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 合肥 230601
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合肥 230031
3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郑州 450046
为解决核事故应急演练中辐射场不可见、潜在的辐射风险、多工种参与人员众多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重要性的自适应光线投射三维核辐射场可视化方法。采用三维仿真引擎Unity3D研发了核事故应急演练培训仿真系统,通过ShaderLab编程实现百万网格数量级的核辐射场的三维可视化,基于有限状态机实现了多工种人员协同作业演练仿真等功能,系统帧率60帧左右,可满足实时交互需求。以放射源失控事故为案例,真实还原了核事故应急演练中的作业模式及处理流程,为保障人员辐射安全、丰富培训手段、降低培训成本提供了支持。
辐射场可视化 核应急演练 光线投射 有限状态机 Radiation field visualization Nuclear emergency drill Ray casting Finite state machine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23, 41(2): 020601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176
为提升面光源的有效散热性能, 基于液滴雾化机理, 制作了一种厚度为12 mm的主动式超声微水雾散热模组。采用超声波雾化片将液态水振荡成微小液滴, 并直接喷射到热源面, 在热源表面形成超薄液体薄膜, 通过微液滴喷射产生的强制对流和蒸发汽化及二次成核作用实现迅速降温, 并在复合吸水介质作用下实现内部液体的循环。通过搭建实验平台, 采用热敏电阻温度采集系统分别对翅片风扇和微水雾散热模组的散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 在相同尺寸和功耗条件下, 微水雾散热模组的最大温升比翅片风扇降低了7.8 ℃, 散热性能提升了12.9%, 并且实现了主动式散热方案低成本、无噪声、高散热性能的要求。
面光源 微水雾 热敏电阻 无噪声 surface light source micron water mist thermistor no noise 
液晶与显示
2020, 35(8): 816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国家863计划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 合肥 230031
开展了传输距离500 m复杂地形下的激光大气闪烁与衰减的同步实验观测?讨论分析了闪烁强度、概率分布和频谱等特征量随透过率变化的趋势,发现大气闪烁和消光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光传播 大气湍流 大气闪烁 大气衰减 
中国激光
2002, 29(s1): 300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研究室,合肥,230031
理论分析了湍流介质中一定孔径内光强起伏(闪烁)的频谱特征,在6.8 km的大气传播距离上同时测量了激光在针孔和??260 mm孔径内的闪烁,根据两者功率谱特征的对比分析结果以及两者闪烁均方差间的关系,指出孔径平均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激光大气闪烁的饱和效应,从而可以利用孔径平均效应在临界强起伏条件下测量湍流强度.
光传播 闪烁饱和 孔径平均效应 
光学学报
2002, 22(1): 36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研究室, 合肥 230031
对复杂地形情况下实际湍流大气中的激光强度起伏进行了系统的实验观测,分析了光强起伏统计特征的周日及全年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复杂地形情况下实际湍流大气中的激光光强起伏,不论是概率密度分布还是其功率谱等统计特征均与理论上的偏离很大。
光传播 大气湍流 光强起伏 
光学学报
2001, 21(7): 783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国家863计划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 合肥 230031
利用阵列探测系统进行了聚焦激光束光斑漂移的实验研究。与图像法相比,在动态范围和采样率两方面得到了改善。近地面传播路径的实验结果表明:铅直方向的漂移量略大于水平方向的漂移量;在晴朗天气以及较大的湍流强度下,测量结果与理论结果定量吻合,其变化趋势与闪烁大致相同;而在其他条件下,二者变化特征可能明显不同;漂移谱密度在三个典型的频率范围内呈幂函数变化关系,幂指数分别约为-1.<参考文献原文>-2.4和-4.8。
光传播 大气湍流 光斑漂移 
中国激光
2000, 27(11): 101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研究室, 合肥 230031
激光对数光强起伏的快速傅里叶变换功率谱的无标度区间的标度指数在许多情况下很不稳定, 并且超出了理论界限, 因而本文引入了离散小波变换(DWT)频谱分析。 通过对1/f信号的快速傅里叶变换频谱和离散小波变换频谱的对比分析, 验证了离散小波变换频谱分析的优越性。 激光大气闪烁的离散小波变换频谱的无标度区间的标度指数在一天内(除日出后和日落前两段时间外)的变化比较稳定, 并且不超出理论界限。 这些结果表明, 对于一般大气湍流中的激光闪烁的频谱分析应使用离散小波变换代替快速傅里叶变换。
光传播 大气湍流 闪烁 频谱分析 小波变换 
光学学报
1999, 19(12): 1634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研究室, 合肥 230031
对实际湍流大气中的激光强度起伏进行了系统的实验观测, 详细分析了光强起伏的强度、 概率密度分布与功率谱的统计特征及其周日、 全年变化规律。 同时分析了探测器件的饱和效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光传播 大气湍流 光强起伏 
光学学报
1999, 19(3): 390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研究室,合肥 230031
根据湍流大气中激光对数强度的最低几阶中心矩建立了一种最大似然概率分布模型, 该模型可以方便和准确地描述实际概率分布。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激光对数强度的概率分布的偏斜度和陡峭度的特征。 发现在弱起伏条件下, 对数强度的概率分布一般接近于正态分布, 当偏离正态分布时, 概率密度分布的偏斜度总是为负, 陡峭度总是为正。
光传播 大气湍流 闪烁 概率分布 
光学学报
1999, 19(1): 8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大气光学研究室, 合肥 230031
以5线段拟合法建立了确定湍流大气中激光对数光强起伏频谱的无标度区间的方法。根据无标度区间的标度指数与起伏强度的关系发现:频谱特征在冬季和夏季明显不同,标度指数在大部分情况下与局地均匀各向同性湍流介质中的光传播理论结果存在较大差别。
光传播 大气湍流 光强起伏 频谱分析 
中国激光
1999, 26(5): 41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