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您目前在 全部期刊 '魏晓峰', 共找到 107个内容。
将选定结果:
[摘要]巨型高峰值功率激光装置的总体规模与性能是一个国家在强激光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简要介绍了装置基本结构、关键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以及总体设计要素, 回顾了两台中国二代巨型高峰值功率激光装置的...
 PDF全文中国激光 | 2019, 46(01):0100003
[摘要]根据放大器下装光机模块的接口尺寸分析了应用于特定环境下的升降平台的结构设计要求,采用等强度悬臂梁理论构建了升降平台的力学计算模型,推导了变截面平台结构的刚度公式并以此计算了升降平台的主要结构参数。运用...
 PDF全文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2018, 55(05):051408
[摘要]基于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介绍了钕玻璃激光放大器空间布局和光机组件结构组成, 剖析了光机组件现场安装工装和现场安装工艺参数, 研究了光机组件现场安装技术:精确定位与刚性连接、全行程导轨陪护技术以及基于CCD的...
 PDF全文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2017, 54(09):091409
[摘要]双脉冲双向传输放大构型可对两束激光脉冲沿主放大器空间对称的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传输放大,有效增加了放大器的储能提取率,在惯性约束聚变激光驱动器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通过建立等效光路,推导了两束激光脉冲在...
 PDF全文中国激光 | 2017, 44(03):0305001
[摘要]双脉冲双向传输放大构型是一种在惯性约束聚变激光驱动器领域具有极大应用价值的新型多程放大技术。针对变形镜代替腔镜对双向传输放大构型两束脉冲波前畸变进行补偿的问题, 通过将两束脉冲波前先拼接再补偿的方法, 研...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17, 29(08):-1
[摘要]为实现高功率激光装置长程传输光路中反射镜法线指向的精密准直,分析了反射镜法线指向安装误差来源。针对高功率激光装置结构和安装特点,选取了预准直、模块姿态离线复制和柔性对接相结合的精密准直方案。对离线准直...
 PDF全文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2016, 53(11):112201
[摘要]研制了多功能、高精度的激光参数精密诊断系统, 整个诊断系统由基频光诊断模块、三倍频光诊断模块、在线损伤检测模块、开放式频率转换组件以及相应的辅助单元组成, 在系统控制软件调度下自动完成频率转换组件前后的光...
 PDF全文红外与激光工程 | 2016, 45(12):1217008
[摘要]大口径KDP/DKDP晶体在强紫外光辐照下产生横向受激拉曼散射效应(TSRS),受激放大的拉曼散射光将导致激光能量损失甚至激光损伤,测量DKDP晶体TSRS增益系数对设置激光装置的运行区间以确保晶体的安全使用非常重要。采用高...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16, 28(02):021005
神光-Ⅲ主机装置成功实现60 TW/180 kJ三倍频激光输出
[摘要]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16, 28(01):019901
[摘要]惯性约束聚变(ICF)是实现受控热核聚变的主要途径之一,其驱动源主要是大型高功率激光装置。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承担的神光-Ⅲ主机装置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设。该装置是目前世界上输出能力第二大激光装...
 PDF全文光电产品与资讯 | 2015, 6(12):27
[摘要]为了缩短惯性约束聚变(ICF)激光装置在靶场区光束引导的总时间为基于光束引导传感器固定子区划分的光束引导方法,提供了引导路径的一种优化方法。通过优化预备子区中心到目标子区中心的角度,最小化对引导总时间有贡献...
 PDF全文中国激光 | 2015, 42(02):0202005
[摘要]为研究大口径N31钕玻璃多程激光系统的储能与激光通量和损耗的关系,根据激光放大理论解析解阐述了理论上的最大抽取效率和影响因素;提出采用集中损耗近似方法分析钕玻璃多程激光放大系统的初始储能分配特性(抽取能量...
 PDF全文光学学报 | 2014, 34(s2):s214007
[摘要]终端光学组件是高功率激光驱动器的核心单元之一,承担着频率转换、光束聚焦、谐波分离和测量取样等功能。通过光学和结构设计可以实现终端光学组件的基本功能,满足高功率激光驱动器开展各项实验的基本要求,但是激光...
 PDF全文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2013, 50(06):060002
[摘要]为了增加ICF激光驱动器的灵活性,使其可满足多种聚变点火方式,激光驱动器激光打靶角度的优化设计应以间接驱动为主,同时兼顾直接驱动。以神光Ⅲ主机装置为例,基于已有的间接驱动激光打靶角度设计,用球谐模和三维辐...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13, 25(08):1961-1964
[摘要]介绍了中物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在神光-Ⅲ主机装置建设、大口径高通量验证实验平台研制、神光-Ⅲ原型装置运行与性能提升、支撑激光驱动器建设的精密装校与洁净处理技术和精密光学检测技术、星光-Ⅲ激光装置建设、PW量级...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13, 25(12):3082-3090
[摘要]兆焦耳级高功率激光驱动器是实现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点火的必备手段,光机结构是兆焦耳激光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和法国兆焦耳激光装置(LMJ)的总体结构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对神光-Ⅲ激光装置的结构...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12, 24(10):2277-2283
[摘要]分析了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的失效机理。根据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加速退化数据,研究了其可靠性评价问题。基于疲劳失效的Birnbaum-Saunders模型,建立电容器失效分布函数。根据试验数据可求得该型电容器可靠性模型中参数...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11, 23(06):1701-1704
[摘要]为了考察短脉冲激光装置中展宽压缩器的谱透过率对输出脉冲时间特性的影响, 通过解析推导得到了激光脉冲通过平行光栅对的谱透过率表达式。结果表明:谱透过率不仅与光栅尺寸及光栅线密度有关, 还与光束口径、入射角、光...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10, 22(08):1771-1774
[摘要]在基于超短激光脉冲频域干涉技术的超快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测量实验中,束-束间的延迟时间对瞬态特性的测量至关重要。利用两束脉冲频谱干涉条纹宽度与脉冲相对延迟时间成反比关系这一特性,阐述了通过对脉冲频谱干涉...
 PDF全文光学与光电技术 | 2009, 7(02):55-57
[摘要]为了研究宽带脉冲因受外界瞬态扰动而引起的相移随频谱变化的规律,利用啁啾脉冲与扰动在频域上的卷积特性,采取将频谱干涉技术和线性啁啾脉冲相结合,当两束线性啁啾脉冲在频率域相遇时,相同的频谱成分产生干涉,从其干涉...
 PDF全文激光技术 | 2009, 33(03):232-235
[摘要]为了将等离子体电光开关应用在重复频率下,基于有限元法,数值模拟了重复频率激光负载下电光晶体吸收系数、电光晶体厚度、光斑边界和晶体边界相对距离、功率密度分布对电光晶体中温度场应变场分布影响规律。数值模拟表...
 PDF全文激光技术 | 2009, 33(01):27-31
[摘要]基于有限体积数值方法, 给出传统脉冲工作模式下等离子体普克尔盒内流固耦合对流换热系数, 根据重复频率应用下热学要求, 对放电腔进行重新设计以增大对流换热强度。数值模拟显示:由于工作气压低、抽速小、放电腔设计...
 PDF全文光学学报 | 2009, 29(s1):368-373
[摘要]在一个啁啾脉冲放大系统中若想成功实现光栅拼接以提高系统的输出能力,精确的诊断调整系统十分重要的。通过合适地选择诊断光的波长及入射角,可以使主激光和诊断光的远场形态随拼接误差变化一致,由此可以在不影响主...
 PDF全文Chinese Optics Letters | 2008, 6(04):241
[摘要]用变分法讨论了飞秒脉冲在块状透明介质中超连续谱的产生,结合频谱展宽与非线性相移的关系,讨论了块状介质的长度、抽运光的功率、光束口径、透镜的焦距以及介质与透镜的相对位置对超连续谱光谱宽度和光谱稳定性的影...
 PDF全文光学与光电技术 | 2008, 6(02):0047-50
[摘要]群速度色散和高阶非线性效应是影响超强超短脉冲抽运下光参变放大能量转换效率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光参变放大的能量转换效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模拟超强超短激光脉冲抽运下MgO∶LiNbO3晶体中的光参变放...
 PDF全文激光技术 | 2008, 32(01):0098-100
[摘要]在超快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实验中, 实现单束实时的频谱干涉测量对提高测量精度很重要。基于频谱干涉原理和线性啁啾脉冲瞬时频率与时间的线性关系对啁啾脉冲频域相移直接映射为瞬态时域相移的原理进行了理论研究; 推...
 PDF全文光学学报 | 2008, 28(s2):16-19
[摘要]增益窄化效应限制了啁啾脉冲放大系统输出的最短脉冲宽度,需要对注入放大系统的种子啁啾脉冲进行光谱整形,以保证放大后的啁啾脉冲光具有足够的带宽并满足特定的光谱分布。理论上假定放大后啁啾脉冲的光谱分布为高斯分...
 PDF全文光学学报 | 2008, 28(09):1767-1771
[摘要]基于有限元数值方法,给出电光晶体KDP在高平均功率激光负载下温度场分布和应力场分布.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折射率随温度变化、电光系数随温度变化、及应力双折射引入的退偏损耗.数值模拟显示:电光系数随温度变化和应力双折...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08, 20(02):229-233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纳米晶溶胶,并以旋涂法(spin-coating)镀制了高折射率光学薄膜。借助光散射技术和透射电镜研究了溶胶的微结构。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椭偏仪、漫...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08, 20(01):0075-78
Development of frequency converter for high-power laser facility
[摘要]
 PDF全文Chinese Optics Letters | 2007, 5(s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