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100083
以杨木生材为原料, 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木材/羟甲基脲复合材料。 羟甲基脲在脉冲式压力的作用下浸渍到木材内, 在热压干燥过程中, 经过原位聚合制备木基复合材料。 根据国标对改性前后的木材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并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核磁共振分析(13C-NMR)、 EDXA对改性前后木材中碳和氮元素含量、 分布以及官能团变化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木材化学处理后热水抽提物、 苯醇抽提物含量提高了187.43%和230.87%, 木素和综纤维素含量降低了26.55%和26.39%, XPS分析表明改性材O与C原子的浓度比增加了9.4%, N元素含量增加了137.2%, 13C-NMR分析表明羟甲基脲与木材结构中的羟基发生了化学反应, 减少了羟基的含量, 醚键含量增加, EDXA图谱说明了该处理方法可以得到浸渍均匀的改性材, 而且氮元素均匀的分布在木材细胞壁及细胞间隙中。
速生杨 羟甲基脲 原位聚合 性能表征 Green poplar wood Methylolurea In-situ polymerization 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 31(11): 3078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 北京 100083
以相思树聚戊糖含量为例, 通过用不同精确度的数据建立的近红外模型预测性能, 讨论了不同精确度的数据对近红外模型准确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建模原始数据的精确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近红外模型的预测性能, 精确度越高, 建立的模型越好。 但对于精确度较小的的样品, 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能也能较好的预测未知样品。
近红外模型 实验误差 聚戊糖 Near infrared Noise Hemicellulose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 31(5): 1216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 100083
以人工林杨木为研究对象, 利用改性脲醛预聚体浸渍并热压干燥处理, 采用XRD, TGA, FTIR及SEM分析, 对杨木改性处理前后物理化学变化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与杨木素材相比, 改性材基本密度增加1.06倍, 改性材抗弯强度提高33%, 顺纹抗压强度提高74%, 改性材的吸水性从104%降低到了97%; 改性剂的浸渍使得木材结晶度稍微降低, 从39.65%降到了36.89%; TGA分析表明改性材的耐热性提高; FTIR分析表明改性材中的羟基有很好的缔合现象, 并且羰基含量减少, 醚键含量增加; 最后SEM谱图分析了预聚体在改性材中的分布及存在状态。
速生杨 脲醛预聚体 Poplar wood Urea-formaldehyde prepolymer FTIR FTIR XRD XRD TGA TGA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 31(4): 1083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 北京100083
建立适应不同产地相思树化学组分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对预测木材化学组分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用常规化学法测量了取自广西78个和福建33个相思树样品的聚戊糖含量, 并结合近红外光谱数据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广西相思树聚戊糖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模型。 校正模型的决定系数R2cv为0.947, 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464, 验证模型R2val为0.925, RMSEP为0.455。 为了扩大模型的适用范围, 用福建不同数量样品对该模型进行修正。 结果表明: 在广西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一个有代表性的福建样品就能大大降低直接用广西模型预测福建样品的误差。 加入3个有代表性的福建样品后能够得到较好的模型。 用该模型预测未参加建模的福建样品, 预测模型的R2val为0.904, RMSEP为0.759。 用4组(每组3个样)不同的福建样品修正广西模型, 用固定的20个未参与修正广西模型的样品来验证, 预测误差略有不同, 表明样品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修正模型的质量。
近红外光谱 相思树 聚戊糖 适配性 Near infrared Acacia spp Hemicelluloses Suitabilit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 30(5): 1206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