天然产物 Quercetin Fluorescent sensor Fluorid ions Anions Natural product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36(11): 358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8
2 School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s,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PO Box 600, Wellington, New Zealand
生活中, 日光中的紫外辐射是导致头发光老化/光损伤的重要环境因素。 长时间光照可使染发和天然发出现包括颜色褪变在内的退行性变化。 以中老年人的自然灰发为样本来源, 通过分离和人工漂染处理, 获得了包括自然发色、 漂白和染黑的六种头发类型, 经过UVA(320~400 nm)紫外光老化, 采用漫反射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头发纤维的老化特征进行无损分析, 结合头发中光产生过氧化氢的定量分析, 探讨了不同发色和漂染处理对头发耐光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UVA辐照可通过Ⅱ型电子转移机制诱导头发中的光敏基团产生过氧化氢, 导致纤维表面蛋白和色素分子的光氧化降解。 自然发色与漂染发在光老化中的颜色变化不同: 灰发和白发主要发生光黄化, 人工染发和漂白发分别发生光褪色和光漂白。 高湿度环境能加速头发的光降解。 化学漂染处理会使头发中的光致过氧化氢水平升高, 使纤维处于较高的氧化压力从而影响头发的光稳定性; 而头发中的黑色素分子, 包括天然黑色素和染发剂的人工黑色素, 可能具有自由基产生与清除双重性。 研究结果为建立中国人头发光损伤的光谱学评价方法和进一步研发针对国人发质的染护发产品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准数据。
头发纤维 UVA辐射 漫反射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过氧化氢 Human hair UVA radiation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3D-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TR-FTIR ATR-FTIR Hydrogen peroxide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36(6): 178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 生命科学与工程系, 辽宁 大连116024
2 烟台大学 海洋学院, 山东 烟台264005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对数初、 中、 末期无菌与带菌盐藻细胞及上清液中Mg, Fe, K, Ca, Na, Mn, Zn, Cu, Ni, Cd和Cr的含量。 结果表明: (1)该盐藻Mg, Fe, K, Ca和Na的含量在1~10 mg·g-1之间, Zn, Cu, Mn和Ni的含量基本在0.1~1 mg·g-1之间, 有害金属Cd和Cr的含量极微。 (2)无菌与带菌盐藻不同时期矿质元素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Mg, Fe, K, Ca, Na, Mn和Cu的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有所下降, Ca下降的最明显; Mg, Fe, K, Ca和Na的含量在上清液中保持稳定, 无明显差异, 而Cu和Mn含量在对数中后期的上清液中明显增加。 (3)无菌与带菌盐藻Mg, K, Cu和Ni的含量差异不大; 带菌盐藻的Fe, Ca, Na和Zn的含量在对数中期均显著下降, 且低于无菌盐藻; 而到对数末期又明显高于无菌盐藻。 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利用盐藻资源以及深入研究藻菌相互作用机理提供了参考。
矿质元素 盐藻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无菌 Mineral-element Dunaliella salina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 Axenic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 30(7): 1956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1
2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ㄆ子朐臃肿游锢砉抑氐闶笛槭?武汉,430071
建立了一套高分辨的离子速度影像装置.在这套装置中,离子透镜的设计是利用Simion7.0 应用程序对电场中离子的空间分布进行模拟"聚焦"得到的,达到了将离子源空间分布中速度相同而位置不同的离子聚焦在同一点上的效果.利用这套装置研究了CCl3Br在267nm附近的光解反应产物Br(2P3/2)和Br*(2P1/2)的速度和角度的分布,得到了β(Br)=-0.48, β(Br*)=1.44.
离子速度影像 离子透镜 光解动力学 ion velocity mapping ion lens CCl3Br CCl3Br photodissociation dynamics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04, 2(2): 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