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简单制备对活性层膜厚和器件面积变化不敏感的高效非富勒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发布:guangdianzixue阅读:669时间:2018-1-4 08:44:47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和环境危机已日益加剧,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如何对其进行高效利用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热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质轻、可大面积制备柔性半透明器件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两年来,随着窄带隙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飞速发展,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高达14%。然而,基于此类体系的高效宽带隙聚合物给体材料的种类非常有限,活性层形貌需要后处理优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活性层的膜厚和器件的面积较为敏感,严重制约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进一步发展和实际应用。

最近,苏州大学先进光电材料重点实验室的张茂杰教授使用一种以氟取代噻吩基苯并二噻吩为给体单元、苯并二噻吩二酮为受体单元的二维共轭聚合物给体材料PM6用作给体,非富勒烯IDIC用作受体,在不需要任何特殊处理的情况下,简单方便地制备了对活性层厚度和器件面积不敏感的高效非富勒烯太阳能电池(能量转化效率11.9%)。

张茂杰教授在前期对富勒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中发现,将氟原子引入噻吩基取代的苯并二噻吩(BDT-T),能够同时降低聚合物的HOMO能级、提高聚合物的消光系数、增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材料的结晶性和空穴迁移率,从而使中间带隙共轭聚合物光伏器件的能量转化效率从4.5%提高到8.6%(Adv. Mater., 2014, 26, 1118)。随后他们又将氟原子修饰噻吩基取代的苯并二噻吩引入宽带隙的共轭聚合物体系,得到新的聚合物PM6,使用PM6为给体、富勒烯PCBM为受体制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为9.2%(Voc= 0.98 V)(Adv. Mater., 2015, 27, 4655)。他们在聚噻吩衍生物电子供体上引入氟原子,合成新的聚合物给体材料PBDD-ff4T,该材料的富勒烯受体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在不经过任何后处理的情况下得到9.2%的能量转化效率。同时,氟原子的引入能够显著改善器件对活性层厚度变化的敏感性 (Adv. Energy Mater., 2016, 6, 1600430),当活性层厚度达到250 nm时,光伏器件的能量转化效率仍可维持在最佳效率的80%。

近日,利用给、受体吸收光谱的互补作用,该团队以PM6为给体、窄带隙的ITIC为受体,共混制备了非富勒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在开路电压高达1.04 V的情况下依然获得了9.7%的效率。相关工作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上1,论文入选2017年JMCA杂志的热点论文。为了获得更高的器件效率,该研究团队以PM6为给体、以结晶性更强的窄带隙IDIC为受体,共混制备了非富勒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在没有任何后处理的情况下获得了高达11.9%的效率(Voc = 0.97 V, Jsc = 17.8 mA•cm-2, FF = 69%),作者强调这是当时无任何后处理的器件中的最高效率值,相关工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2。为了研究该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实际应用潜力,他们制备了不同活性层厚度和不同器件面积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发现活性层膜厚范围为95-255 nm、器件面积为0.20-0.81 cm2 时均可以获得超过11%的能量转换效率。当器件面积高达1.25 cm2 时,初步优化的柔性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依然可以得到6.54%的能量转换效率。基于PM6 : IDIC的共混膜拥有良好的相分离和互穿网络结构,同时,强结晶性的PM6在共混膜中拥有16 ± 6 nm的较长激子扩散距离。上述结果表明,该活性层体系适用于高效柔性大面积器件的简单、无后处理制备,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进程。


图1.(a)聚合物给体和小分子受体的结构式;(b)吸收曲线;(c)能级示意图。


图2.(a)不同活性层膜厚时的电流-电压曲线;(b)外量子效率曲线;(c)器件效率与活性层膜厚的关系;(d)不同器件面积时的电流-电压曲线。


图3. 柔性器件的电流-电压曲线。


表1. 不同活性层厚度和不同器件面积太阳能电池的光伏参数。


图4. PM6 : IDIC的共混膜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GIWAXS和ReSOXS图。


图5.(a)PM6的激子扩散示意图;(b)PM6纯膜和PM6 : ITIC共混膜的时间分辨PL图。

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以及Advanced Materials 上,论文的第一作者是苏州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凡群平和硕士研究生王燕。

来源:环境科学

> 免责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原创,由网络编辑负责审查,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及新媒体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对文、图等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于20个工作日内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按照法规支付稿费或删除),联系方式:021-69918579。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将加强监控与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内容,按国家法规处理,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最终解释权归《中国激光》杂志社所有。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