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前往《光学学报》进行投稿,如无法正常浏览请点击这里

飞秒激光诱导金属钨表面周期性自组织结构的研究

 李晨, 程光华, Stoian Razvan

[摘要] 飞秒激光诱导金属表面周期性自组织微纳米条纹结构,在调控热辐射源、摩擦、超亲水性、超疏水性和打标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了800 nm飞秒激光诱导金属钨表面周期性自组织结构的形成规律和形成机理。采用Sipe干涉模型和有限时域差分法,仿真了第1个飞秒激光脉冲...

 摘要 | PDF全文 | 本期目录光学学报, 2016年第36卷第5期, pp.0532001 

仿生纳米硅结构减反射及陷光性能模拟研究

 潘峰, 张旺, 张荻

[摘要] 仿造蝉翼凸起状结构,建立了硅纳米锥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减反射及陷光性能与其底部直径、高度的关系,确定直径150 nm、高度500 nm为其最优结构参数,该参数的纳米锥结构在300~1200 nm波段平均反射率为1%。将优化的纳米锥结构与平板结构以及相同参数的...

 摘要 | PDF全文 | 本期目录光学学报, 2016年第36卷第5期, pp.0516002 

基于空间分光的纳米级调焦调平测量技术

 孙裕文, 李世光, 宗明成

[摘要] 随着半导体制造步入1x nm技术节点时代,调焦调平系统的测量精度达到几十纳米。在纳米尺度范围内,集成电路(IC)工艺对调焦调平测量精度的影响很大。提出一种基于光学三角法和叠栅条纹法的调焦调平测量技术,利用空间分光系统将两组位相差为π的叠栅条纹同时成像到两个探测...

 摘要 | PDF全文 | 本期目录光学学报, 2016年第36卷第5期, pp.0512002 

基于可编程LED阵列照明的透射体视显微镜

 孔富城, 张玉珍, 孙佳嵩, 陈钱, 左超

[摘要] 为了实现对待测样品高质量的体视显微成像,提出了基于可编程发光二极管(LED)阵列照明的透射体视显微镜。该显微镜光学系统使用可编程LED阵列作为照明双光源,照明孔径、角度以及波长均可自由选择,通过改变可编程LED阵列上红蓝圆形光源的半径r和圆心间距d分别实现对体...

 摘要 | PDF全文 | 本期目录光学学报, 2016年第36卷第5期, pp.0511005 

基于双模式探测器的大动态范围激光测距

 冯百成, 李召辉, 师亚帆, 颜佩琴, 杜秉乘, 杜艳伟, 潭天乐, 潘海峰, 吴光

[摘要] 开发了一种基于双模式探测的大动态范围激光测距方法。使用基于硅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的单个探测器在线性模式与盖革模式之间切换,实现了平均光子数为1~105的大动态强度范围光信号探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30 m的室内线性探测模式测距和500 m的室外盖革探测模式...

 摘要 | PDF全文 | 本期目录光学学报, 2016年第36卷第5期, pp.0504001 

基于衍射追迹的集成成像重构算法

 范广飞, 陈林森, 魏国军, 顾新宇

[摘要] 衍射受限集成成像光线追迹算法所重构的深度平面是物体深度的重聚焦图像,重构图像像质模糊,不利于物体的三维重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衍射追迹的深度平面重构算法,由菲涅耳衍射公式计算物空间点源传播至成像系统各平面的光场分布,最终求得每个采样点在传感器上的光强...

 摘要 | PDF全文 | 本期目录光学学报, 2016年第36卷第5期, pp.0511003 

光场调控、传输及其应用征稿启事

光场调控、传输及应用是当前国际光学与光子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光场调控泛指调控光场的振幅、相位、偏振、相干结构等的空间(广义上讲也包括时间域)分布。近年来,光场调控引发了大量新颖的光学效应,被广泛应用在微纳操控、超分辨成像、电子加速、经典及量子通信、光子弹、激光导引电火花、光学数据存储、光学传感、激光加工等领域,国内外科学家都取得了大量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为此,《光学学报》计划于2016年第10期上推出光场调控、传输及其应用专题栏目,现特向广大专家学者征集光场调控、传输及其应用方面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及综述,旨在集中反映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及研究进展。


征稿范围:

光场调控原理和技术(振幅、相位、偏振、相干结构等调控) 

光场传输机理和特性(经过各类光学系统、湍流大气、随机介质、微纳结构等传输)

光场调控技术应用(微纳操控、光学成像、光通信、微粒散射、激光加工等)


特邀组稿专家:

赵建林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

蔡阳健教授 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截稿日期:

2016531

投稿方式及格式:
通过中国光学期刊网投稿专题直接进入投稿系统,按系统要求填写信息,上传稿件(主题标明光场调控、传输及其应用专题投稿)。投稿模板及要求请参见投稿系统作者中心首页。

联系人: 何卓铭
电 话:021-69916837
邮 箱:hzm@siom.ac.cn


特邀组稿专家个人简介:

赵建林:

赵建林,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光学工程和物理学学科带头人,空间应用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光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光学教育专业委员会、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光学学会、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微纳光子学与信息光学。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面上项目、航空科学基金项目等近40项。编著光学教材3部,参编学术专著3部。在Scientifit ReprotsSmallApplied Physics LettersPhysical Review AOptica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Applied Optics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6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7项、软件著作权5项;获陕西省科技奖二等奖、第7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及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陕西省教学名师等荣誉奖励。 

蔡阳健:

蔡阳健,男,197712月出生,博士,苏州大学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德国洪堡基金获得者。200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获物理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瑞典皇家工程学院,获电磁场理论专业博士学位。2006-2009年在德国爱尔兰根马普光学研究所(原爱尔兰根马普光学研究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并获德国洪堡基金。2009年加入苏州大学,被聘为特聘教授。长期从事激光光场调控、光束传输、大气光学等研究,在国际权威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230多篇,他引2900多次,获发明专利授权5项。作为第二参与人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霍英东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入选“2010 年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入选Elsevier发布的“2014年中国高被引用学者榜单(物理学和天文学)“2015年中国高被引用学者榜单(物理学和天文学)。曾担任国际刊物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副主编 (2012-2014)


具体详细专题信息见光学学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