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广东 深圳 518055
2 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重庆 400044
3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针对大深径比工件内孔参数测量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谱共焦原理的旋转测量方法。首先,设计并搭建大深径比内孔参数测量系统,将具有非接触测量功能的光谱共焦探头固定在空心长直导杆前端,导杆借助X-RX运动模组带动光谱共焦探头在孔深方向旋转前进。其次,根据不同的运动速度设置10组实验,分别采集光谱共焦探头在深度为222 mm、深径比为12.52的大深径比内孔工件中正反转交替各旋转3次的数据。最后,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内孔工件轮廓,提出求解孔内径、圆心坐标及垂直度的算法,并分析运动速度对内孔参数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比实验验证所提测量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在低速情况下,孔内径测量值波动范围为±2 μm,垂直度在50 μm以内;在高速情况下,孔内径测量值波动范围为±7 μm,垂直度在80 μm以内。该结果与大深径比工件的标定值具有高度一致性,表明了所提方法与系统的有效性。
光谱共焦 内孔测量 非接触测量 最小二乘法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5, 62(7): 071200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四川 江油 621907
为了解决内曲面粗糙度测量问题,实现曲面类零件全曲面粗糙度的测量,提出一种白光共焦法全曲面粗糙度检测方法。基于白光共焦传感器,搭建测量系统,设计了工件装夹结构、被测表面定位结构、传感器聚焦等结构,并在C#平台上开发了软件系统,建立了曲面类零件全曲面粗糙度测量能力。对标标准多刻线样板和曲面类样品,开展了多项考核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具有较高的示值准确性、示值重复性、示值稳定性,具备曲面类零件全曲面粗糙度测量的能力。
曲面类零件 表面粗糙度 非接触测量 光谱共焦 curved surface parts surface roughness non-contact measurement spectral confocal
天津工业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天津市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7
心率的长期监测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心率检测常用的监护仪、心电图机、智能手表和运动手环等均属于接触式测量装置,长期佩戴易产生压痕,甚至给使用者带来不适。在非接触测量方面,远程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 (remote photoplethysmography,rPPG)可以通过分析面部视频获取心率,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心率长期监测方法。目前,绝大多数对于rPPG的研究都在使用电脑做数据分析,体积过大不易摆放,难以满足医学临床和家庭日常使用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尝试在嵌入式平台上依据rPPG原理实现心率监测。监测系统主要由树莓派4B开发板、相机和触摸屏组成。采用AdaBoost算法实现人脸识别与追踪,选取额头和脸颊作为感兴趣区域(range of interest,ROI),利用巴特沃斯带通滤波去噪,根据POS模型提取BVP波形,对来自不同ROI的BVP波形做盲源分离得到最终的脉搏波,最后利用能谱分析计算心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系统具有与PC端相同的心率检测准确性和鲁棒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心率长期监测设备的小型化和普及做出自己的贡献,也可以为智慧医疗中的远程监测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
心率监测 非接触测量 远程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rPPG) 嵌入式平台 树莓派 heart-rate monitoring non-contact measurement remote photoplethysmography (rPPG) embedded platform Raspberry PI
长春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吉林省光谱探测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022
黑色素指数是表征皮肤黑色素含量的指标,对黑色素指数进行准确稳定的测量具有重要意义。将非接触式测量装置测量的漫反射光谱与机器学习结合进行了人体皮肤黑色素指数的检测。首先,建立非接触漫反射光谱测量装置并收集数据,分别利用竞争性自适应加权法(CARS)和黑色素指数定义进行数据降维,以证明机器学习在光谱数据降维中的合理性。然后比较了常用机器学习回归模型在预测黑色素指数中的表现,最后选择合适的黑色素指数回归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基于非接触性皮肤漫反射率光谱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中,K近邻回归模型可以准确地获取黑色素指数值,数据验证的决定系数R2达到0.995以上,最小平均绝对误差为1.251。通过比较筛选5波长数据和CARS降维数据的准确性发现,CARS的降维数据不仅可以筛选出皮肤中不同发色团的特征吸收峰,还可以在预测模型中获得相似的预测精度。本研究旨在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以提高黑色素的检测精度。
光谱学 非接触测量 漫反射光谱 黑色素指数 机器学习模型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4, 61(15): 1530001
1 长春理工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2 长春理工大学 空间光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2
在机载光电转台、多自由度摇摆台等系统中,对于一些运动体与基座间没有确定的回转轴的柔性支撑、并联支撑平台,需要考虑非接触三轴角度测量方法,目前大部分的光电非接触三轴角度测量方案系统复杂,占用空间大,无法适用于如机载、星载等载荷对体积、质量敏感的场景。为此,文中提出了基于双位置敏感探测器(PSD)的非接触三轴角度测量方案,使用准直镜头汇聚、双面反射光楔反射,将光源在两片PSD上汇聚成像,利用PSD上的光斑位置坐标反解出三轴角度。描述了其工作原理以及传感器构成,分析了因两片PSD的相对位置偏移产生的误差,提出了对应补偿方法以减少焊装产生的PSD位置偏移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主要对采集的PSD模拟信号值的抖动噪声进行FIR滤波处理,分析了滤波器的相频响应特性,并在MCU中测量相位滞后时间以及滤波器的响应带宽,验证了该数字滤波器在系统内拥有较好的实时传输特性。自准直测量单元总质量为230 g,尺寸为50 mm×50 mm×50 mm。实验结果表明,34阶FIR滤波器将角度测量的误差减小至60%,在±2°测量范围内单轴测量时,方位角、俯仰角、横滚角的误差均方根分别为0.003°、0.007°、0.017°,组合测量时分别为0.006°、0.009°、0.021°,文中所提出的三维测角传感器精度较高,满足机载等场景的使用要求。
三轴姿态角度测量 非接触测量 位置敏感探测器 滤波带宽 响应频率 three-axis attitude angle measurement non-contact measurement 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 filter bandwidth response frequency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4, 53(2): 20230543
贵州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酒精浓度的非接触式测量是一种新型的测量方法。对一些特殊行业有着很大的帮助,比如酿酒业测量酒的酒精浓度,工业上生产工业酒精等。为了便于测量不能接触的酒精溶液,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吸收光谱特性的酒精浓度测量系统,可以对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进行非接触式连续测量。对于酒精来说,在1300~1 350 nm的光谱段浓度定性反应非常明显,使用处于该波段的红外LED发光二极管,加上光电二极管、模数转换芯片、单片机和LCD屏幕组成该系统。通过使用该系统对不同浓度的酒精进行测量,利用最小二乘法找到酒精浓度和电压信号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这样就能通过测量电压值来反推出酒精浓度值。实验表明,在该红外波段下,采集到的电压值和酒精浓度之间有良好的二次函数关系,拟合优度达到了0.99946。测量结果显示,测量值和标准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999911,平均绝对误差为0.64。与传统酒精计的0.5相差不大,重复测量和连续测量的方差分别为0.0044和0.0056,证明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符合预期。而且通过优化电路和程序,选择更为精确的酒精计作为标准,可以使误差更小。该方案相比传统测量方法结构简单,速度更快,还可以进行连续测量。在现实生活中,制酒业、医疗行业和工业生产等行业都对于测量酒精浓度有着很高的需求。该装置可以在不损坏产品的情况下进行酒精浓度测量,它的连续检测能力对某些行业的批量生产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改良,可以实现自动化检测。除了企业生产,也可用于制造日常使用的便携式酒精浓度测量仪。
酒精浓度测量 近红外吸收光谱特性 非接触测量 光电二极管 红外LED光源 measurement of ethanol concentration near infrared spectrometry characteristics non-contact measurement photodiode infrared LED light source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3, 52(12): 20230510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2 超精密仪器技术及智能化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3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
为实现轴对称非球面反射镜轮廓的高精度、可溯源测量,建立了非球面测量轨迹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独立计量回路的非接触式坐标扫描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分离式计量框架结构,有效减少了跟踪扫描模块运动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测头采用集成阵列式波片的四象限干涉测量系统,保证测头精度的同时更有利于实现复杂面形轮廓的跟踪扫描运动;设计扫描执行机构与多路激光干涉系统共基准的运动模块,实时跟踪扫描运动机构的位置信息,提高测头空间定位精度并使其测量值能溯源到“米”定义。搭建测量装置测试该方法的准确测量精度,试验结果表明,测量误差小于0.2 μm,重复性精度为70 nm,测量精度达到亚微米级。
面形检测 非球面 非接触测量 干涉测头 surface inspection aspheric non-contact measurement interferometric probe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2, 51(9): 20220500
闫文伟 1,2,3,4陈帅 1,2,4,*穆宝岩 1,2,4高亮 1,2,4
1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16
2 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169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4 辽宁省智能检测与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 沈阳 110179
针对传统基于线结构光的视觉测量系统存在光条纹分割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U-Net的光条纹分割算法。改进算法使用VGG16的卷积池化层代替U-Net编码块中的卷积池化层,在U-Net编-解码层间的跳连接中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在U-Net编码块末端接入金字塔池化模块,采用Dice函数和交叉熵函数的组合作为网络的损失函数,解决了光条纹占比失衡问题。基于线结构光测量原理,设计了工件尺寸测量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U-Net算法的平均像素准确度()为95.61%,平均交并比()为89.73%,均高于其他对比算法;工件测量尺寸的绝对误差小于0.1 mm,相对误差小于1%,重复精度小于0.2%,满足工件的检测要求。
线结构光 光条纹分割 深度学习 特征点提取 非接触测量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2, 59(12): 1215010
1 电梯智能运维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 重庆 402260
2 重庆理工大学 智能光纤感知技术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重庆市光纤传感与光电检测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54
3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旅游与服务管理学院, 重庆 400065
为了非接触式测量提升系统制动器工作温度, 研制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反射式光纤温度传感器。传感器由氧化石墨烯和石英光纤构成。氧化石墨烯作为温敏材料被涂覆在被测器件表面。光纤采用6芯结构, 位于中心的光纤(纤芯直径400 μm)为光输出光纤, 用于将光束入射到氧化石墨烯温敏薄膜表面; 位于中心光纤外围的5根光纤(纤芯直径192 μm)为光接收光纤, 用于接收从氧化石墨烯温敏薄膜表面反射回的光束。实验研究了氧化石墨烯温敏涂覆液浓度、氧化石墨烯温敏薄膜与光纤探头的间距及器件初始表面粗糙度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当氧化石墨烯涂覆液质量浓度为0.15 g/mL, 温敏薄膜与探头端面的间距为4 mm, 金属表面初始粗糙度为3.4 μm时, 传感器灵敏度达到0.000 5/℃。
非接触测量 氧化石墨烯 光纤 温度传感器 灵敏度 non-contact measurement graphene oxide fiber optics temperature sensor sensi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