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无法正常浏览请点击这里

"生物医学光子学新技术及进展"专题征稿

  

  生物医学光子学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20世纪的量子理论、技术革命和基因科学三大科技进步。量子理论为生物医学光子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技术革命为其提供了大量先进的工具和手段,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则为之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发展动力。生物医学光子学涉是及生物、物理、医学、光子学、材料学等多方面知识交叉融合的一个学科。可以这样说,生物医学光子学是利用光子来研究生命的科学,它涉及生物系统以光子形式释放的能量与来自生物系统的光子的探测,以及这些光子携带的有关生物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信息,还包括利用光子对生物系统进行的加工与改造。进入21世纪后,国内外在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方兴未艾、日新月异,该技术在医学诊断、医学治疗和功能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发展迅速。为集中展示我国在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相关领域向纵深发展,《中国激光》决定在2018年第2期推出 “生物医学光子学新技术及进展”专题,现公开征集相关领域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及综述。

征稿范围

1. 精准医学中的检测新技术及仪器;

2. 纳米生物光子学在细胞及动物上的应用研究;

3. 新型光动力诊断药物及治疗;

4. 多模态生物医学光学成像技术;

5. 生物医学光子学新技术与方法在医学图像识别与处理中的应用;

6. 生物信息精准获取与传感技术;

7. 生物医学光子治疗技术;

8.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

特邀组稿专家

张镇西 教 授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屈军乐 研究员  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截稿日期

2017年8月15日

投稿方式及格式

  通过中国光学期刊网“投稿中心”直接进入《中国激光》投稿系统,按系统要求填写信息,上传稿件(主题标明“生物医学光子学新技术及进展”专题投稿)。投稿模板及要求请参见投稿系统作者中心首页或《中国激光》官网

联系人:宋梅梅          电 话:021-69917051           邮 箱:smm926@siom.ac.cn

 

张镇西,博士、教授、博导,现任生物医学分析技术及仪器研究所所长、福建泰普-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分析仪器研究中心主任。曾五次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放射与环境保护研究所(幕尼黑)、洪堡大学医学院肿瘤医院(柏林)、威廉港应用大学和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从事科学研究。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光子学影像与光谱分析技术、光生物物理学与生物光量子调控技术。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6-2010年)、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技术协会决策咨询专家、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影像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与激光医学专业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学会陕西省分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副理事长、任《激光生物学报》等多种杂志主任副主任编委、编委等。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仪器专项、重点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项目、两岸项目、基金委与韩国合作项目。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出版译著六部、主编《生物医学光子学新技术及应用》一部,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称号。

 

屈军乐,博士,研究员。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光电子器件与系统(教育部/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从事生物光子学研究,包括荧光寿命成像、非线性光学成像及治疗、超分辨成像等。发表 SCI、EI 收录论文160余篇,申请并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25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仪器专项、国际合作与交流、973计划课题以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项目等30余项。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入选广东省百千万领军人才。现任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高级会员。担任SPIE西部光子学大会多个分会的组委会委员,任激光生物学报常务编委,Medical Photonics、Journal of Innovative Optical Health Sciences(JIOHS)和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等期刊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