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超酷!用VR学心脏构造 3D打印小学生的“火箭”

发布:opticseditor阅读:685时间:2017-9-20 14:42:51

生物课上,戴上VR眼镜,一颗悬浮在半空中的心脏即刻呈现在你的眼前,通过控制手中的操控笔,便可从各个角度观察心脏。课间休息时,到学校的3 D科学馆,围观一场机器人足球比赛;或与小组一起讨论编程、讨论机器人的设计与搭建,感受得到解决方案时的欢呼。———这样充满科技感的画面已经在禅城区南庄三中3D科学馆成为了现实,而且将逐渐出现在禅城各大中小学。


“我们现在就想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特别是先进教学设备的加入,让孩子能够学习接触更多的科技的东西,同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南庄三中校长李锋昨日向媒体展示了功能丰富的3D科学馆,这样的课堂空间改造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发展,让学生领略到前沿科学的魅力。

美国进口VR设备

上课就像看3D电影

VR技术投入教学应用,能够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图像化,使学生能够在生物课堂上立体地感受心脏的跳动,感受心脏内血液的流动。据悉,南庄三中将在已有3D科学馆的基础上,会在今年底打造一个V R教学实验室,届时,将会投入8组V R教学设备,V R教学设备将会成为学生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上酷炫的学习平台。在实验室中,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使用V R平台。

“通过这个V R教学设备,理化生等需要做实验的课程,就可以直接在平台上面操作。”南庄三中校长李锋表示,学生可以在V R教学平台上,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实验的模拟操作。比如化学课程中的“氢气爆炸”实验,在课堂上展示会比较危险,若用V R就可以反复实验。既节省了教具成本,也确保了学生的安全。

目前,南庄三中已经有一台V R教学设备投入试点使用。“我们整套设备是从国外引进的。”禅城区教育发展中心教育技术装备室主任黄美仪表示,虽然国内也有生产V R设备的企业,但考虑到美国的科学类教学资源较先进,所以目前整套设备从软件到硬件都是从美国引进的。

小学生设计火箭

3D打印变“实物”

两位小学生按下机器人的电源键后,机器人在微型足球场内疯狂追截足球,两者势均力敌,不分伯仲。这样的机器人足球竞技,也常在南庄三中的3D科学馆里上演。而这个机器人身上的部分零件就是学生设计,然后在3D科学馆里打印而成的。

南庄三中的3D科学馆内,设有全息投影展示区、3D影院、3D建模和3D打印区,A R /V R体验区、智能搭建区和科普图书角。学校设有3D建模设计的课程,通过利用3D O ne等这类中小学生也可以轻松掌握的3D设计软件,通过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组合,有的学生在设计火箭,有的则在建城堡。

“他们喜欢做什么就去做,只要是积极向上的我们都鼓励。”南庄三中信息科科长陈维新指出,学生在上过四五节课之后,都能熟练地掌握3D设计软件,鼓励学生结合物理、化学、数学等知识,将创意转化成3D数字模型,并进行3D打印最终实现想法。

“现在市面上买不到的零件,我们都可以自己设计,通过3D打印零件。像我们超级轨迹机器人的轮子就是自己设计的。”陈维新提到,3D打印的投入使用,可以设计定制出更多个性化的零件,锻炼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与实践能力。

编程成必修课

“玩着”拿下机器人大奖

在南庄三中,模块化、图像化的编程课成了初一学生的必修课。通过简化的编程,培养中小学学生的编程思维。

“我们主要是利用现成的子程序,编写机器人完成规定动作的主程序。”超级轨迹大赛机器人小组的学生提出,他们在比赛的现场,需要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从机器人的拼装到编程。这就要求学生非常熟悉机器人拼装与编程。

“5分钟内可以完成机器人的拼装”。据介绍,在赛前2天拿到轨道图纸,学生们便开始对机器人进行组装。之后,学生们将机器人与电脑连接,在可视化编程界面下,根据比赛轨道的比例设计行走路线。

超级轨迹大赛机器人小组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编程,他们通过玩的形式,逐步完成超级轨迹赛的关卡任务。“一开始是觉得好玩”,学生也会利用课余时间到3D科技馆中玩玩,对他们来说机器人能够在比赛中走完全程,就已经非常满足了。他们也在抱着玩的心态中捧回了2017年超级轨迹大赛的全省一等奖。

目前,南庄中学小学部的学生也在通过《创意电子》课程学习编程知识,并通过完成任务的模式,逐步掌握控制电子元件的原理和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制作出一些类似“睡眠呼吸灯”、“电子琴”等小玩意。也有通过自主创造,制造出智能小车等创新作品。

希望学生设计的“智能玩具”能做成产品

“现在小学生都能做智能小车,这个跟踪车就是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做的。它会跟着你的手掌移动。”南庄三中信息科许朝杨老师提到,希望能够与企业合作,将学生这些有趣的玩意做成产品,“用小孩子的思维来设计玩具”。

南庄三中的3D科学馆通过空间的改造,打破原来课堂的布局,学生不再是插秧式的摆放,是分组式的,课堂不再是老师一言堂,变成了一种合作式的学习,不同的学科也在这里交叉整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而校方也希望能够引入第三方机构的专业指导,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专业的、前沿的知识。

来源:南方都市报

> 免责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原创,由网络编辑负责审查,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及新媒体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对文、图等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于20个工作日内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按照法规支付稿费或删除),联系方式:021-69918579。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将加强监控与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内容,按国家法规处理,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最终解释权归《中国激光》杂志社所有。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