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崟 1,*蒋峥 1刘斌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武汉科技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0
2 武汉科技大学 冶金自动化与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80
针对传统SIFT匹配算法复杂、特征冗余点多、难以满足实时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局部自适应阈值的SIFT快速图像匹配算法。首先,所提方法在SIFT算法的基础上,对构建的高斯金字塔进行了优化,通过减少金字塔层数来消除冗余特征点以提高检测效率,并根据图像局部对比度来自适应提取FAST算法中的阈值从而实现高质量的特征点检测,筛选出鲁棒性较强的特征点进行更准确的匹配;其次,采用高斯圆形窗口建立32维降维特征向量,提高算法运行效率;最后,根据匹配特征点对之间的几何一致性对特征点进行提纯,有效减少误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匹配精度和运算效率方面的综合表现均优于SIFT算法及其他对比匹配算法,相比传统的SIFT算法,匹配精度提高了约10%,算法运行时间缩短了约49%。在图像发生尺度、旋转以及光照变化的情况下,正确匹配率在93%以上。
SIFT算法 高斯金字塔 自适应阈值 特征描述符 图像匹配 SIFT algorithm Gaussian pyramid adaptive thresholds feature descriptor image matching 
液晶与显示
2024, 39(2): 228
作者单位
摘要
1 河北工业大学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天津30030
2 河北省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300130
针对大多数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利用单尺度卷积进行特征提取,导致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提出基于多尺度自适应注意力的图像超分辨率网络。为充分利用各个层次特征中的上下文信息,设计了多尺度特征融合块,其基本单元由自适应双尺度块、多路径渐进式交互块和自适应双维度注意力依次串联组成。首先,自适应双尺度块自主融合两个尺度的特征,获得了更丰富的上下文特征;其次,多路径渐进式交互块以渐进的方式交互自适应双尺度块的输出特征,提高了上下文特征之间的关联性;最后,自适应双维度注意力自主选择不同维度注意力细化输出特征后,提高了输出特征的鉴别力。实验结果表明,在Set5, Set14, BSD100和Urban100测试集上,本文方法在PSNR和SSIM定量指标上相比于其他主流方法相均有提升,尤其对于纹理细节难以恢复的Urban100测试集,本文方法在比例因子为×4时,相较于现有最优方法SwinIR,PSNR和SSIM指标分别提升了0.05 dB和0.004 5;在视觉效果方面,本文的重建图像具有更多的纹理细节。
超分辨率 多尺度特征 注意力机制 自适应权重 渐进式信息交互 super-resolution multi-scale feature attention mechanism adaptive weights progressive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光学 精密工程
2024, 32(6): 84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上海20620
2 格鲁斯特大学 计算与工程学院,英国 切尔滕纳姆GL50 RH
3 中国科学院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00
4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0
为消除压电驱动柔性微定位平台高精控制对平台不确定动力学模型的依赖性,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无模型迭代前馈补偿和自适应陷波滤波结合的控制方法来提高平台的跟踪性能。首先,建立了数据驱动无模型迭代前馈控制器,提高系统对噪声和其他干扰的鲁棒性,同时,证明了在无模型迭代前馈作用下,连续参考输入跟踪误差的有界性和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其次,构建了自适应陷波滤波器来消除平台谐振的影响,对误差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并设计谐振频率在线提取算法,实现对陷波滤波器参数的在线实时整定,来进一步提升轨迹跟踪精度;最后,利用所设计的无模型迭代前馈控制器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对压电微动台进行轨迹跟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跟踪三角波信号时,与单独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和结合自适应陷波滤波器的PI控制相比较,最大跟踪误差分别减小78.25%和70.83%,能够有效提升平台的稳定性和跟踪精度。
压电微动台 数据驱动迭代前馈 在线谐振抑制 自适应陷波滤波器 piezoelectric micro-motion stage data-driven iterative feedforward online resonance suppression adaptive notch filter 
光学 精密工程
2024, 32(6): 833
作者单位
摘要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为提高星地激光通信地面接收端探测灵敏度和分辨能力,减少信标光捕获时间和难度,基于星地激光通信链路和设计方案,结合自适应光学(AO)技术,设计了一套500 mm口径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接收端系统。该系统采用库德光路、共口径分光探测形式,包含卡塞格林天线、倾斜镜精跟踪、AO超精跟踪、AO波前探测等4个单元。天线物镜组采用同轴卡塞格林结构,结合折射镜组构成开普勒望远结构,兼顾体积和长出瞳距的需求。在精跟踪倾斜镜和AO倾斜镜之间设计了4f系统,解决校正光轴时的瞳面漂移问题。在波前探测器和变形镜之间设计了双远心系统,构建两者共轭关系,降低波前探测的轴向误差影响。采用光学被动式方法对4个单元进行消热差设计,提高系统温度适应性。最终实验结果表明:在10 ℃~30 ℃范围内,各单元波像差均优于1/10λλ=632.8 nm),满足设计要求,具有一定借鉴价值和工程意义。
星地激光通信 库德光路 消热差 双远心光路 自适应光学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4, 61(7): 0706021
陈嘉诚 1,2马蔚 3朱虹雨 1,2周玉晟 1,2[ ... ]李孝峰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2 江苏省先进光学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暨教育部现代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 苏州 215006
3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7
自适应温度调控器件以其智能开关特性而逐渐成为研究焦点,但是一方面其特殊的光谱要求使得器件设计过程复杂且周期冗长,另一方面器件热控性能亟待提高以满足更加严苛的应用场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深度生成神经网络模型来执行上述复杂的优化任务,该网络模型的更新不依赖于数据集,而是将生成神经网络与传输矩阵方法(TMM)相结合,通过TMM返回的梯度信息指导产生符合预期的多层膜结构,并自动优化膜层厚度和材料种类。作为网络优化能力的验证和演示,本课题组使用该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自适应热控器件,实现了高温太阳吸收比低于0.2、高温发射率高于0.9、发射率差值大于0.8的优异性能。与传统的优化算法相比,生成神经网络以高自由度和更快的速度寻找最优解,与普通神经网络相比,全局优化网络考虑整体的优化目标,通过全局搜索寻找全局最优解,设计结果也证明了该方法在复杂设计任务中的实用性。
薄膜 多层膜 神经网络 自适应温度调控 二氧化钒 
光学学报
2024, 44(7): 0731002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理工大学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西安 710048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SLM)通过对液晶折射率的调制来实现对光程的控制,在自适应光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梳理了国内外LC-SLM的发展现状,对LC-SLM的工作原理和相位标定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针对LC-SLM在自适应光学中的应用,对国内外LC-SLM关键技术研究状况进行了讨论,分析总结了西安理工大学在该领域的实验研究。最后展望了LC-SLM的应用前景。
自适应光学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波前畸变校正 adaptive optics LC-SLM wavefront distortion correction 
光通信研究
2024, 50(2): 220073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理工大学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西安 710048
2 西安工业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西安 710021
3 中国计量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杭州 310018
4 商洛学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5 西安工程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西安 710600
6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兰州 730050
【目的】

变形镜(DM)是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实现波前校正的关键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系统的波前畸变校正能力。通过研究DM及其控制算法,可以不断改进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能力。该研究一方面可以提高DM的精度和响应速度,使其更好地校正各种复杂的波前畸变,另一方面,可以改进控制算法,提高校正的效率和准确性。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和性能,因此,研究DM及其控制算法对于改进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能力、扩展应用领域以及提升成像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文章旨在梳理国内外关于DM及其控制算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不同的控制算法对波前畸变的校正精度,为自适应光学的发展奠定基础。首先以几种典型的DM为例,对DM的建模以及对分离促动器DM、拼接子DM、薄膜DM、双压电DM、微机电系统(MEMS)DM和音圈DM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接着分析了基于Prandtl-Ishlinskii(PI)迟滞模型的控制算法、解耦控制算法和稀疏采样控制算法等几种控制算法。

【结果】

文章总结了西安理工大学在该领域所做的工作,最后指出了未来在该领域的技术突破和改进方向。

【结论】

DM及其控制算法的研究为自适应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其应用于更多的领域,进一步提高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性能。这将有助于改善成像质量,推动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发展。

变形镜 控制算法 自适应光学 DM control algorithm adaptive optics 
光通信研究
2024, 50(2): 220062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地质大学 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武汉 430074
2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全国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4
【目的】

高速无源光接入网络中存在光纤色散、非线性损伤和带宽限制等问题,导致传统强度调制和直接检测技术的功率预算损失较高,难以满足高速无源光接入网络的要求。

【方法】

为了更好地提升强度调制和直接检测光接入系统的速率和性能,文章在Volterra判决反馈均衡器(VDFE)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递推最小二乘估计(RLS)算法的VDFE-RLS信道均衡方法。该均衡器采用RLS算法对其中的抽头系数进行更新。该均衡器包含了一、二、三阶Volterra级数,其中一阶Volterra级数对线性损伤进行补偿,二阶和三阶Volterra级数能够对非线性损伤进行补偿。文章将该均衡器应用于经过20 km传输后的单波长为200 Gbit/s的O波段强度调制和直接检测技术的下行光接入系统中。

【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RLS算法相比传统的最小均方(LMS)算法在均衡器中表现出来的性能更好。此外,VDFE-RLS可以实现>29 dB的功率预算。VDFE-RLS相比于传统的基于Volterra的前馈均衡器(VFFE),当VDFE-RLS和VFFE-RLS均衡器长度相同时,可以实现2.2 dB功率预算的提升。当VDFE-RLS的均衡器长度为VFFE-RLS的一半时,前者相比后者仍可以提升0.5 dB的功率预算。

【结论】

文章所述系统相比其他传统系统在能够缩短均衡器长度的同时,能提高系统的功率预算,还能最终恢复出准确度较高的信号。

Volterra判决反馈均衡器 递推最小二乘估计 Volterra级数 自适应滤波算法 VDFE RLS Volterra series adaptive filtering algorithms 
光通信研究
2024, 50(1): 23013601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林业大学 工学院,北京100083
由转子质量不平衡和传感器跳动引起的谐波振动是磁悬浮转子系统中的主要扰动。为了抑制这些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复控制和可变相位自适应陷波反馈的谐波振动抑制的复合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建立磁悬浮转子系统模型,分析了不同干扰振动力的产生机理。然后,设计了插入式重复控制器,抑制传感器跳动引起的谐波振动,利用自适应陷波滤波器在线提取同频信号自适应补偿不平衡,通过改变不同频率下的相位角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并对同频位移刚度进行补偿,使系统在较宽的速度范围内自抑制谐波振动。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一次、三次和五次谐波振动分别减少94.4%,90.4%和85.9%,采用所提出的复合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抑制谐波振动。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磁悬浮转子 质量不平衡 传感器跳动 重复控制 自适应陷波器 magnetically suspended rotor mass imbalanced sensor runout repetitive control adaptive notch filter 
光学 精密工程
2024, 32(4): 524
Author Affiliations
Abstract
1 Tianjin University, Center for Terahertz Waves and College of Precision Instrument and Optoelectronics Engineering,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of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ianjin, China
2 Tianjin University, College of Intelligence and Computing, Tianjin, China
3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s, Hunan Key Laboratory of Nanophotonics and Devices, Changsha, China
4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School of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Guilin, China
5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Stillwater, Oklahoma, United States
Recently, deep learning has been used to establish the nonlinear and nonintuitive mapping between physical structures and electromagnetic responses of meta-atoms for higher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However, to obtain sufficiently accurate predictions, the conventional deep-learning-based method consumes excessive time to collect the data set, thus hindering its wide application in this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We introduce a spectral transfer-learning-based metasurface design method to achiev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n a small data set with only 1000 samples in the target waveband by utilizing open-source data from another spectral range. We demonstrate three transfer strategies and experimentally quantify their performance, among which the “frozen-none” robustly improves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by ∼26 % compared to direct learning. We propose to use a complex-valued deep neural network during the training proces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pectral predicting precision by ∼30 % compared to its real-valued counterparts. We design several typical teraherz metadevices by employing a hybrid inverse model consolidating this trained target network and a glob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he simulated results successfully validate the capability of our approach. Our work provides a universal methodology for efficient and accurate metasurface design in arbitrary wavebands, which will pave the way toward the automated and mass production of metasurfaces.
transfer learning complex-valued deep neural network metasurface inverse design conditioned 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terahertz 
Advanced Photonics Nexus
2024, 3(2): 026002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