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您目前在 全部期刊 '倪争技', 共找到 28个内容。
将选定结果:
[摘要]拉曼散射分析通常使用多谱线He-Ne激光器作为光源。通过建立多谱线He-Ne激光器腔内棱镜组件的有限元模型, 并进行热变形分析, 得到了棱镜组件的热变形位移结果。讨论了在棱镜角度改变时多谱线He-Ne激光器输出谱线的变化...
 PDF全文光学技术 | 2017, 43(第4):329
[摘要]拉曼散射分析通常使用多谱线He-Ne激光器作为光源。通过建立多谱线He-Ne激光器腔内棱镜组件的有限元模型, 并进行热变形分析, 得到了棱镜组件的热变形位移结果。讨论了在棱镜角度改变时多谱线He-Ne激光器输出谱线的变化...
 PDF全文光学技术 | 2017, 43(04):329
[摘要]针对通信波段设计并制作了楔形波导层的导模共振滤波片(GMRF),分析并研究了其光谱特性。采用三角掩模板的方法进行离子束刻蚀,刻蚀一定次数后获得楔形波导层。光栅线条方向分为平行于和垂直于楔形波导层变化的方向...
 PDF全文中国激光 | 2016, 43(10):1011001
[摘要]为了获得消像差Offner成像光谱仪, 以三镜系统为基础综述了Offner成像光谱仪的各种消像差方法, 介绍了由两块不同曲率半径凹面镜与凸面光栅构成的Offner成像光谱仪和狭缝与刻槽成不同方向的Offner成像光谱仪的消像差方...
 PDF全文激光技术 | 2015, 39(01):33
[摘要]研究了Offner型成像光谱仪消像差结构的参量和性能.用几何法推导出Offner型成像光谱仪的波长使用范围、系统线色散以及光谱分辨率的计算公式;在理想像差条件下,分析了Offner型成像光谱仪光谱分辨率与入射狭缝的宽度、...
 PDF全文光子学报 | 2014, 43(07):0730004
[摘要]以双镜系统为基础构建了Offner成像光谱仪,并利用光程函数来获得一种Offner成像光谱仪的初始结构.通过光学设计软件Code V对该初始结构进行了仿真与优化,优化后的光谱仪具有高成像质量,其均方根点列图直径明显降低,...
 PDF全文光子学报 | 2014, 43(04):0430001
[摘要]针对Offner双镜三反射成像光谱仪的消像差结构,采用几何方法推导出光谱分辨率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入射狭缝的宽度、凸面光栅分辨率、系统像差和探测器像元尺寸各个参数对光谱分辨率的影响,提出了分光系统像差的计算方法和...
 PDF全文光学仪器 | 2014, 36(02):147-151
[摘要]在光敏面上镀制荧光薄膜将紫外光转变为可见光, 是提高CCD和CMOS图像传感器紫外响应灵敏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针对荧光薄膜入射界面的散射和反射损耗降低荧光发光强度的分析, 研究在荧光薄膜上镀制增透膜和阻隔膜的灵敏...
 PDF全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4, 34(03):709-712
[摘要]以往检测衍射光栅波前时,需自行搭建检测光路,且搭建过程中由于元件较多,造成系统精度难以保证,得到的测量结果不够理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基于 GPITMXP/DX型 ZYGO干涉仪搭建检测光路,并对平面衍射光栅及凹...
 PDF全文光电工程 | 2013, 40(03):67-74
[摘要]在分度运动控制系统中以 DMC2210控制卡为核心, 采用光栅尺为分度运动反馈器件, 实现了高精度的实时监测反馈。针对工作台“过冲”现象进行了两方面的分析优化: 一方面, 分析了步进电机减速方式对刻划效果的影响, 通过...
 PDF全文光电工程 | 2013, 40(10):90-94
[摘要]为了实现更宽波段范围内的全谱直读并获得较高的分辨率,对中阶梯光栅光谱仪的分光系统进行了研究。简述了中阶梯光栅与中阶梯光栅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中阶梯光谱仪和普通光谱仪的区别,详细论述了一种利用中阶梯光栅...
 PDF全文光学仪器 | 2013, 35(03):46-50
[摘要]Lumogen薄膜用于固态硅基探测器件CCD紫外增强具有显著的成本和工艺优势。 研究旋涂法制备Lumogen薄膜的CCD紫外增强技术, 通过对薄膜的光谱分析得到优化的制备工艺。 制备的薄膜在可见光波段透过率较高, 对紫外波段的...
 PDF全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3, 33(02):468-470
[摘要]利用射频溅射方法,制得 AZO透明导电膜,并用离子束刻蚀制备绒面,得到绒面 AZO透明导电膜。比较刻蚀前后光电性能及表面形貌,发现透过率稍有下降,在可见光波段透过率在 80%以上;电阻率略有上升,但仍保持在 10-3....
 PDF全文光电工程 | 2012, 39(02):147-150
[摘要]凹面光栅因同时具有聚焦和色散功能而广泛应用于各类紫外、可见和红外波段的光谱分析仪器中, 尤其是平场凹面光栅可以结合线阵或面阵探测器来实现即时分析。凹面光栅衍射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光谱仪器的信噪比和信号采集...
 PDF全文光学技术 | 2012, 38(06):718-724
[摘要]LED以其高效节能、体积小、寿命长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进入普通照明领域的一种新型固态光源, 但LED芯片的光提取效率仍较低。综述了LED外延片表面的各种基于微纳光学结构的加工技术, 如通过在LED芯片表面上加工粗糙...
 PDF全文光学技术 | 2012, 38(01):98-103
[摘要]通过LightTools软件实现针对大功率LED阵列光源的窄幅配光系统的设计。首先,分析了抛物面反光杯的焦距和出光口径与半峰边角的关系,并由此关系确定了15°半峰边角要求下所需的抛物面反光杯的初始面型参数值;其次,在...
 PDF全文光学仪器 | 2012, 34(03):60-65
[摘要]针对目前光纤温度传感器稳定性及抗干扰性差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光纤温度传感器探头。光纤温度传感薄膜探头是以锗为传感薄膜材料,探头结构采用了双层膜层叠结构,其中低折射率材料是二氧化硅,高折射率材料为...
 PDF全文中国激光 | 2011, 38(s1):s107004
[摘要]利用导模共振(GMR)光栅阵列再现彩色图像,不同于传统的彩色油墨印刷中所采用的三色染料混合的方式,它是利用光栅的滤光特性直接从自然光中分离出红、绿、蓝三色光充当三基色来代替化学油墨。由于GMR光栅在偏振光入射...
 PDF全文光学学报 | 2011, 31(12):1205002
[摘要]现如今,白光LED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其出光效率一直是制约其更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本文设计并提出了一种可以提高效率的多层荧光粉层白光LED的封装结构。在提高LED的出光效率方面,荧光粉层的厚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PDF全文Chinese Optics Letters | 2010, 8(02):221
[摘要]调谐反射窄带滤光片在光通信、显示、光开关和防伪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导模共振滤光片(GMRF)对结构参数非常敏感,因此可通过结构参数的变化来实现反射峰值的调谐。为了研究利用方位角的变化来实现导模共振滤光片调谐的新...
 PDF全文中国激光 | 2010, 37(04):950-953
[摘要]运用时域太赫兹波谱法,低温(10 K)高电场下本征砷化镓中受飞秒激光脉冲激发的电子所辐射出的太赫兹波被准确地测量出来。从样品中辐射出的和电子加速度/减速度成正比的太赫兹电磁波,表现出双极特性。通过分析砷化镓中辐...
 PDF全文中国激光 | 2010, 37(03):658-662
[摘要]传统的CCD和CMOS成像传感器对紫外区域响应比较弱, 这是因为多晶硅栅对紫外光有强的吸收能力, 从而阻碍了紫外光进入CCD沟道。 为了提高探测器对紫外辐射的敏感性, 可行的一种办法是在器件上镀一层可以将紫外光转化为可...
 PDF全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0, 30(05):1171-1174
[摘要]综述了功率型白光LED封装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重从LED封装结构和封装材料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在现有蓝光芯片激发钇铝石榴石(YAG)荧光粉来实现节能、高效的白光LED照明的基础上,介绍了可以提高功率型...
 PDF全文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2009, 46(09):35-39
[摘要]为了研究亚波长光栅表面上薄膜的生长特性,以及镀膜对亚波长光栅物理特性的影响,对亚波长正弦槽形光栅表面上镀的Au膜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实验发现,当光栅槽深为80 nm,Au膜为100 nm时,薄膜的生长是仿形生长,光栅...
 PDF全文中国激光 | 2009, 36(11):3060-3063
[摘要]在现有蓝光芯片激发YAG荧光粉来实现节能、高效的白光LED照明的基础上,给出了三种封装结构,包括新型的荧光粉层远离LED芯片的封装。通过光线追迹实验对影响其取光效率的三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将三个因...
 PDF全文光学学报 | 2009, 29(s2):355-358
[摘要]紫外探测技术是继激光和红外探测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军民两用光电探测技术, 在普通探测器件光敏面镀上将紫外波段的光转化为可见波段的光的变频薄膜是增强光电探测器紫外响应的主要技术。 文章用“旋涂法”制备成...
 PDF全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09, 29(09):2543-2546
[摘要]在CCD、CMOS等硅基光电成像器件的光敏面镀下变频薄膜将紫外波段的光变为可见波段的光,可实现CCD、CMOS等硅基光电成像器件的紫外响应。考虑Zn2SiO4:Mn粒子直径小,稳定性好,荧光量子效率高等优点,本文用“旋涂法”在石...
 PDF全文光学 精密工程 | 2009, 17(09):2106-2111
[摘要]图像分辨力大大低于胶片是数字图像处理的一大弱点,此弱点极大地限制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精密测量等领域的应用.亚像素软件处理技术能弥补这一缺点.介绍了常用的亚像素处理技术,以及提高角度精确度和边缘检测的方法.
 PDF全文光学仪器 | 2006, 28(03):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