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军事医学科学院科技部, 北京 100071
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3
建立了中继镜系统模型,根据中继镜系统两套自适应光学装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用途,分析了宜选用的系统类型,结果显示光源处的自适应光学装置宜选用共轭式;飞行平台处的自适应光学装置宜选用优化式。在此基础上,使用Hafnagel-Valley 5/7大气湍流模型,建立载荷平台高度30 km、目标高度25 km、下行传输瞄准精度1 μrad的中继镜系统,分析说明了第二套自适应光学装置存在必要性及其对中继镜系统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了0阶、5阶、10阶、20阶、50阶校正精度条件下以及理想校正时中继镜系统的光束传输性能。计算结果显示:双自适应光学装置对中继镜系统光束传输性能提升具有重要影响;闭环理想校正时,中继镜系统上行链路能量耦合效率由58.82%提升至81.27%,靶面光斑0.5 cm桶中功率比例由1.07%提升至15.85%。
光束传输 激光技术 中继镜系统 双自适应光学装置 校正精度 
中国激光
2013, 40(2): 0213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3
2 92016部队, 广东 广州 510380
3 75818部队, 广东 广州 510380
激光中继镜技术是一项备受各方瞩目的新型系统作战概念。光束在上行链路传输过程中,接收望远镜的截断和次镜的阻挡导致了严重的能量损耗,降低了中继镜系统的性能。涡旋光源和相位优化是提升激光中继镜系统上行链路能量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光源口径为1.2 m,上行传输距离为30 km,上行接收望远镜外径为1.2 m,内径为0.24 m的中继镜系统为原型,搭建了相同菲涅耳数的中继镜系统光束上行传输缩比实验装置,通过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反射调制NdYVO4光源的方法产生涡旋光源,并由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优化涡旋光源相位分布,开展了中继镜系统上行链路光束传输缩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涡旋光源和相位优化,中继镜系统上行链路能量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由71.89%提升至91.59%。
激光光学 中继镜系统 上行传输 涡旋光束 相位优化 能量效率 
中国激光
2012, 39(s1): s102014
作者单位
摘要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3
提出了一种以高斯涡旋光束作为光源,实现中继镜系统上行链路能量损耗有效降低的新方法。计算了以高斯光束为光源的30 km高度中继镜系统上行链路能量损耗情况,结果是,系统上行链路的能量耦合效率为76.48%,接收望远镜次镜阻挡作用造成了主要能量损耗,阻挡损耗的能量占总能量的22.85%。分析了涡旋光束中心暗核大小及形态与光束参数的关系,结果是,暗核的形状由光束相位涡旋量决定,仅当光束相位涡旋量为2π整数倍时,暗核为圆形;暗核的口径大小分别随着光束相位涡旋量的增加和光束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计算了以高斯涡旋光束作为光源的30 km高度中继镜系统上行链路能量损耗情况,结果是,以高斯涡旋光束作为光源时,系统的能量耦合效率可达到97.25%,有效地降低了系统上行链路的能量损耗。
激光技术 涡旋光束 中继镜系统 能量耦合效率 上行传输 
光学学报
2011, 31(4): 04140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3
2 中国人民解放军92016部队, 广东 广州 510380
建立了以相干光束阵列作为光源的中继镜系统模型,光源相位分布由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优化控制;定义了上行接收光束强度分布不均匀影响因子并分析了上行传输过程的评价函数;在H-V5/7模型大气湍流条件下分别计算了以相干光束阵列作为光源和以平台截断光束作为光源的中继镜系统的上行传输效能。结果显示,利用随机并行梯度算法控制多光束相干合成实现中继镜系统光束上行传输,系统上行传输能量耦合效率和上行接收光束强度均匀性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对10 km上行传输过程,系统评价函数由0.6730提升至0.8838;对30 km上行传输过程,系统评价函数由0.4266提升至0.8560。
激光光学 中继镜系统 上行传输 相干合成 数值模拟 
中国激光
2011, 38(3): 0302013
作者单位
摘要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3
光束上行传输能量耦合效率是中继镜系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利用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SPGD)优化出射光束的相位分布实现接收光场的光束整形,提高系统的能量耦合效率。建立了双望远镜系统模型并计算了0.1~0.5 m双望远镜系统垂直传输10 km和30 km的结果。结果表明,通过整形,中继镜系统的上行传输能量耦合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中继镜系统 上行传输 光束整形 能量耦合效率 数值模拟 
中国激光
2011, 38(1): 0102006
作者单位
摘要
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3
建立了中继镜系统模型, 并进行了一定的近似, 在某地区特定大气条件下,利用激光大气传输四维程序及相关程序模块,分别计算了固体激光中继镜系统和常规地基高能激光系统对1 km高度,1 km/s飞行速度目标的作用效果。根据中继镜系统对目标可作用时间长的特点, 选取常规激光系统和中继镜系统的破坏阈值分别为3 cm桶中功率28.27 kW和5.655 kW, 分析得出常规高能激光系统可作用目标的最大水平距离为4.6 km, 中继镜系统可作用目标的最大水平距离为11.3 km。与常规高能激光系统相比, 中继镜系统降低了大气对激光的影响, 拓宽了激光系统的作用范围。
高能激光技术 中继镜系统 高能激光系统 数值模拟 
中国激光
2009, 36(6): 1392
作者单位
摘要
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3
分析了激光中继镜技术的概念及工作过程,建立了中继镜系统模型,并在Hufnagel-Valley 5/7 大气湍流模型条件下分别计算了100 kW功率,10 km高度,发射、接收、二次发射望远镜均为外径0.5 m、内径0.2 m望远镜的固体激光中继镜系统和100 kW功率,外径0.5 m、内径0.2 m发射望远镜的常规高能激光系统对1 km高度目标作用的极值功率密度与目标水平距离的关系曲线。由于中继镜系统对目标可作用时间长,根据相关资料确定常规激光系统和中继镜系统的极值功率密度破坏阈值标准分别为4000 W/cm2和800 W/cm2。分析结果得到常规高能激光系统对目标的最大可作用距离为1.38 km,中继镜系统的最大可作用距离为12.2 km。
激光技术 高能激光技术 中继镜系统 高能激光系统 数值模拟 
光学学报
2008, 28(10): 1967
作者单位
摘要
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沙 410073
激光中继镜技术将激光源与光束控制部分离,降低了大气等因素对激光性能的影响。介绍了激光中继镜的概念及工作过程,分析了战术激光中继镜系统的优势与面临的技术挑战,最后介绍了美国中继镜技术的发展概况。
激光** 中继镜技术 战术激光中继镜系统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07, 44(12): 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北京100088
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绵阳621900
高能激光**技术在2005年取得了重大进展。介绍了机载兆瓦级化学氧碘激光器的关键试验和束控-火控系统的飞行试验。评论和讨论了高功率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超高效率二极管源和中继镜技术的重大进展。
机载激光** 化学氧碘激光器 晶体和陶瓷激光器 光纤激光器 超高效率二极管源 中继镜系统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06, 43(6): 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