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01导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李儒新院士、田野研究员团队在实验室天体物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团队通过超强超短激光的精密时域调控技术,首次在受控条件下成功生成速度达0.03倍光速(约107m/s)的亚相...
01导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李儒新院士、田野研究员团队在实验室天体物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团队通过超强超短激光的精密时域调控技术,首次在受控条件下成功生成速度达0.03倍光速(约107m/s)的亚相...
2025-05-23
01导读吉林大学王雷、刘学青、王海宇,与清华大学孙洪波等人将量子切伦科夫辐射理论拓展至超短脉冲激励的铁电晶体(石墨烯)中,获得了极化激元版本的量子切伦科夫辐射模型。实验上观察到了超短脉冲在铁电晶体(石墨...
01导读吉林大学王雷、刘学青、王海宇,与清华大学孙洪波等人将量子切伦科夫辐射理论拓展至超短脉冲激励的铁电晶体(石墨烯)中,获得了极化激元版本的量子切伦科夫辐射模型。实验上观察到了超短脉冲在铁电晶体(石墨...
2025-05-23
01导读近日,南京大学夏可宇教授、陆延青教授团队联合湖南师范大学景辉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刘伍明教授及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团队合作,将磁光材料、液晶“软光子”材料和光学腔结合构建了耗散型非厄米光...
01导读近日,南京大学夏可宇教授、陆延青教授团队联合湖南师范大学景辉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刘伍明教授及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团队合作,将磁光材料、液晶“软光子”材料和光学腔结合构建了耗散型非厄米光...
2025-05-23
01导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陈效双研究员和周靖研究员,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团队,首次提出光电偏振本征矢量的新概念,揭示了光电流与入...
01导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陈效双研究员和周靖研究员,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团队,首次提出光电偏振本征矢量的新概念,揭示了光电流与入...
2025-05-23
01导读近日,国防科技大学江天研究员团队,首次提出了利用高维度奇异线(Exceptional line, EL)实现低维度奇异点(Exceptional point, EP)主动调控的理论,在太赫兹超表面实现了圆偏振本征态的手性反转,展示了灵...
01导读近日,国防科技大学江天研究员团队,首次提出了利用高维度奇异线(Exceptional line, EL)实现低维度奇异点(Exceptional point, EP)主动调控的理论,在太赫兹超表面实现了圆偏振本征态的手性反转,展示了灵...
2024-12-09
01导读华中科技大学陶光明教授和南京大学陆延青教授合作团队基于可量产的多材料纤维预制棒热拉制法实现了一种长距离均匀发光、多色系精准调控的光致变色纤维器件,解决了其传输方向上亮度衰减快、单纤颜色色域窄的难...
01导读华中科技大学陶光明教授和南京大学陆延青教授合作团队基于可量产的多材料纤维预制棒热拉制法实现了一种长距离均匀发光、多色系精准调控的光致变色纤维器件,解决了其传输方向上亮度衰减快、单纤颜色色域窄的难...
2024-12-07
01导读近日,国防科技大学赵增秀教授团队在孤立阿秒(1阿秒=110-18秒)光脉冲产生和强场量子光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团队基于自主搭建的阿秒瞬态吸收光谱平台测得了离子不同共振跃迁通道之间存在百阿秒量级的时间...
01导读近日,国防科技大学赵增秀教授团队在孤立阿秒(1阿秒=110-18秒)光脉冲产生和强场量子光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团队基于自主搭建的阿秒瞬态吸收光谱平台测得了离子不同共振跃迁通道之间存在百阿秒量级的时间...
2024-12-07
01导读超热电子的产生和输运是超快强激光和物质相互作用中最基本的物理过程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光物理重点实验室廖国前特聘研究员、李玉同研究员和张杰院士等人组成的研究...
01导读超热电子的产生和输运是超快强激光和物质相互作用中最基本的物理过程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光物理重点实验室廖国前特聘研究员、李玉同研究员和张杰院士等人组成的研究...
2024-12-07
导读光在通过复杂介质传输时,极易发生畸变、漂移或闪烁,为保证光信息传输或光学成像过程免受影响,除主动修正补偿的自适应方案外,在随机扰动表象下寻找不变量已经成为了解决复杂介质传输问题的重要研究方向。近日...
导读光在通过复杂介质传输时,极易发生畸变、漂移或闪烁,为保证光信息传输或光学成像过程免受影响,除主动修正补偿的自适应方案外,在随机扰动表象下寻找不变量已经成为了解决复杂介质传输问题的重要研究方向。近日...
2024-12-06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新风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张青课题组、清华大学物理系熊启华课题组合作,成功实现了在室温下连续域束缚态(BICs)中的激子极化激元凝聚,得到的涡旋激光束发射具有低发散角、高相干性和奇异拓扑性质;...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新风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张青课题组、清华大学物理系熊启华课题组合作,成功实现了在室温下连续域束缚态(BICs)中的激子极化激元凝聚,得到的涡旋激光束发射具有低发散角、高相干性和奇异拓扑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