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航天工程大学 电子与光学工程系,北京 101416
基于电光晶体的偏振调制技术在激光三维成像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限于铌酸锂(LN)材料的低视场和高半波电压,采用传统电光调制技术难以进一步提升三维成像性能。随着钙钛矿结构电光材料制备工艺的日趋成熟,基于新型材料的电光调制技术将成为突破激光三维成像探测精度的最佳手段,铌镁酸铅-钛酸铅(PMNT)、锆钛酸镧铅(PLZT)和钽铌酸钾(KTN)3种典型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光性能和介电性质;能够突破视场和半波电压的限制,但应用到电光调制领域时存在PMNT调制带宽较低、PLZT透过性能较差、KTN实际应用带宽较低等难题。未来的研究将着眼于将该调制技术的实用性,一方面通过掺杂改性等手段提升电光调制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性能表征模型优化系统的信噪比。
激光三维成像 钙钛矿结构材料 偏振调制 laser 3D imaging perovskite structural material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中国光学
2021, 14(3): 503
作者单位
摘要
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 固体激光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5
针对现有激光三维成像中使用的面阵APD探测器相邻像元间隔较大, 导致激光利用率低从而影响探测距离的缺点, 提出阵列分束激光三维成像技术。该技术对激光发射源采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进行衍射阵列分束, 将一束激光分成与阵列APD探测器相应的阵列子光束, 调整激光发射子光束和阵列APD探测器的位置, 使得子光束照射目标后聚焦到阵列APD探测器的像元上, 提高了整束激光的利用效率。介绍了阵列分束激光三维成像技术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提出采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方法实现阵列分束的方案, 研制了阵列分束激光三维成像原理样机, 利用研制的原理样机对采用阵列分束后的效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该技术后, 采用峰值功率10 kW、脉宽8 ns的激光源, 填充因子2/3的8×8 APD, 三维成像作用距离达到510 m, 同等条件下与不分束相比, 作用距离提升39.1%。
阵列分束 激光三维成像 空间光控制器 面阵APD探测器 array beam laser 3D imaging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array APD detector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9, 48(6): 060600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209
激光雷达是一种可以精确、快速获取目标三维空间信息的主动探测技术,在目标的识别、分类和高精度三维成像及测量方面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文详细阐述了激光雷达探测以及三维成像系统的各种体制、探测原理等;总结和梳理了国内外单点扫描、线阵推扫以及面阵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系统的发展现状;同时对比分析了它们在星载、机载、车载等不同平台和应用领域的技术特点及优劣势等。近年来,三维成像激光雷达逐渐从单点扫描向小面阵扫描和线阵推扫式及面阵闪光成像发展,成像速度越来越快;同时单光子探测技术逐渐成熟,探测灵敏度越来越高。随着现代探测技术越来越趋向于多种传感器的融合探测发展,三维成像的发展也趋向于主、被动成像相结合,以获取更丰富的目标信息。
激光测距 激光雷达三维成像 扫描激光三维成像 面阵激光三维成像 laser ranging LiDAR 3D imaging laser scanning 3D imaging planar array laser 3D imaging 
光电工程
2019, 46(7): 190167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天津市成像与感知微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天津 300072
2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 广西 桂林 541004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激光3D成像的盖革模式雪崩光电二极管(Geiger-mode avalanche photodiode, GM-APD)阵列像素读出电路。基于飞行时间(time-of-flight, TOF)原理, 像素读出电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有源淬火电路(active quenching circuit, AQC)和时间数字转换器(time-to-digital converter, TDC)。所采用的TDC是粗细结合的两段式计数方式, 成功实现了时钟频率和时间分辨率间的折中。基于内插技术, 由粗计数的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和细计数的延时线型TDC共同实现了高达18-bit的动态范围。同时两者的时钟频率分别降低至250 MHz和500 MHz, 分别是常规设计频率的1/20和1/10, 大大降低了设计和应用难度。电路采用SMIC 0.18 μm工艺设计, 后仿结果显示达到了200 ps的高精度时间分辨率, 对应的距离分辨率为3 cm, 完全能够满足3 km激光3D成像中的测距要求。像素电路版图面积小于50×95 μm2, 总功耗为0.89 mW, 具有小面积和低功耗的优势。
读出电路 盖革模式雪崩光电二极管 延时线型TDC 激光3D成像 readout circuit Geiger-mode avalanche photodiode (GM-APD) delay-line type time-to-digital converter (TDC) laser 3D imaging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7, 46(1): 0106007
岳娟 1葛军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 200083
2 中国科学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83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距离图像中值和双边组合滤波的曲面光顺方法,适用于激光扫描成像系统。该方法充分利用激光扫描成像系统输出的距离图像所包含的空间拓扑信息,结合双边滤波思想在曲面光顺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采用二维处理方式实现曲面光顺,能最大程度保持曲面原形,同时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实现曲面光顺,且相比于传统算法有8 倍以上的速度提升,更能满足实时性要求。
信号处理 激光三维成像 中值滤波 双边滤波 曲面光顺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aser 3D imaging median filtering bilateral filtering surface smoothing 
光电工程
2016, 43(8): 70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航空光学成像与测量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吉林 长春 130033
针对机载平台激光3D成像系统的轻小型需求, 设计了采用APD阵列的共口径激光收发光学系统。在分析激光成像系统照明方式及其光学系统结构的基础上, 给出了激光3D成像光学系统结构框图: 激光经衍射元件实现分束照明, 采用双工反射镜实现收发光路的耦合。该光学系统用于2 km以内的目标三维成像, 根据激光测距方程, 确定了接收光学系统的参数以获得满足信噪比的回波能量。为避免造成像素之间串扰, 设计了5倍扩束比的发射光学系统。最后, 采用偏振片与1/4波片相结合的方式消除杂光, 降低了发射光路对接收光路的影响。设计结果表明: 接收光学系统弥散斑直径小于120 μm, 畸变小于02%。该光学系统体积小、重量轻, 成像质量良好, 可为同类激光成像光学系统提供借鉴参考。
光学设计 激光3D成像 发射/接收共光路 消杂光 optical design laser 3D imaging launching/receiving common aperture stray light elimination 
中国光学
2016, 9(3): 349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33
机载激光3D探测成像是通过激光主动成像产生目标的角-角-距、角-角-速度3D图像的一种新的探测成像技术。本文重点阐述了机载激光3D探测成像系统的原理、功能和系统的组成。介绍了该系统在**和民用两大领域的应用,详细地讨论了近几年机载激光3D探测成像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动态,总结了该项技术的发展方向。认为国外的机载激光3D探测系统正向远距离、高分辨率、轻量化、低功耗、高实时性和人眼安全方向发展,而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文章最后以用户需求为例,从设计的角度对机载激光3D探测成像系统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该系统在测距机制、扫描机构、探测器、数据处理和显示等方面的处理。
机载3D探测成像系统 激光探测 激光雷达 3D成像 airborne laser 3D imaging system laser detection laser radar 3D imaging 
中国光学
2011, 4(3): 21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