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安徽 合肥 230031 养分循环与资源环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031
店埠河农业小流域是南淝河最大的支流, 探究该流域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OM)的时空演变机制对于了解其水生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该研究结合水体的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 采用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方法对测定的三维荧光光谱矩阵进行组分提取, 分析该流域特定时段的水体DOM荧光组分及比例, 结合荧光参数(荧光指数FI、 自生源指标BIX以及腐殖化指标HIX)和紫外-可见光谱吸收特征参数(α254、 E2/E3)分析店埠河农业小流域水体DOM时空特征。 实验结果显示: 店埠河农业小流域在该特定时段(2020年9月-2021年4月)水体DOM包含2个有效的荧光组分, 分别为1种类腐殖质物质(类富里酸组分)和1种类蛋白质物质(低激发类色氨酸组分), 两个组分各占比例分别为53.9%和46.1%; 水体三个荧光参数(FI、 BIX、 HIX)在不同季节(9月秋季、 1月冬季和4月春季)之间的荧光参数呈现显著的季节变化差异, 指明DOM总体上受陆源和内源物质的综合影响, 具有强腐殖化、 弱自生源特征; 紫外-可见光谱吸收特征参数(α254、 E2/E3)表明1月冬季水体的DOM相对浓度和分子量大小均低于其他两个季节(9月秋季和4月春季), 而各采样点DOM分子量大小和相对浓度从河流上游到下游均未呈现明显的区域变化趋势。 该研究综合流域水体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和紫外-可见光谱吸收特征, 示踪了店埠河农业小流域水体特定时段DOM的组分来源, 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 从而为该流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店埠河流域 溶解性有机质(DOM) 三维荧光光谱(EEMs)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The watershed of Dianbu River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Fluorescence excitation emission matrix spectrosco UV-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um (UV-Vi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9): 2983
作者单位
摘要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研究新降雪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光谱特征有利于探究其与大气污染物的响应关系。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三维荧光光谱(three 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技术, 分析了哈尔滨市新降雪样品中DOM的光谱特征及其来源。 新降雪中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浓度与荧光溶解性有机质(FDOM)强度变化呈现相同趋势, 其中CDOM含量因DOM来源、 大气云团运移、 大气污染情况及发色团光漂白性质的不同而与其他环境介质中CDOM浓度存在差异; 而FDOM强度则因环境介质中盐分含量及DOM的降解动力学速率存在差异而小于土壤和海洋。 新降雪中DOM的吸收光谱呈现指数递减趋势, 与冬季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有机物发色团的吸收光谱相似, 在200~220 nm处存在明显吸收峰(由于受到水分子和溶解氧影响), 表明DOM存在较多的不饱和双键共轭结构。 E2/E3值(250和365 nm处的吸光度比值)结果表明, 新降雪中DOM具有结构简单、 分子量小和芳香性弱的特征, 类富里酸为其主要组成物质; 通过PARAFAC共解析出类腐殖质和类蛋白质两类荧光组分, 其对荧光强度的贡献分别为66.78%和33.22%。 荧光参数分析结果表明, 该研究新降雪中DOM同时受陆源输入和微生物活动的影响, 并且具有较强的自生源特征(BIX>1)和较弱的腐殖化特征(HIX<0.8)。 荧光组分与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哈尔滨市新降雪中的荧光组分具有相同来源, 化石燃料、 生物质燃烧、 交通及工业等排放的细颗粒物(PM2.5)为新降雪中DOM的重要来源, 并通过类腐殖质组分的最大荧光强度初步建立了PM2.5浓度值的预测方程。 新降雪中DOM光谱特征分析可为揭示其来源组成及深入探寻其载体行为机制提供参考价值, 亦可为大气环境污染快速诊断识别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保障。
新降雪 溶解性有机质 来源解析 光谱特征 大气污染物 Fresh snow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Source analysis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Air pollutant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12): 3937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青海 西宁 810008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青海 西宁 810008
2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青海 西宁 810008青海省盐湖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 青海 西宁 810008
二维相关光谱技术(2D-COS)、 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具有扩展识别重叠峰, 判断不同组分动态变化规律的技术特点。 因此, 2D-COS和EEM-PARAFAC分析技术可以用来分析溶解性有机质(DOM)结构组成和光谱变化特征。 采用溶解性有机碳(DOC)、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和EEM分析技术, 借助2D-COS和PARAFAC分析模型, 对青藏高原具有代表性的察尔汗盐湖、 西台吉乃尔盐湖和马海盐湖中DOM在盐田摊晒过程中的结构组成和光谱学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日照时间延长, 盐田中DOM和有色DOM(CDOM)含量逐渐升高, 且DOM的增长倍数明显高于CDOM。 在整个盐田摊晒阶段, 察尔汗、 西台吉乃尔和马海盐田中DOM和CDOM分别增长了1.5 vs. 1.0、 8.2 vs. 5.3和15.7 vs. 11.0倍。 此外, SUVA254、 HIX值在盐田中总体上呈现出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 2D UV-COS分析结果表明, 在察尔汗、 西台吉乃尔和马海盐田中, 吸收峰分别在230、 217和235 nm处的DOM变动较大, 变化顺序分别为228>229>230>231>232 nm & 235>234>233>232 nm、 200>216>300 nm和201>203>231>232>237>238>281>217 nm。 EEM-PARAFAC分析结果表明, 盐湖卤水中有5种荧光组分, 包括4种类腐殖质荧光组分, 分别是类海洋腐殖质C1(Ex/Em: 320/400 nm)、 类腐殖酸C2(Ex/Em: 250/400 nm)和C3(Ex/Em: 260/400 nm)、 疏水性腐殖酸C5(Ex/Em: 280, 360/430 nm)和1种类蛋白质组分C4(Ex/Em: 280/350 nm)。 其中, 尤以类腐殖质为主, 分别占总荧光组分的84.0%(察尔汗)、 87.2%(西台吉乃尔)和93.1%(马海)。 随着盐田日晒时间的延长, C1、 C2和C5在盐田中逐渐减少直至稳定不变。 其中, C2组分在盐田的尾卤阶段基本消失, 表明C2组分更加容易降解。 C3和C4在察尔汗和马海盐田的前期逐渐减少, 后期却略有升高。 相对来说, C3和C4性质相对顽固, 在盐田中降解程度远小于其他三个组分: 6.7%二维相关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溶解性有机质 盐田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Three-dimensional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fluor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Solar pond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12): 3775
作者单位
摘要
1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 镇江 212028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西 南昌 330046
秸秆是重要的有机资源, 研究不同钙盐对秸秆腐解过程的影响及腐解产物性质差异, 为有机物料高效利用、 高质腐熟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以水稻秸秆为供试物料, 通过添加不同类型钙盐(不添加(CK), 添加CaC2O4, Ca(OH)2, CaCO3, CaCl2, CaSO4和Ca(H2PO4)2), 进行室内秸秆腐解试验, 测定不同腐解时期(30, 60和180 d)各处理秸秆的腐解速率及腐解产物化学性质变化,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技术和平行因子方法(PARAFAC)探究秸秆腐解产物可溶性有机质(DOM)的化学组成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1)较对照而言, CaC2O4, Ca(OH)2, CaCO3和CaSO4处理秸秆碳的转化率中分别增加了25.6%, 44.1%, 33.6%和29.7%, 在CaCl2和Ca(H2PO4)2处理分别减小了76.8%和17.5%; CaC2O4和Ca(OH)2处理显著增加腐解产物pH; CaCl2和Ca(H2PO4)2处理显著增加腐解产物的电导率(EC); 在各腐解时期, CaC2O4和Ca(OH)2处理腐殖质相对含量分别高于对照3.4%~20.9%和2.3%~25.3%。 (2)通过3DEEM-PARAFAC方法分析腐解产物DOM组成, 共识别出类色氨酸(C1)、 类富里酸(C2)和类胡敏酸(C3)三种荧光组分; Ca(OH)2, CaCO3和CaC2O4处理类胡敏酸/类富里酸比值(H/F)高于CK处理, 增加了腐解产物的复杂程度; Ca(OH)2, CaCO3和CaC2O4处理腐解产物DOM的腐殖化(HIX)指数略高于CK处理, Ca(H2PO4)2, CaSO4和CaCl2处理的HIX指数显著低于CK处理。 (3)相关性分析表明, pH和EC是添加钙盐后影响秸秆腐解的主控因子, 秸秆腐解产物腐殖化程度与pH正相关, 与EC负相关。 综上所述, CaC2O4, Ca(OH)2和CaCO3处理可以促进秸秆的腐殖化进程, 提高腐解产物品质, Ca(H2PO4)2和CaCl2起相反作用, 另外pH和EC为影响秸秆腐殖化的主控因子。 该研究可为选择合适的钙盐添加剂从而促进秸秆腐解、 提高秸秆腐解产物品质提供科学参考。
钙盐 秸秆腐解产物 可溶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Calcium Salts Straw Decomposition products Three-dimensional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ces (3D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PARAFAC) The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7): 23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北京 100097
3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北京 100097
当前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侵蚀环境下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而植被覆盖具有固碳保水的作用, 利用人工径流设备与人工降雨设备, 在6°有无植被种植坡地模拟降雨(暴雨: 50 mm·h-1), 结合三维荧光光谱技术耦合平行因子法, 分析土壤不同坡位径流液中的溶解性有机质(DOM)的来源和组分结构, 探究DOM对土壤固碳保水的响应关系。 结果表明: ①与裸地相比, 植被覆盖下不同坡位DOM中泥沙含量、 可溶性碳(DOC)含量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 地上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 土壤侵蚀量和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分别为: 壤中流>地下径流>地上径流, 地下径流>壤中流>地上径流。 ②根据荧光指数分析, FI与BIX的表征结果基本一致, 地上径流DOM来源受内源物代谢影响最大, 其次是壤中流, 地下径流影响最小, 植被覆盖与裸地相比腐殖化来源由内源转变为内源、 外源共同作用。 腐殖化系数(HIX)与径流液腐殖化程度成正相关关系, 植被覆盖下的HIX指数大于裸地的HIX指数, 表明径流液腐殖化程度地上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 因此植被覆盖可以提高径流液腐殖化程度。 ③平行因子分析表明, 不同径流液DOM包括4种荧光组分: 类胡敏酸(C1: Ex/Em=260/455 nm)、 紫外类富里酸(C2: Ex/Em=240/395 nm)、 类色氨酸(C3: Ex/Em=230~275/335, 230~275/400 nm)及类酪氨酸(C4: Ex/Em=215/395 nm)。 ④对不同处理荧光强度与Fmax值分析发现, 有植被覆盖处理的Fmax值均大于裸地, C1、 C2和C4组分的Fmax值变化趋势一致: 地上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 C3组分的Fmax值变化趋势: 地上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 植被覆盖影响土壤中类胡敏酸和类蛋白质物质, 对土壤侵蚀起到保护作用, 保护幅度: 地上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 ⑤相关分析表明径流量、 侵蚀量、 泥沙含量相互呈正相关, 而C1和C4组分与径流量和侵蚀量呈显著负相关。 基于此, 根据坡面降雨径流DOM荧光光谱特性, 植被覆盖通过改变土壤中的有机质组分, 类胡敏酸和类蛋白质物质的稳定性和含量对土壤固土保水有重要作用。
坡面径流 溶解性有机质 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Slope surface runof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Fluorescence spectra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6): 1921
作者单位
摘要
1 桐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7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08
2 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08
3 桐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7
博斯腾湖是我国西北干旱区最大的内陆吞吐型淡水湖, 近年来随着流域人类活动与污废水排放的增加, 湖泊生态系统和周围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 需重点关注河流输入对湖泊水质的影响。 对夏秋两季的实测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三维荧光光谱进行平行因子分析, 解析出博斯腾湖CDOM三种组分: 陆源类腐殖质组分C1、 类酪氨酸组分C2和类色氨酸组分C3; 同时, 基于Pearson相关性分析了夏秋两季河流输入对博斯腾湖DOM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季节河流输入对博斯腾湖DOM的影响不同且与河流水质季节性变化直接相关。 夏季开都河入湖水主要来自冬季积雪融水, 携带大量陆源类腐殖质入湖, 而秋季主要为冰川融水, 随着入湖流量增加, 携带陆源类腐殖质含量降低, 整体表现为河口附近DOM浓度夏季高、 秋季低。 解析出的三种组分C1、 C2与C3在湖西部开都河和黄水沟入湖处含量较高, 且三种组分受季节性的影响较为相似。 同时对开都河河口附近采样点和其他区域采样点的DOM与电导率进行相关性分析, 发现外部河流输入对博斯腾湖DOM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河口附近, 且河口附近区域DOC与CDOM关系显著, 可以先遥感反演CDOM再估算DOM含量。 研究不同季节河流输入对博斯腾湖溶解性有机物组成的影响对保护湖泊生态环境和提升湖泊水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博斯腾湖 溶解性有机物 有色溶解有机物 时空变异 平行因子分析 Lake Boste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olor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5): 1636
作者单位
摘要
1 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24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4
2 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19
3 江苏省苏力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19
环境条件的变化能够影响和改变溶解态有机质(DOM)的组成结构及化学特征, 进而影响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采用同步荧光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结合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方法, 研究了pH条件变化对DOM特性及其与Cu2+相互作用的影响。 结果表明, (1)随着pH值由5逐渐升高至10, DOM不同组分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 其中类腐殖酸组分变化最显著, 类富里酸组分变化最优先, 这是由于pH的变化引起的醛酮、 酚基、 羧基等相关基团暴露导致的。 (2)荧光光谱二维相关分析表明, pH的改变能够显著地影响DOM不同组分与Cu2+的结合能力, 但并不能影响其结合顺序。 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共解析出3个荧光组分, 荧光组分的淬灭曲线非线性拟合结果更是定量验证了这一结果。 (3)FTIR结果表明高pH条件下DOM与Cu2+结合点位更多, 结合强度更强。 pH 5和pH 10条件下DOM官能团与Cu2+的结合顺序分别依次为: 多糖C—O>酚基>醛酮CO>芳香族C—H和多糖C—O>酰胺Ⅱ带C—N>酚基>脂肪族C—H>醛酮CO>羧基C—OH>芳香族C—H>羧基CO。 荧光光谱和FTIR的异谱二维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Cu2+与DOM类腐殖酸组分的相互作用滞后于酚基和芳基等基团。
荧光光谱 傅里叶红外光谱 溶解态有机质 二维相关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pH pH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5): 1628
作者单位
摘要
1 哈尔滨学院, 黑龙江省寒区湿地生态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北京 100097
3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8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土壤中活跃的有机成分, 其来源和组成可指示土壤腐殖化程度及与外部环境间的相关关系。 为科学地监测与评价湿地土壤环境质量, 采集黑龙江省碾子山雅鲁河国家湿地公园内不同植被条件下的表层(0~20 cm)土壤, 应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法, 测定DOM荧光光谱, 并进一步分析土壤理化指标对DOM组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5种植被类型(包括9种群系)条件下土壤DOM腐殖化指数在2.562~9.052之间, 落叶阔叶林和落叶阔叶灌丛土壤腐殖化程度高于草甸, 其次为沼泽, 水生植被最低; 荧光指数介于1.407~1.586, 土壤DOM来源兼具外生源和自生源特征, 落叶阔叶林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 ex Steud.]沼泽表现为明显的外生源特征, 而水生植被及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L.) P. Beauv.]沼泽具有明显的自生源特征; 生物指数在0.482~0.662范围内, 新近自生源贡献率均较低。 土壤DOM中识别出3类5种有机组分, 类腐殖质(紫外类富里酸和可见类富里酸)相对比重最大, 外生源特征明显的土壤样品中含量多; 其次为类蛋白质(类酪氨酸和类色氨酸), 自生源特征较强的土壤样品中含量多; 类腐殖酸(胡敏酸)最低, 多存在于旱生-中生环境中。 土壤含水量、 pH值、 总有机碳含量对DOM组成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 3项理化指标与类蛋白质含量成正相关, 与类腐殖质含量成负相关, 含水量、 总有机碳含量与类腐殖酸含量成负相关。 总体上看, 在该湿地公园内, 落叶阔叶林、 落叶阔叶灌丛土壤偏弱酸性, 含水量、 总有机碳含量低, 腐殖化程度高, 外生源特征明显, 类腐殖质和类腐殖酸含量高, 其次为草甸及沼泽植被, 而水生植被条件下土壤近中性, 含水量、 总有机碳含量高, 腐殖化程度低, 自生源特征明显, 类蛋白质含量高。 本研究结果可为以该湿地公园为代表的北方寒区永久性河流湿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三维荧光光谱 溶解性有机质 湿地土壤 植被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Wetland soil Vegeta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5): 1517
作者单位
摘要
1 沈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4Department of Soil and Crop Sciences,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Fort Collins, CO, 80523-1170, USA
2 沈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4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 鼓励再生水利用。 再生水回用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将再生水用于贫水区农业灌溉, 有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也符合“碳达峰碳中和”(即“双碳”)的政策导向和宏观要求。 现阶段, 我国对再生水农灌的基础性研究刚刚起步、 成果不多, 尚无法提供系统性的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 以陕西省西安市和辽宁省沈阳市的两种污水源再生水(分别记为A水样和B水样)为研究对象, 借助紫外可见光谱(UV-Vis)、 元素分析、 三维荧光光谱(3D-EEM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比对再生水DOM性质差异, 结合特征参数剖析DOM微观信息。 结果发现: UV-Vis图谱的250~270 nm附近出现吸收平台, 源于DOM双键结构和腐殖质芳香族组分; 210~250 nm吸收带则由DOM不饱和双键共轭结构引起。 紫外可见特征参数和元素分析原子比值表明: A水样DOM腐殖化程度更高、 相对分子质量更大, B水样DOM苯环C骨架聚合度较低、 内源性更明显; 微生物活动对水样DOM的组成干扰相当关键。 两种水样DOM的3D-EEMs图谱均出现三处明显特征峰, 分别位于Ex/Em=280/310 nm(类酪氨酸)、 Ex/Em=230/320 nm(类色氨酸)和Ex/Em=250/460 nm(类腐殖质); DOM具有较强自源性, 但其总体芳香性都不高, B水样新近产生的“新鲜”DOM较多。 两种水样DOM的FTIR图谱高度相似, 均在3 460~3 420 cm-1(—OH和—NH2伸缩振动)、 2 925 cm-1(—CH2不对称伸缩振动)、 1 639 cm-1(CO伸缩振动和N—H弯曲振动)和1 412 cm-1(—CH2剪式变形振动)等处出现特征峰, 表明两种水样DOM官能团差异很小, 类蛋白组分、 碳水化合物和芳香类有机物是DOM主要组分。 相关结果有助于深度预估农灌过程再生水DOM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
再生水 溶解性有机质 谱学特征 农业灌溉 Reclaimed water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5): 1465
作者单位
摘要
1 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28
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海南 海口 571101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土壤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 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意义。 明确不同施肥方式对DOM化学性质的影响, 可为土壤肥力管理提供依据。 因此, 该试验以连续四年的不同施肥管理为基础, 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探求不同施肥方式下, 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的含量和化学性质的变化情况。 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 CK(不施肥); CF(化肥); OG(有机肥); ST(秸秆)。 结果表明, 与CK组相比, OG和ST的DOC(溶解性有机碳)含量为95.97和104.89 mg·kg-1, 分别是CK组的129%和141%。 相反, CF的DOC含量为15.32 mg·kg-1, 仅为CK组的21%。 OG显著提高了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 以α(355)表征]含量, 是CK组的2.76倍, ST无明显变化; CF则显著降低CDOM含量, 仅为CK组的0.55倍。 施用OG导致土壤紫外吸收曲线红移, 表明有机肥的施用能够提高土壤DOM的共轭双键物质含量和腐殖化程度; 与CK相比, OG中DOM的芳香性、 疏水性、 腐殖化程度的特征常数SUVA254, SUVA260和SUVA280增大, 揭示了有机肥的施用能够提高DOM的芳香性、 疏水性组分以及腐殖化程度, 秸秆处理增加不明显。 施用化肥则出现明显降低。 吸光度比值A250/A354, 相比CK, CF显著增加, 表明施用化肥使DOM分子变小, OG和ST处理无明显变化; 秸秆施用导致A465/A665显著增加, 表明秸秆能够有效提高DOM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 施用有机肥和秸秆A300/A400均大于3.5, 表明土壤中DOM主要以富里酸为主, 而施用化肥A300/A400明显低于3.5, 表明土壤中DOM主要以胡敏酸为主。 施用化肥出现SR>1, 不施肥、 有机肥、 秸秆三者的SR<1, 也表明了有机肥、 秸秆能够增加分子量。 有机肥和秸秆能有效增加土壤DOM含量, 提升土壤肥力。 尤其是施用有机肥, 更能显著增加土壤DOM的共轭物质、 腐殖化程度、 疏水比例、 芳香性以及分子量。 而长期施用化肥则导致耕层土壤肥力降低。
溶解性有机质 化学性质 施肥方式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hemical property Fertilization method UV-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 42(10): 3210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