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信息

2020上海光机所红外成像技术高级培训班(第八届)

发布:yanjiaqi188阅读:12798时间:2020-7-17 13:50:15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光学系列培训旨在做领先于行业领域的高级培训班,每年会根据行业领域的需求适时增加相关热门技术内容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相比于同类培训,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光学系列培训更注重剖析项目案例,传授老师真实项目经验,培养学员对于项目的整体构思能力。

培训时间:2020年10月25-30日(25日报到)

培训地点: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内

授课专家介绍

倪国强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核物理专业,1983年1月、1989年7月在北京理工大学分获光学工程硕士与博士学位。1983年1月留校工作,长期从事科研、教学、学科建设、管理等工作。
近40年来主持承担数十项科研任务,包括国家973/**973、国家863、国家大科学工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基金(含重大仪器/面上)、科工局、**以及航天、北京市等部委与地方项目,在光学工程、光电成像、图像处理、自由空间光通信、空间光学、遥感应用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果。
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合作出版著作2部,译著1部,获专利授权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2项,**科技二等奖1项、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先后获“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两次)、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先进个人重要贡献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潘兆鑫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光学工程、光学设计和红外成像技术。潘兆鑫研究员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曾在美国Stanford大学和Rochester大学任资深研究员。潘兆鑫研究员是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长期担任《物理学报》、《光学学报》、《中国激光》、《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Chinese Physics和Chinese Optics Letters等杂志的审稿人。
潘兆鑫研究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潘兆鑫研究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用于红外焦平面成像的光学系统的研究工作,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成功地研制了从大孔径到特大视场的一系列红外光学系统。潘兆鑫研究员拥有多项中国发明专利,在国内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潘兆鑫研究员培养的多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其论文都被评为优秀论文。
林家明   北京理工大学 教授
多年来从事光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数字视频处理与测试技术、红外成像技术等教学和科研工作,开展CCD技术和视频图像处理方面的研究。
完成《光学仪器参数综合测试系统》、《红外热像仪测试系统》、《高精度光学角规测试仪》等省部、**科研项目十余项,曾获省部**发明二等奖二项、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二项;获授权专利12项;参编《光学测试技术》、《CCD应用技术》、《光电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图像传感器技术》、《光电检测技术》等教材;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系统与集成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安防产品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视频技术专业委员会专家。
曾任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员;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TC-100委员会委员等兼职。
喻松林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研究员
中国电科11所研究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中国红外技术领域知名专家,中国光学学会红外器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宇航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兵工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央**科技委、中央**装备发展部专家组专家,长期从事航天工程用红外技术创新探索、技术攻关、工程研制和自主可控技术平台建设,先后主持了20余项国家重大专项及重点项目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首届中国航天基金奖特别奖、中国电科集团最高科技奖等奖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沈为民   1963年5月生,江苏省吴县人。1984年7月毕业于苏州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留校工作于信息光学工程研究所,1998年6月获光学硕士学位,2004年7月获西安光机所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3年起工作于苏州大学光电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学设计、仪器光学、空间光学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 参与和负责完成了多项军口和民口973、863重大项目的研究,如GSD0.5米空间详查相机光学系统的设计、天巡一号小卫星可见光相机、2海洋一号C/D星定标光谱仪光机系统设计研制等。目前,主要研究项目包括宽幅温室气体高光谱遥感监测仪、标准化微纳卫星高分辨率超轻小遥感相机、静止轨道全谱段高保真高光谱对地遥感相机、低轨宽幅全谱段高保真高光谱对地遥感相机等。

 

授课内容大纲

一、红外成像技术-红外成像前沿技术及其应用工程分析
1、国际红外重大应用工程例举及其对超高性能红外成像器件的需求
2、红外成像总体技术发展新进展
3、国际空间红外预警系统简介
4、空间直接拦截技术中的红外目标探测跟踪新技术
5、高世代战斗机红外成像全景扫描新技术
6、高超飞行器等特种目标超远程探测方法初探简介
7、国际主被动三维目标探测技术
8、红外-微光图像融合及其基于视觉模型的彩色化技术
9、红外微光夜视器件全固态技术新进展简介
10、重要**目标的伪装揭露技术
11、红外场景与目标仿真技术简介
12、光电/红外对抗技术概论及其干扰/软硬毁损/防护/即探即打等新技术发展概论
13、国际红外成像技术的行业发展与军用/民用/****应用成功经验简介

二、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1. 红外光学系统的特点
2. 红外光学材料的选择
3. 红外光学系统主要类型的设计方法以及案例分析
4. 二元光学元件在红外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5. 设计中评价和控制冷反射(Narcissus)的方法
6. 红外光学系统的无热化设计
7. 红外光学系统外形尺寸计算
8. 查找红外光学系统初始数据的途径

三、红外热像仪技术基础及测试系统原理与装置
1、红外辐射基础理论
     1)基于黑体辐射的量子理论—普朗克(Planck)公式
     2)斯蒂藩(Stefan)-波耳兹曼(Boltzmann)定律及维恩位移定律
     3)辐射出射度与目标温差方程
     4)近、中、长波红外成像与可见光视频成像的异同
     5)建立室内环境下检测红外热像仪仿真试验场的概念
2、红外热像仪性能指标的期望值与实际红外热像仪的参数
     1)红外热像仪作用距离的理论依据
     2)室内红外热像仪测试系统
     3)测试系统中目标、黑体、准直系统、控制系统及软件的功能及参数
     4)大口径离轴抛物面准直系统的检测、调校、计量和标定
3、红外热像仪的典型参数测试
     1)红外热像仪最小可分辨温差MRTD测试技术及目标四杆靶设计
     2)红外热像仪噪声等效温差NETD的测试技术
     3)红外热像仪传递函数MTF的测试技术
4、红外热像仪测试的数字化评测及综合测试技术实例分析
     1)最小可分辨温差MRTD的客观评测系统
     2)红外热像仪测试系统的研制、设计方案、实施方法
     3)车(机)载红外热像系统的现场测试仪器研制的技术途径
5、EOTS光电跟踪系统对目标态势感知互相关参数协同测试方法的探讨
     1)EOTS光电跟踪瞄准系统目标态势感知协同参数
     2)激光测距机瞄准、发射、接收轴的一致性的检测和校准技术
     3)红外系统/摄像系统跟踪稳定精度的检测


四、高光谱成像仪器与技术
1、介绍光谱成像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
2、详细介绍高光谱成像仪器类型、组成、特点及性能比较;
3、阐述高光谱成像仪的关键技术指标及成像质量评价方法;
4、介绍典型高光谱成像仪及其表征和数据校正;
5、介绍高光谱成像技术在遥感等领域的应用。

五、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技术简述
1、红外探测器概述:定义、原理、历程、现状等;
2、红外探测器分类与参数表征:按材料、工作模式、规格等分类及各自特点、表征参数;
3、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构成:基本构成、各部分特点、要求等;
4、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制备:工艺流程、各部分制备过程等;
5、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参数测试及试验验证:关键参数测试、环境适用性与可靠性验证;
6、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特点及应用:不同波段、不同模式等探测器的特点、不同应用;
7、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

课程费用
5000元/人,9月15日前优惠价:4500元/人(需提供交费凭证)

报名与咨询   

报名方式:请点击此处进行在线注册报名,点击查看培训报名指南
酒店预定:请点击此处进行在线酒店预定

上课地点: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内(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住宿安排:快捷酒店:150元/间

                 迎园饭店(四星):350元/间

汇款账户:户 名:《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嘉定支行

账 号:1001 7008 0930 0218 071

联 系 方 式 邱先生  18717177561(同微信)

 

> 免责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原创,由网络编辑负责审查,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及新媒体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对文、图等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于20个工作日内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按照法规支付稿费或删除),联系方式:021-69918579。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将加强监控与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内容,按国家法规处理,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最终解释权归《中国激光》杂志社所有。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