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您目前在 全部期刊 '钱维莹', 共找到 14个内容。
将选定结果:
[摘要]导光板(LGP)网点的散射能力直接影响了背光模组的光能利用率和网点密度,快速选出最佳网点结构对企业生产非常重要。提出了用LGP网点散射效率评价网点有效导光能力的方法,基于企业已量产的LGP网点密度档,分别从理论和实...
 PDF全文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2020, 57(07):072201
[摘要]理论上给出了一种计算任意厚度、不同切向石英晶体Maker条纹的方法。通过晶体坐标系和实验室坐标系的对应关系, 计算出X,Y,Z三种切向石英晶体的有效二阶非线性系数, 从而得到它们的Maker条纹。结果表明X切石英晶体为第...
 PDF全文光学技术 | 2020, 46(05):597
[摘要]导光板的网点结构会直接影响背光模组的均匀性和亮度, 不同的加工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网点结构。激光加工热压成型的导光板散射网点, 因结构极其复杂, 难以用光学设计软件直接进行仿真设计。提出基于仪器采集的网点表面...
 PDF全文光学技术 | 2020, 46(05):582
[摘要]提出了一种曲面LED阵列设计方法。根据光线叠加原理,将LED排列在自由曲面上,通过曲率控制LED的出光角度。基于LED曲面阵列离轴照度分布的解析式,引入了基于模拟退火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设定约束条件,构建均匀度评价...
 PDF全文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2019, 56(08):082202
[摘要]为了克服传统氙灯太阳模拟器成本高、寿命短、功耗大等缺点, 提高太阳电池测试的准确性, 本文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11种波段的LED太阳模拟器, 在光谱匹配度、不均匀度和不稳定度上均达到IEC60904-9-2007规定的A级标准。在...
 PDF全文发光学报 | 2019, 40(05):635
[摘要]为实现对导光板发光质量快速、精准的评判, 找出亮度差异较大的区域进行优化设计,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导光板优化设计方法, 深入研究了导光板发光质量的评判标准。以灰度直方图表征光能分布, 进而给出均...
 PDF全文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2018, 55(06):062202
[摘要]为了实现紧凑结构下光的主动调控, 设计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解复用器结构的双通道全光开关。该器件由金属-克尔非线性材料-金属的波导结构和谐振腔组成, 具有主动光控功能。通过对该开光结构进行优化, 实现了735 nm...
 PDF全文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2018, 55(02):022401
基于BreedPSO算法及交叠法的紧凑型大角度双自由曲面透镜设计
[摘要]为了获得LED扩展光源大角度均匀照明, 采用双自由曲面, 设计了大角度紧凑型透镜。利用角度扩大函数使内自由曲面对光线发散 , 根据矢量Snell定律确定点源透镜的外自由曲面。采用交叠法优化双自由曲面扩展光源透镜模型,...
 PDF全文光学技术 | 2018, 44(01):123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自然选择的粒子群算法(SelPSO)的扩展光源匀透镜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DDE技术, 将TracePro的光线追迹功能与Matlab的信息处理功能有机结合, 建立以点光源透镜轮廓为对象的优化模型, 进而利用加入平滑度约束...
 PDF全文应用光学 | 2016, 37(04):595
[摘要]通常反射器照明器件结构对面光源出射光线难以有效控制, 用透镜又存在不可避免的色散问题。采用面光源置于反射器杯口, 出光面背对目标面的结构, 提出一种分点、分区控制光线的自由曲面反射器的设计方法。利用有限元法...
 PDF全文应用光学 | 2016, 37(01):136
[摘要]通常的商用和民用LED照明都期望照明器件小型化,同时具有高光通量和照明均匀度.近年市场出现的板上芯片(COB)-LED可以具有较高的光通量,但在有限的区域实现特定的照度分布就需要通过二次光学设计来实现.针对大面型COB-...
 PDF全文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2015, 52(04):042201
[摘要]为解决LED扩展光源照明系统设计时, 优化时间较长且多软件数据传输繁琐等问题, 提出了一种仅用Matlab软件进行快速优化设计的方法。该方法将成像设计中的序列光线追迹原理应用于照明设计中, 并利用菲涅尔公式与照度补偿...
 PDF全文应用光学 | 2015, 36(06):873
[摘要]为满足LED均匀照明要求,提出了一种实现面光源下自动优化的设计方法。根据点光源近似理论建立可实现均匀照明的反射器初始结构,用COB(Chips on board)型LED面型光源替代点光源,基于TracePro中Scheme语言编写了自定义...
 PDF全文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2014, 51(02):022203
[摘要]量子Fourier变换(QFT)是许多量子算法的关键子例行程序,核磁共振系统(NMR)是目前最有希望实现量子计算的物理系统之一。在介绍QFT,并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到了多量子位QFT的实现逻辑线路后,应用多量子算符代数理论...
 PDF全文量子电子学报 | 2006, 23(06):081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