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中国领跑全球分布式光纤传感器部署

发布:HPLSElaser阅读:1475时间:2017-11-29 13:47:22

光纤传感协会(FOSA)的调查和交互式地图显示,美国的光纤传感器部署量已经落后于中国和德国。

据称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应用调查,美国在光纤传感器部署方面已落后于中国和德国。

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光纤传感协会(FOSA)创建的一幅交互式地图,详细介绍了协会的全球成员拥有的超过1300个分布式光纤传感(DFOS)设备的安装位置。

该地图显示了中国在光纤传感领域的领先地位,占全球部署量的11%以上。其次是德国,占总量的9.4%,美国以6.5%排名第三,韩国以4.8%排名第四。调查清单不包括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任何“井下”光纤传感器。

基础设施安全保障

FOSA负责人Mark Uncapher表示:“根据我们公布的数据,美国在光纤传感器的总体部署方面远远落后于中国和德国。”他坚信,美国工业界和政界人士都对光纤传感技术有充分的了解,该技术对于确保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国有资产安全得到充分利用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测量混凝土中的压力和应力以及气体管道中的温度和压力变化等变量,光纤传感器能够提供对电力电缆、管道、铁路、国际边境和其他关键基础设施等资产的精确远程监测。

Uncapher表示:“通过光纤传感器,我们可以监测数百英里外的高速公路上的事故和交通流量。电力电缆故障和管道泄漏可以立即被发现和定位,任何意外都可以通过光纤传感器被检测到。”

FOSA的调查发现,在中国有149个设施部署了光纤传感器,其中部署最多的是用于监控电力电缆(54个)。其他光纤传感器的部署位置包括隧道(22个)、大坝(2个)、矿山(2个)以及火车站(2个)。

在德国,电力电缆监测的部署量也居于领先地位,占全国132个传感器中的31个,隧道火灾探测(20个)则是第二大应用。

虽然在美国有86个设施部署了光纤传感器,但总共只包括两个隧道火警传感器。该技术在安防监控方面似乎更受欢迎,共有12个设施。

功率控制

Uncapher表示,亚洲的光纤传感器部署由各类新基础设施的强劲投资推动,而在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为其部署提供了动力。

他解释称:“基础设施建设和清洁能源发电都需要安装大量的高压电力电缆,而使用光纤传感来监控这些电缆已经司空见惯。最重要的原因是能够节约成本:通过监视电力电缆的‘热点’和过载,发电厂可以使用更细的电缆,当他们观测到某一条线路出现峰值容量时,他们将调整该电缆的负载并重新配置线路。”

相比之下,美国的理念就是部署更高额定功率的电力电缆来处理峰值负荷。Uncapher表示:“我们正在努力使美国电力公司意识到,通过使用光纤传感监控电缆,他们可以通过优化电缆尺寸以节省大量成本。”

对于隧道及其他设施的火灾探测,关键的区别在于欧洲和亚洲都有光纤热探测的标准,而自动喷水灭火器的配置在美国仍然是常态。Uncapher指出:“我们需要设立标准和进行试点项目,以便业界能够认识到光纤传感对于火灾探测的价值。”

尽管如此,他表示在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如管道运输和智能道路等新兴领域,还有许多容易实现的目标。但他同时表示这项技术已经在欧洲和亚洲得到了验证,这将有助于加速光纤传感器在美国的部署规划。

管道检漏标准

Uncapher认为管道运输能够证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DFOS)已经特别成熟。他指出:“事实上,美国国会在2011年和2016年分别通过了两党立法,以推行更多的安全措施,其中一个方面就是管道运输的检漏标准。美国石油协会和美国交通部管道和危险品安全管理局(PHMSA)一直在努力应对这一挑战,FOSA一直与他们密切合作,提供有关光纤传感性能的信息。”

用于管道检漏的光纤传感技术采用泄漏和入侵探测器的形式,而在今年早些时候,SoCalGas公司表示将在新的管道上部署光纤传感器。Uncapher表示:“我们期望其他厂商很快能够朝这个方向发展。”FOSA预计随着DFOS认知度的提高以及行业不断学习如何整合这一技术,DFOS将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采用。

总体上看,经FOSA统计确定的1300多个DFOS装置的总部署长度已经超过了33000公里,几乎能够围绕地球赤道一圈。目前提供数据的FOSA成员单位包括AP Sensing、Asymmetric Technologies、Fotech Systems、LIOS Technology、Omnisens、OptaSense和OZ Optics。

FOSA还保存了已部署的DFOS案例的研究清单,详细介绍了在运输、能源、安全、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方面的应用。FOSA希望提高全世界对光纤传感技术的认识,并表示打算继续从其他来源收集相应的数据,以提供更全面的全球DFOS部署情况。

来源:http://optics.org/news/8/11/19

本文受译者委托,享有该文的专有出版权,其他出版单位或网站如需转载,请与本站联系,联系email:mail@opticsjournal.net。否则,本站将保留进一步采取法律手段的权利。

> 免责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原创,由网络编辑负责审查,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及新媒体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对文、图等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于20个工作日内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按照法规支付稿费或删除),联系方式:021-69918579。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将加强监控与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内容,按国家法规处理,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最终解释权归《中国激光》杂志社所有。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