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24
基于外光反馈机制,利用He-Ne激光器(中心波长为632.8 nm)进行了混沌激光产生的理论及实验研究。在固定抽运电流和外腔长度的情况下,研究不同反馈系数对He-Ne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影响。理论及实验结果表明:He-Ne激光器在单反馈下随着反馈系数的增大可通过周期态进入混沌。
混沌激光 光反馈 He-Ne激光器
1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泌尿外科, 上海 200540
2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 上海 200040
3 复旦大学物理系, 上海 200433
将自主研发的新型光敏剂叶绿酸f与T24细胞共同孵育后,以650 nm激光照射,通过MTT法检测光动力处理后T24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情况,同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488 nm和405 nm双波长激发,应用线粒体探针,进行叶绿酸f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叶绿酸f为浓度2.5,5和10 μg/mL对T24细胞生长抑制率在光能量密度4 J/cm2下为17.68%,49.35%和84.42%,在1 J/cm2时为4.34%,37.42%和78.38%;流式细胞术显示T24细胞光动力处理后,凋亡率为(45.23±1.2)%,显著高于对照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504 nm激发叶绿酸f发出的红光与488 nm激发线粒体探针产生的绿光分布基本一致。实验证明叶绿酸f对T24细胞杀伤效果明显,主要是通过作用于线粒体,诱导细胞凋亡来完成的。
医用光学 光敏剂 光动力学疗法 膀胱癌
复旦大学 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上海 200040
选病理分期T1,T2的膀胱癌病人60例,随机分成3组进行治疗。试验组A\[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光动力学治疗(PDT)\]17例和试验组B(TURBT+PDT+膀胱内灌注化疗)15例,常规治疗对照组(TURBT+膀胱内灌注化疗)28例。试验组A和B(PDT组)在口服光敏剂CDHS801(200 mg/50 kg)24 h后进行PDT,能量密度为50 J/cm2。72 h后行TURBT手术,治疗期间不避光。试验组患者分别进行膀胱内灌注化疗或者不进行内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式进行TURBT手术和膀胱内灌注化疗。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A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A和B患者的肿瘤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5年生存率和肿瘤进展率两项指标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所以,在治疗T1,T2期膀胱癌时,作为常规手术切除的辅助治疗,术前进行PDT治疗与术后行膀胱内灌注化疗相比,可能存在肿瘤复发率低、患者生存率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的优势。
医用光学 光动力学疗法 膀胱癌 肿瘤复发率 肿瘤进展率
1 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泌尿外科,上海市,200135
2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泌尿外科
目的 探讨光敏剂CDHS801光动力学疗法在体外对人膀胱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 将膀胱癌T24细胞分别与浓度为2.5、5.0、10.0、15.0、25.0和50.0 μg/ml CDHS801共同孵育,以能量密度为6 J/cm2,波长为650 nm半导体激光照射.另设空白对照组、CDHS801组(25.0 μg/ml)、单纯激光组(6 J/cm2).以MTT比色法测定T24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 实验组2.0、5.0、10.0、15.0、25.0和50.0 μg/mlCDHS801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2.34%、23.15%、31.44%、45.78%、53.04%和75.85%,与空白对照组、CDHS801组、激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CDHS801光动力学疗法对膀胱癌T24细胞有明显杀伤效应,而且该效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光动力学疗法 膀胱癌 光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