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阳 1,2滕飞 1,2,*徐小斌 3王琪伟 1,2[ ... ]李勇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0090
2 空间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光子带隙光纤有着独特的结构形式、传输介质和导光机制,这使其具有传统光纤无法比拟的优点,是未来光纤陀螺的理想选择。但光子带隙光纤粗糙的纤芯内壁导致其产生强烈的背向散射次波,会使光子带隙光纤陀螺产生额外的非互易误差。为了定量分析光子带隙光纤背向散射次波强度大小,论文基于电偶极子辐射理论建立了一种简单的光子带隙光纤背向散射次波理论模型。通过聚焦离子束微纳加工法和原子力显微镜测量得到了准确的纤芯内壁表面形貌功率谱密度,进而计算得到HC-1550-02型光子带隙光纤背向散射系数理论值为2.61×10-9/mm。通过光频域背向反射散射仪得到HC-1550-02型光子带隙光纤背向散射系数测量值为~1.82×10-9/mm,初步验证了背向散射次波模型的正确性,为背向散射次波抑制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光子带隙光纤 背向散射次波 功率谱密度 photonic bandgap fiber backscatter secondary wave power spectral density 
光学 精密工程
2024, 32(6): 76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天津市薄膜光学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08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天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多层膜光学元件的设计是基于理想的单色光进行的,然而光源发出的光束均存在光谱线宽,在非单色光条件下工作,元件的光学特性会偏离理论值。为了分析光束线宽对多层膜光学元件的光学特性影响,首先,基于薄膜辐射特性的部分相干理论,提出了准单色光束入射条件下多层膜光学特性计算方法;其次,通过数值模拟实验研究了光束线宽对窄带滤光片光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线宽增大,滤光片透射通带的矩形度逐渐降低,半高全宽先降低后增大,其在滤光片的理论半高全宽附近取得最小值;光谱线型主要改变透射通带的透射率,对于透射谱线的矩形度以及半高全宽影响较小;为了保证窄带滤光片的通带形状,入射光束的线宽应当小于滤光片透射谱线的理论半高全宽的一半,光谱线型应当趋近于矩形线型函数。
窄带滤光片 功率谱密度函数 光谱线型 光学特性计算 数值模拟 narrow-band filter power spectral density function spectral line-shape profile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calcul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3, 52(12): 20230574
作者单位
摘要
陕西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In组分渐变InGaN/GaN量子阱结构可以有效解决晶格失配所带来的LED发光效率降低的问题。采用Silvaco软件建立了In组分渐变量子阱结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量子阱中渐变层In组分及渐变层厚度对极化电荷密度、载流子浓度及LED功率谱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渐变层中In组分的增加,载流子浓度以及极化电荷密度都在增大,但极化电荷密度增幅较小,峰值功率谱密度随着In组分增加的增长幅度逐渐减小;功率谱密度随着渐变层顶层厚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渐变层非顶层厚度不均匀时的功率谱密度比均匀时的功率谱密度小。
材料 GaN基LED 量子阱 渐变层 功率谱密度 
光学学报
2023, 43(4): 0416002
尹杰 1,2周后明 1,*赵振宇 2,**周浩 1,2[ ... ]王超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2 深圳信息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与装备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激光抛光是一种非接触式绿色自动化抛光技术,可以替代传统的抛光技术。为了研究激光抛光对DC53淬硬钢表面质量问题,采用波长为1064 nm的连续激光对DC53淬硬钢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研究了激光抛光后材料的表面粗糙度、硬度、杨氏模量、耐腐蚀性能以及加工表面亚表层微观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为180 W、扫描速度为20 mm/s、扫描间距为0.06 mm时平均粗糙度从4.829 μm降低到0.505 μm,粗糙度降低约90%,同时抛光后材料的表面硬度及耐腐蚀性能相较于初始样品均有所下降,熔融区硬度下降约40%,自腐蚀电位下降约4%。
激光技术 激光抛光 表面形貌 功率谱密度分析 淬硬钢 显微组织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 0114004
作者单位
摘要
河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天津 300401
针对低截获概率雷达信号设计中的复杂度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复合调制信号,即脉间Costas频率编码、脉内混沌二相码(CTPC)的Costas/CTPC复合信号。混沌二相码的引入,增加了信号相位的随机性。然后理论上分析了该复合调制信号的组成。最后通过仿真,对参数优化过后Costas/CTPC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互相关函数、功率谱密度和模糊函数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信号相比Costas信号、Costas/Bark信号、LFM/Bark信号及Costas/LFM信号具有更好的自相关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极低的截获性能,十分适合应用于低截获概率雷达系统中。
傅里叶光学 低截获概率雷达 复合调制 自相关函数 互相关函数 功率谱密度 模糊函数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2, 59(11): 1107002
赵子琳 1,2,*李番 1李瑞鑫 1武志学 1[ ... ]田龙 1,4
作者单位
摘要
1 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 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 太原 030006
2 山西大学,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3 山西大学, 激光光谱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6
4 山西大学, 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6
空间引力波探测面向0.1 mHz~1 Hz频段引力波信号, 在此频段内包含了更大特征质量和尺度的波源信息。目前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都采用大型激光干涉仪装置进行探测, 其中激光光源系统以及无拖曳系统等关键部件的灵敏度都依赖于极低的电学噪声, 然而极低电学噪声受限于航天器上电压基准源的噪声水平, 这就需要研发低噪声电压基准源并对激光强度噪声及关键电学器件的电学噪声进行低频段噪声表征。本文通过选定低噪声基准芯片, 并设计相关外围电路、仿真模拟、电磁屏蔽、采用低温漂系数元件、低噪声供电以及主动温控等技术手段实现了低噪声基准电压源的研制。由于0.1 mHz~1 Hz频段无法用现有商用设备进行此全频段噪声分析, 我们利用高精度数字万用表进行基准源输出电压的测试与采集, 并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法以及对数轴功率谱密度法将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 得到所研发电压基准在0.01 mHz~1 Hz频段的电压噪声谱密度。实验结果表明电压噪声谱密度在0.01 mHz时达到1.85×10-3 V/Hz1/2, 在0.1 mHz~1 Hz的频率范围内在4.89×10-4 V/Hz1/2以下。此低噪声电压基准源的研发及其噪声评估为空间引力波探测中激光强度噪声抑制等方面提供关键器件支撑。
空间引力波探测 电压基准源 电压噪声表征 对数轴谱密度算法 space-based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ion voltage reference source voltage noise analysis logarithmic power spectral density method 
量子光学学报
2022, 28(1): 1
杨航 1陈英 1黄文 2韩明 1[ ... ]蒋蓉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遵义师范学院 工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
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四川 绵阳 621900
3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3
磁流变抛光能够高效去除光学元件表面的低频误差,但同时也引入了中频误差,而中频误差的存在对光学系统的性能造成了严重影响,必须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对常用的光栅轨迹和螺旋轨迹进行了研究,发现规则的抛光轨迹导致卷积过程与实际去除过程不一致,会引入对称的迭代误差,而迭代误差是中频误差恶化的重要因素。基于对光栅轨迹和螺旋轨迹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变距螺旋矩阵轨迹优化方法,以降低光学元件中频误差。该轨迹通过打乱螺旋矩阵轨迹的螺距保留了光栅轨迹和螺旋轨迹简单易行的优点,同时也改变了轨迹线间的随机性。通过对加工前后的面形进行功率谱分析,验证了该轨迹能够有效降低其表面的中频误差,较光栅线和螺旋线中频收敛效率综合提高了26.59%。
磁流变抛光 中频误差 功率谱密度 螺旋矩阵轨迹 轨迹优化 magnetorheological polishing intermediate frequency error power spectral density spiral matrix trajectory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2, 51(3): 20210443
徐甜甜 1,*韩光洁 1,2邹岩 3朱宏博 4[ ... ]林川 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辽宁大连 116620
2 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江苏常州 213022
3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辽宁沈阳 110035
4 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沈阳 110159
5 东北大学软件学院, 辽宁沈阳 110819
功率谱密度 (PSD)预测是频谱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由于功率谱密度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 单一的预测模型很难确保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克服单一预测方法的不足, 提出一种混合的机器学习模型, 将自组织映射 (SOM)网络与回归树 (RT)相结合, 以预测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使用自组织映射网络将具有相似手工特征的原始样本集聚类成簇; 将每一个簇分别构建回归树来预测功率谱密度; 最后, 使用亚琛工业大学的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 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比现有方法提高 0.824, 证明混合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确度和较好的泛化能力。
功率谱密度 自组织映射 回归树 手工特征 Power Spectral Density Self -Organizing Map Regression Tree manual feature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1, 19(4): 6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电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上海 201306
2 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上海 201303
为阻止设备克隆、重放攻击和用户身份假冒等问题的发生, 准确识别和认证物联对象, 提出一种基于功率谱密度指纹特征与智能分类器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利用接收机采集 I路射频基带信号; 通过方差轨迹检测截取稳态信号片段, 并对稳态信号片段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 计算数据标准化处理后的稳态信号片段的功率谱密度得到特征向量, 将所述特征向量作为发射机的射频指纹; 最后利用智能分类器识别所述射频指纹, 完成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通过对同厂家、同型号、同批次的 8个无线数传电台 E90-DTU设备和 100个 WiFi网卡设备的实验测试表明, 本文所提方法在视距(LOS)场景、视距场景与非视距(NOS)场景的混合场景、低信噪比场景、大数量物联设备场景都具有良好的识别准确率。
物联网 射频指纹 功率谱密度 灰关联分类器 支持向量机 Internet of Things RF fingerprint Power Spectral Density gray relation classifier Support Vector Machine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1, 19(4): 596
作者单位
摘要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7

谐振式光纤陀螺(RFOG)是基于Sagnac效应产生的顺时针光路与逆时针光路的谐振频率差来测量旋转角速率的光学传感器,中心频率连续可调的窄线宽激光器是研制RFOG的关键元件,激光器频率噪声特性直接影响此种陀螺的性能。采用基于3×3耦合器的非平衡Mach-Zehnder干涉仪系统,对不同类型的激光器及激光频率锁定前后的频率噪声功率谱密度(PSD)进行测试,得到了不同类型激光器及激光频率锁定前后的1/f噪声和白噪声表征系数。研究结果能够为不同精度RFOG光源的选取及谐振频率伺服回路的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

光纤光学 谐振式光纤陀螺 激光器频率噪声 功率谱密度 谐振频率伺服回路 
光学学报
2021, 41(13): 1306010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