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竞争与合作推动美国光电产业蓬勃发展

发布:HPLSElaser阅读:3214时间:2017-12-25 16:39:58

美国光电产业价值数十亿美元,美国制造集成光子学研究所(AIM Photonics)等项目以及光电技术的进步正在推动光电市场的发展。而美国与欧洲之间的产业竞争则为另一个市场推动力,因为光电公司们一直致力于开发最先进的产品、组件和系统。

光子集成电路则被视为光电产业竞争的中心。AIM Photonics、欧洲硅光子联盟以及欧洲元件与电路光子集成联合平台均为光电技术的工业和技术研发与进步提供了相似的平台。各公司都在朝着相同的目标努力,即更大容量的系统和数据中心、更小的产品以及更低的成本等等,而这些目标也正逐渐成为现实。

光电技术的学术领域方面同样存在竞争关系,且这种竞争关系对于行业发展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它可以带动专业技术与研究的发展。尽管竞争关系对光电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最终推动整个行业更进一步的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以及公司间、学术界之间资源与知识的合作与分享。

最近几位就职于美国和欧洲的光电行业资深人士:AIM Photonics副总裁、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John Bowers博士;UCSB纳米技术主席、能源效率研究所所长Fred Kavli;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IEEE、OSA和美国物理学会会员Bowers;欧洲光子工业联合会(EPIC)技术与创新总监,IEEE光子学会比荷卢经济联盟董事会成员Jose Pozo博士对全球的技术趋势变化,以及竞争与合作如何推动全球性的进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美国光电技术方面有哪些显著的研发趋势和进步,Bowers博士认为:“最明显的趋势为更大容量的系统以及更高的密度。数据中心已从10和40 Gbps模块提高到了100 Gbps,并将很快实现400 Gbps模块。市场对光电产品小尺寸、低成本和低功耗的需求推动了产品集成度,同时降低光电元件之间的耦合损耗。”

“英特尔、思科、瞻博网络、华为以及其他公司也正致力于降低产品成本以向硅基板迁移。这将共同推动像AIM Photonics、Imec、IME等其他美国、欧洲和亚洲公司和学术机构的发展。”

Pozo博士认为:“值得注意的一些新技术有体内成像,例如OCT;用于汽车和**的激光雷达;低成本、大容量硅光电产品的大批量制造以及磷化铟PICs的应用。除此以外,恶劣环境下使用的专用传感光纤也正在研发中。”

对于如何看待美国与欧洲的研发力量如何促进整个行业的进步,Bowers表示:“合作研发的例子很多。例如,我们与Lionix紧密合作开发低损耗波导,可用于光学陀螺仪、真实时间延迟等。我们还与伦敦大学学院合作开发量子点激光器。这两项研究中均将激光器、光放大器以及其他光电元件集成在硅片上。”

Pozo博士则表示:“美国与欧洲在光电领域中最大的竞争在于PIC的研发。例如美国的AIM Photonics公司、欧洲的ePIXfab(欧洲硅光子联盟)以及JePPIX(欧洲元件与电路光子集成联合平台)。这些平台均为业界提供了低成本的产品,包括新型PIC产品的封装。”

Bowers博士还表示:“在研发工作方面,美欧之间很明显存在工业领域的竞争,但其中大多数为跨国公司,所以竞争关系更多存在于公司与公司之间,而不是美国与欧洲之间。学术竞争同样存在,这些竞争关系都将推动光电领域的快速发展。”

在过去的十年中,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伦敦大学学院在硅基III-V化合物的异质外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最终阈值电流下降了一个数量级,而功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且其使用寿命也增加了一个数量级。

美国的AIM Photonics公司与欧洲的PIXAPP(光电子公共私营合作)之间的合作同样是一个典型的例子。PIXAPP拥有世界上第一条开放式PIC装配和封装试验线,其帮助用户充分利用PIC技术以取得重大突破。PIXAPP是一个由欧洲领先工业和研究机构组成的高度跨学科团队,其为用户提供PIC装配和封装的单点访问。

PIXAPP的试点生产线位于爱尔兰廷德尔国家研究院,作为外界用户的访问途经。PIXAPP通过为公司提供转移研发成果到市场的便捷途径,弥补了从原型设计到低批量制造的“死亡之谷”的缺陷。

AIM Photonics汇集美国的顶尖人才与专业知识,在PIC技术中占据全球制造业的领先地位。AIM 支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为美国工业、政府和学术团体提供便捷的访问和技术交流方式。由于PIC技术在封装和测试方面还未形成统一标准,因此这两家机构之间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Photon Delta是一个位于荷兰的国际专业会员组织,该组织覆盖了整个集成光电生态系统。在其组织的全球论坛上,来自美国、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专家们对协同作用及共同需求做出讨论,其目的是为PIC技术制定共同的“路线图”。

来源: https://www.photonics.com/Article.aspx?AID=62691&PID=2&VID=143&IID=974

本文受译者委托,享有该文的专有出版权,其他出版单位或网站如需转载,请与本站联系,联系email:mail@opticsjournal.net。否则,本站将保留进一步采取法律手段的权利。

> 免责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原创,由网络编辑负责审查,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及新媒体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对文、图等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于20个工作日内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按照法规支付稿费或删除),联系方式:021-69918579。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将加强监控与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内容,按国家法规处理,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最终解释权归《中国激光》杂志社所有。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