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光谷科研牛人为5G铺路 将高速率大容量光通信变成现实

发布:opticseditor阅读:858时间:2017-12-7 16:16:22

“正在研发中的1T数据传输系统,可实现1秒传输1000G。”烽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号楼内,徐俊波穿梭于实验室和研发部之间,步履匆匆。这位低调的科研人员,已承担完成3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大课题。


对于自己的经历,徐俊波很少谈及。谈到正在研发的项目,他却滔滔不绝。

过去18年间,他参与并见证了我国骨干传输光系统设备实现从10G向40G到超100G的技术跨越。

如今,他正带领团队研究更前沿的1T传输光系统设备。日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烽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听徐俊波讲述他与光纤18年的故事。

研发40G数据传输,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访问量过大导致服务器崩溃、人群聚集地上不了网、高铁信号差……这些人们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与光纤的速率息息相关。

徐俊波从事的研究,正是将处于理论和概念阶段的“高速率大容量光通信”,变成符合国际标准的可量产样机设备。

从想法变成现实,背后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尤其在美国、欧洲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的境况下,科研举步维艰。“中国人自己要争口气,不能受制于人。”徐俊波说,2000年去上海参加行业展会,展商几乎全是欧美企业,让他感触很深。

当年,烽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开始进行40G光纤通信设备与系统项目研发,徐俊波是其中一员。“当时,10G刚刚开始应用,40G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和概念阶段。”徐俊波说,高速率传输,意味着对零部件性能、功能、稳定性以及系统数据要求更精确。

没有经验可借鉴,唯有最原始的笨办法——每个方案做上百遍测试,不放过任何一个偶然出现的问题。

在酷夏的武汉,徐俊波和团队成员关掉空调,在嘈杂、湿热的实验室机房内,没日没夜地开展技术攻坚。3个月后,他和团队成员研发出能耐受高温、高湿等各种环境的高速率传输设备,这是当时国内外第一个商用的80?40G DWDM系统应用工程。

这一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有力提升了我国光通信技术水平地位,成果产业化后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超10亿元。

那一年,29岁的他,一举荣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攀登科研高峰,为5G大容量通信铺路

“光纤通信有很多个波长,目前是96个波长。假如将光纤信息传输类比于高速公路,一个波长就是单一车道。每个车道,实现了10G到超1000G速率的演变。”徐俊波介绍,随着信息通信处于爆发式增长的状态,10余年间,光纤通信系统已从单波长通信系统发展到密集波分复用(DWDM)通信系统。

今年 40岁的他,已经是DWDM技术重要的学科带头人。

目前,他正带领团队攻坚1T传输,为5G大容量通信铺路。

“这种1T数据传输主要应用于城市与城市、省级之间主干通信数据传输。”徐俊波说,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VR的快速兴起,数据流量处于爆发式增长,这项技术成果一旦实验成功,未来在超大容量数据传输上将达到快速精准传输。

从1999年进入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徐俊波一直把创新当成追求。他说,身处技术更迭飞快的新时代,时时有危机感,才能不落后于人。

投身光纤行业18年,徐俊波取得了累累硕果:在大容量合分波、超高速光电子信号处理、大容量专用芯片开发、高速光发送与光接收机技术、高速光信号传输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成为2项行业标准起草人,并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立志产业报国,不断创新超越

“如今在光通信领域,烽火科技的技术敢于跟世界最顶尖企业叫板。”徐俊波说,以前是欧美企业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现在欧美企业封锁中国的产品,保护本土市场。

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光通信技术已实现了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局部领域引领全球发展潮流,成为全球光通信技术和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国家。

2017年,烽火科技宣布在国内首次实现560Tb/s超大容量波分复用及空分复用的光传输系统实验,实现了在一根光纤上135亿人同时通话。这是烽火科技3年来第五次成功冲击世界纪录。

以这个光传输速度,1秒钟可传输12万部蓝光高清电影。这项技术,标志着我国在超大容量、超长距离、超高速率光通信系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如果没有把创新融入自己的血液,烽火人是不会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我将继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积极投身网络强国建设。”徐俊波说。

来源:湖北日报

> 免责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原创,由网络编辑负责审查,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及新媒体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对文、图等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于20个工作日内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按照法规支付稿费或删除),联系方式:021-69918579。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将加强监控与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内容,按国家法规处理,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最终解释权归《中国激光》杂志社所有。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