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桂璇 1,2杜星 1,2杜浩 1,3,*王生 1,2[ ... ]李崔春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 100094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 海南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省地球观测重点实验室,海南 文昌 571300
推导了不稳定分层海洋湍流下厄米-高斯光束闪烁指数的理论公式,以及考虑海洋湍流和瞄准误差综合影响下UWOC系统信道系数的概率分布函数,进一步推导了系统主要性能参数即误码率、信道容量和中断概率的理论计算公式,并采用高斯-厄米正交积分近似方法求得3个性能参数的闭合表达式,仿真分析了不稳定分层和稳定分层湍流情况下,光束模数、传输距离、海洋湍流参数和瞄准误差对系统的平均误码率、平均信道容量和中断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稳定分层,不稳定分层的系统计算误差更小;当盐度波动占主导时,系统性能更好;随着均方温度耗散率增大、湍流动能耗散率减小、瞄准误差增大,系统信道容量减小,中断概率增大。本研究结果可为厄米-高斯光在水下光通信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海洋光学 厄米-高斯光束 不稳定分层 海洋湍流 水下光通信 
光学学报
2024, 44(6): 0601008
作者单位
摘要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
针对水下光通信受湍流、生物活动等影响引起链路失准,或通信距离改变导致接收光强变化较大的问题,结合直流偏置正交频分复用光信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光强探测电路。该电路通过自动增益控制技术调整对接收信号的放大倍数,输出稳定的电信号。首先对自适应光强探测电路的相关参数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然后设计研制该电路并进行空气信道和水下信道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电路能够实现对不同强度光信号的自适应调节,输出电信号峰峰值基本稳定在600 mV左右,波动范围为-3.3%~3.3%。
水下光通信 自适应光强探测 自动增益控制 对数放大电路 
光学学报
2023, 43(24): 2406002
杜星 1,2丁桂璇 1,2杜浩 1,3,*王生 1,2冯慧 1,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 101408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 海南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省地球观测重点实验室,海南 文昌 571300
研究了海洋湍流中部分相干厄米-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首先,根据广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建立了海洋湍流中厄米-高斯光束的强度分析模型。然后,推导了海洋湍流中厄米-高斯光束的均方束腰宽、瑞利区间和湍流距离的表达式。最后,对海洋湍流中厄米-高斯光束的均方束腰宽、瑞利区间和湍流距离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均方束腰宽随着均方温度耗散率和温度与盐度相对参数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湍流动能耗散率的增大而减小。此外,瑞利区间和湍流距离都随着厄米-高斯光束的阶数的增加而增大。该研究可以为水下光通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水下光通信 厄米-高斯光束 海洋湍流 传输特性 
光学学报
2023, 43(24): 2401003
万超 1郝浩 2赵清源 1,2,*刘浩 1[ ... ]吴培亨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1111
2 南京大学超导电子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23
3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北京 100094
针对无线光通信中的收发技术,从空间光通信和水下光通信两方面梳理相关的研究进展,根据不同场景从通信波段、调制方式、光电探测器三个方面总结无线光通信收发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单光子探测在无线光通信中的应用前景,并报道了本研究组将串联型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应用于空间光通信取得的结果,为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光通信 无线光通信 空间光通信 水下光通信 光电探测器 单光子探测 调制解调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2, 59(5): 0500001
作者单位
摘要
长春理工大学 空间光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2
在清澈海水中,透射窗口在蓝绿光波段,蓝光在海水中具有很好的传输特性。为了满足深海观测网络及平台间的高速率、大容量的通信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水下无线可见光通信系统。该系统采用470 nm LED阵列拼接结构,增大束散角,并且提出采用菲涅尔透镜作为光学天线,实现大视场接收。在20 m的水下通信距离下,成功实现了5 Mbit/s通信速率,误码率低至10−6的可靠通信,并完整地组装出了工程样机,为后续的水下动态激光通信系统奠定了基础。
无线光通信 水下光通信 可见光通信 蓝光L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derwater optical communication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blue LED 
中国光学
2021, 14(6): 1451
梁赫西 1沈天浩 1,*王振亚 2,5曹聪 2,5[ ... ]艾勇 4,5
作者单位
摘要
1 湖北师范大学,湖北 黄石 435002
2 武汉纺织大学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3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205
4 武汉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5 武汉六博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随着海洋探测研究的不断深入,水下无线通信技术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针对水下高速、远距离无线通信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面向海洋商用的水下双向链路通信系统。系统在发射端采用激光LD及LED双发射源,提出了双发射光源的系统设计方案,并通过设计相应的驱动电路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在接收端利用5 mm大面积APD及高灵敏度PMT双接收探测器接收光信号,适用于远距离、高速通信;系统的信息处理部分由FPGA完成,通过网络通讯方式与PC端进行信息交互;最后完成整个系统设计并进行了商用工程化。开展的水下模拟实验表明,系统在通信距离5 m、误码率10−7时,通信速率可达60 Mbps;在远距离通信60 m、误码率10−7时,通信速率达10 Mbps。
水下光通信 激光LD LED 双向链路通信 underwater optical communication LD LED bidirectional link communication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1, 50(9): 20200445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河南省水下智能装备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15
2 南京邮电大学 Peter Grünberg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3
为降低水下作业环境通信终端安装误差和机动目标指向误差的影响,给出了水下光通信系统架构,提出了一种基于气泡智能剔除的光斑识别定位算法,较好地解决了气泡对水下光通信链路稳定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结合水下蓝绿光衰减较小的特点,设计了一种6个蓝光450 nm灯珠合束发射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参量的链路模型;并在纯海水模拟信道环境下,通过仿真及等效实验表明:对于发射光强为平顶分布,偏轴误差在发散角10°以内情况下,经过50 m信道衰减后,接收端接收功率>-20 dBm,眼图张开良好;反之,通信性能急剧下降。
水下光通信 水下链路模型 误差检测 眼图 underwater optical communication LED LED underwater link model error detection eye diagram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9, 48(9): 0918001
王涛 1,2,*韩彪 1史魁 1吴亚风 1[ ... ]孟佳成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119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蓝绿LED通信被认为是解决水下近距离高速无线数据传输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LED发散角较大,造成通信链路的几何损耗增加,制约了水下LED通信距离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内反射(TIR)透镜压缩水下LED通信阵列光源出射角的方法,将LED通信光源的出射角从130°压缩到7°;利用该光源研制发射样机,在大型水池中搭建测试系统,并对发射机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通信样机在水下传输距离为16.6 m时,最大可支持23 Mbit/s的传输速率;与未采用TIR透镜时相比,在同等速率条件下,传输距离增加9.3 m。这表明基于TIR透镜二次配光的方法,可有效减小发射机出射角,降低链路损耗,增强通信系统的传输能力。这为提升水下LED通信的传输性能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光通信 无线光通信 水下光通信 蓝绿光通信 全内反射透镜 
光学学报
2019, 39(8): 0806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8
2 西南科技大学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 绵阳 621010
3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6
针对蛙人在水下协作执行任务时保持良好通信的需求,研究采用无线光通信技术的节点邻居发现方法。由于光束具有方向性,为了保证邻居发现效果,基于无线光水下传播特性设计半球形通信节点结构,通过成对使用的方式完成对蛙人周围三维空间的覆盖。在半球形节点结构基础上研究采用握手交互信息帧的邻居发现协议,通过发光二极管(LED)逐向扫描发送交互信息的方式,可以不依靠外部定位信息发现相邻蛙人节点。针对蛙人在运动状态下通信链路容易发生中断的问题,研究通信链路的跟踪保持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合理选择节点结构参数的情况下,邻居发现方法能有效发现邻居节点,建立通信链路,跟踪保持方法也能显著降低通信链路的中断次数。
光通信 水下光通信 蛙人协作 节点设计 邻居发现协议 跟踪保持方法 
光学学报
2018, 38(12): 12060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邮电大学信号处理与传输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03
2 南京邮电大学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网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03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轨道角动量(OAM)态水下传输特性。首先搭建OAM态水下光通信系统,然后通过OAM态展开谱和接收到的初始及其相邻OAM态概率变化曲线来研究其水下传输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增加,初始OAM态的概率明显降低;相邻OAM态的传输概率随着拓扑荷间隔的增加而减少。
光通信 轨道角动量态 水下光通信 水下传输特性 
光学学报
2018, 38(6): 0606004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