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无法正常浏览请点击这里

————  “半导体激光器”专题征稿启事  ————

自1970年第一只半导体激光器实现室温连续激射以来,半导体激光器理论及应用的发展如火如荼,展示了其效率高、功耗低、体积小、寿命长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安全、光通信、光计算、高密度存储、激光成像、生命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向,是各国高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半导体激光器是以半导体低维结构材料为基础、在纳米尺度内进行能带工程和量子工程设计的、具有光电性能可调控的人工材料。以GaAs和InP为代表的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成为650、808、850、980、1310和1550nm激光器的主力军,而随着宽禁带GaN材料外延技术的不断进步,实现了蓝光和绿光波段的室温激射,激射波长正向紫外方向拓展。长波方向,基于能带剪裁的量子级联激光器已经覆盖了3~25µm和太赫兹波段,锑化物激光器在2~4µm实现商用,而通过应力调控实现直接带隙的GeSn激光器和通过键合、Si上III-V材料外延等方式实现的混合集成激光器成为获得硅基集成光源的重要技术路线。近年来,激光器向着更高功率、更高速率、更窄线宽、更小体积方向发展,激光合束、外腔调制有效的提高了功率密度,降低了激光线宽,而伴随着纳米科学的发展,纳米尺度的微结构对激光偏振、振幅、相位、角动量的精确调控,大幅增强了光与电子、声子、激子等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基于这种增强的电子、光子、物质之间的相相互作用带来的新物理现象发展的新型激光方法与技术已逐渐成为半导体激光研究的前沿。为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相关领域向纵深发展,同时也为纪念世界第一台激光器发明60周年,特别是集中展示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半导体激光器领域的最新成果及研究进展,《中国激光》决定在2020年第7期推出“半导体激光器”特别专题,现公开征集相关领域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及综述。

征稿范围:

1. 半导体激光物理

2. 半导体材料与激光器

3. 微纳激光高速调制新机理

4. 高速调制及其在光通信、光互连中的应用

5. 硅基激光器

6. 量子点激光器

7. 激光光束整形及应用

8. 窄线宽激光器

9. 表面等离激元激光

10. 微腔激光器与纳米腔激光器

11. 片上集成微纳涡旋激光

12. 新型半导体材料微纳激光

13. 混合集成半导体微纳激光

14. 光学拓扑态半导体激光

15. 微纳激光成像与传感应用

特邀组稿专家:

黄永箴 研究员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郭 霞 教 授 北京邮电大学

宋清海 教 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分校

张 青 研究员 北京大学

截稿日期:

2020年1月20日

投稿方式及格式:

通过《中国激光》官网进入“作者中心”,按系统要求填写信息,上传稿件投稿(主题标明“半导体激光器”专题)。投稿模板及要求请参见“作者中心”首页或《中国激光》官网。

联系人:宋梅梅

电   话:021-69917051

邮   箱:smm926@siom.ac.cn

特邀组稿专家个人简介:

黄永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1986、1989年分别在北京大学物理系获得物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做博士后,并留所工作,1994年在英国电信实验室做访问学者。1997年7月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现任中科院半导体所学术委员会主任,Photonics Research 编委。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基金委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针对光子集成芯片对光电子集成器件的需求,开创了直连波导定向输出微腔激光器及其集成研究。微腔激光器研究成果三次获得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发表SCI 收录论文180 多篇以及国际会议邀请报告40 多次,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导师,并多次获得中科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郭霞,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激光》编委,中国激光杂志社青年编辑委员会编委。2003年在北京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其中2007-2008在美国UCLA做访问学者,2016年11月调入北京邮电大学工作,教授。现任中青科协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女物理工作者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 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等项目,研制出量子效率倍增的AlGaInP LED,无荧光粉单芯片白光LED,高速850nm和大功率980nm VCSEL,低抖动硅单光子探测器等。先后在 Adv. Fun. Mater.,Adv. Opt. Mater.,ACS Nano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80余篇,他引700余次,高被引1篇。






宋清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激光杂志社青年编委。2002、2007年分别获得复旦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07-2008 美国西北大学,物理系,博士后,2008-2009 美国耶鲁大学,应用物理系,博士后,2009-2010 美国普渡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后。2011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作,中组部青年千人,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理学院副院长,微纳光电信息系统与理论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基于微纳结构的激光器和光场调控的研究,利用对光波的相位、振幅等信息的控制实现各种全新的功能,例如高速光调制、超灵敏探测、动态显示等。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包括Nat. Commun., Sci. Adv.,Phys. Rev. Lett., Adv. Mater., ACS Nano , Nano Lett., Adv. Fun. Mater. , Laser Photonics Reviews等顶级期刊文章50余篇。研究成果受到了Science daily, PhysOrg, R&D, AAAS, Laser Focus World, Optics Photonics News等传媒的亮点评论60余次。





张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汉族,2005、2011年分别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和清华大学博士学位,2011-2016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物理与应用物理系作博士后,2016年在北京大学工学院工作,中组部青年千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材料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青年理事,国家青年千人联谊会数理学部会员代表。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曾获得2018年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新锐奖。主要从事半导体低维材料与光物理的研究,围绕着高性能新型半导体微纳激光,开展化合物半导体低维结构的可控制备、发光机理与调控、光子-激子强耦合等研究,近年来在 Nature Photon.、Nature Commun.、Phys. Rev. Lett.、Adv. Mater.、Nano Lett.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 80余篇(高被引8篇,他引2000余次),受邀参与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撰写英文专著3本,组织Meta17国际会议纳米激光器分论坛、ICMAT国际会议先进光学增益材料分论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