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礼程 1,2,*陈湘生 2雷江松 1郑爱元 1,3,4[ ... ]邓一三 6
作者单位
摘要
1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 518026
2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深圳 518060
3 2.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深圳 518060
4 深圳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 518026
5 深圳机场集团扩建工程指挥部, 深圳 518034
6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都 610032
选用7种不同3D端钩钢纤维掺量的混凝土开口梁构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三点弯曲试验, 结合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研究了不同3D端钩钢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开口梁构件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3D端钩钢纤维混凝土开口梁构件具有优异的抗弯韧性, 其荷载-裂缝开口位移(CMOD)曲线有两个峰值, 除3D端钩钢纤维掺量为25 kg/m3的构件的第二峰值与第一峰值之比为0.91外, 其他含3D端钩钢纤维构件的第二峰值与第一峰值之比均大于1。基于分析得到了不同3D端钩钢纤维掺量下混凝土开口梁构件的CMOD-挠度关系以及耗散能分布情况。根据DIC数据分析结果, 验证了平截面假定在不同3D端钩钢纤维掺量下混凝土开口梁构件抗弯分析中的适用性, 并得出了弯曲过程中中性轴位置的变化规律。基于3D端钩钢纤维的拉拔过程分析了3D端钩钢纤维混凝土的拉伸与弯曲破坏机理。
混凝土 3D端钩钢纤维 开口梁 抗弯性能 荷载-CMOD曲线 耗散能 平截面假定 破坏机理 concrete 3D hooked-end steel fiber notched beam flexural performance load-CMOD curve dissipation energy plane section assumption failure mechanism 
硅酸盐通报
2023, 42(5): 166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2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州 510641
为研究粉煤灰陶粒轻骨料混凝土的三轴受压破坏机理,以强度等级、侧向围压为变化参数,共设计78 个试件进行常规三轴试验。观察分析了三轴受压下粉煤灰陶粒混凝土试件的破坏形态和应力-应变全曲线,揭示了其破坏机理。结果表明:三轴受压下,粉煤灰陶粒混凝土随围压的增大出现竖向劈裂破坏、斜向剪切破坏、无明显裂缝3 种破坏现象,并呈现良好的延性性能;应力-应变全曲线随围压的增大存在明显平台流塑现象,围压σw 大于12 MPa 以后,曲线基本不出现下降段;建立的莫尔-库伦、八面体剪应力破坏准则及Rendulic 平面破坏准则通用式,均能较好反映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的三轴受压状态。
轻骨料混凝土 三轴受压 破坏机理 破坏准则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triaxial compression failure mechanism failure criterion 
硅酸盐学报
2022, 50(8): 2196
作者单位
摘要
1 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2 柳州东方工程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 545005
以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试件尺寸为变化参数,设计并制作了45个再生骨料混凝土试件。通过直剪试验,观察了不同尺寸下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分析了取代率和试件尺寸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直剪性能和损伤本构的影响情况,建立了不同尺寸下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峰值变形、延性系数均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普通混凝土损伤发展速度变慢,再生骨料混凝土损伤发展变快;随取代率的增加,峰值变形先减小后增大,延性系数先增大后减小,损伤发展规律与取代率不成线性关系。采用的本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不同尺寸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剪切荷载-变形关系以及损伤演化过程。
再生骨料 破坏机理 尺寸效应 直剪性能 损伤本构 recycled aggregate failure mechanism size effect direct shear performance damage constitutive 
硅酸盐学报
2022, 50(2): 388
作者单位
摘要
1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青岛 266000
2 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青岛 266000
3 中建西部建设新疆有限公司, 乌鲁木齐 830000
为研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在单轴受压荷载下的破坏特性, 使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记录混凝土立方体在破坏过程中的应变变化规律, 并结合显微硬度测试、背散射电子成像技术等观测手段对界面过渡区的宽度和孔隙率进行定量表征。试验结果表明, 分别经骨料强化和砂浆强化后, 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未处理试样提升了17.86%和35.55%, 说明砂浆强化更有利于提升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骨料强化可以提升老砂浆显微硬度值, 降低老骨料-老砂浆界面过渡区孔隙率; 砂浆强化可以提升新砂浆显微硬度值, 降低老骨料-新砂浆界面过渡区以及新-老砂浆界面过渡区的孔隙率。经强化处理后的特定界面产生贯通裂缝的概率降低。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破坏机理 界面过渡区 骨料强化 砂浆强化 显微硬度 孔隙率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 failure mechanism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aggregate reinforcement mortar reinforcement microhardness porosity 
硅酸盐通报
2022, 41(10): 3445
作者单位
摘要
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济南 250022
将再生粗骨料应用于混凝土制备可有效减少原材料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可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但由于存在老旧砂浆包裹、原始缺陷较多等问题,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吸水率较高且薄弱界面较多,抗冻性能较差,对寒冷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的研究现状,发现复杂脆弱的界面过渡区是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承受冻害时的薄弱环节,微裂缝和孔隙的发育使其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性能不断降低。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随着再生粗骨料掺量的增加而加速劣化,再生粗骨料质量掺量应控制在50%以内。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是评价再生混凝土冻融损伤水平的常用指标,质量损失在试验初期会出现负增长情况,相对动弹性模量在有限冻融循环次数下的反应较不敏感,相比之下抗压强度能更好地体现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水平。未来,还应对再生混凝土冻融损伤机理进行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探究效果良好的非破坏性试验指标,以及在标准冻融试验的基础上结合特定工程环境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进行具体评价,推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更加广泛的应用。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抗冻性 取代率 破坏机理 微观结构 质量损失 相对动弹性模量 抗压强度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 frost resistance property replacement percentage failure mechanism microstructure mass loss relative dynamic elastic modulus compressive strength 
硅酸盐通报
2022, 41(9): 296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3
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3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显微拉曼光谱仪研究了受脉冲激光损伤的CCD的形貌和光谱特性。在损伤表面上得到CCD各层的形貌,比较出不同层受激光损伤的先后次序,观察到感光区附近遮光层和多晶硅电极的破坏,研究深入到单个像素尺度;在截面上测得损伤区内部硅材料拉曼光谱特征峰红移,判定内部硅材料发生熔融,并造成表面多晶硅电极和基底短路,解释了CCD受皮秒激光热损伤完全失效的机理。
激光技术 激光损伤 脉冲激光 CCD成像器件 破坏机理 扫描电子显微镜 显微拉曼光谱仪 
中国激光
2013, 40(s1): s103002
王明 1,2王挺峰 1,*邵俊峰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 长春光学机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033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研究了飞秒激光对CCD相机的干扰和损伤效应。采用波长为800 nm,脉宽为100 fs,单脉冲能量为500 μJ的脉冲激光辐照行间转移型面阵CCD相机,测量了飞秒激光对CCD相机的损伤阈值。在逐步提高到达CCD靶面能量的过程中观察点损伤、线损伤和全靶面损伤等实验现象,得到了点损伤阈值为151.2 mJ/cm2,线损伤阈值为508.2 mJ/cm2,全靶面损伤阈值为5.91 J/cm2。测量了CCD在不同损伤情况下时钟信号线间及其与地间的电阻值,通过对比CCD损伤前后的电阻值,发现线损伤和全靶面损伤时CCD垂直转移时钟线间及其与地间的电阻值明显变小。最后分析讨论了损伤部位和损伤机理。
飞秒脉冲激光 激光损伤 损伤阈值 CCD相机 破坏机理 femtosecond pulse laser laser damage damage threshold CCD camera damaging mechanism 
中国光学
2013, 6(1): 96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3
2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远望二号测量船, 江苏 江阴 214431
针对脉冲激光辐照CCD造成其输出图像出现不可恢复的白色亮线和全场黑屏的破坏现象,通过测量驱动电极与衬底之间的阻值,观察光斑区域不同分层的破坏形貌和检测输出波形等方法,研究了CCD的破坏机理。研究表明:高能量的脉冲激光造成了CCD各分层不同程度的熔融烧蚀,使暗电流和漏电流大幅增加,导致了CCD的破坏。
脉冲激光 CCD成像器件 破坏机理 白色亮线 黑屏 
光学学报
2011, 31(2): 0214006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800
2 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利用电子束蒸发方法, 在不同沉积温度 (50~350 ℃)下制备了Sc2O3薄膜。分别用分光光度计, 小角掠入射X射线衍射仪和轮廓仪测试了薄膜样品的光谱、微结构和表面粗糙度信息, 并用薄膜分析软件Essential Macleod计算了Sc2O3薄膜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沉积温度升高, Sc2O3薄膜结晶程度增强, 晶粒尺寸增大, 且较高的沉积温度有利于获得较高的折射率。最后用355 nm, 8 ns的三倍频Nd:YAG激光器测试了其激光损伤阈值(LIDT), 最大值为2.6 J/cm2, 且阈值与薄膜的消光系数、表面粗糙度、光学损耗均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该薄膜的破坏形貌, 详细分析了薄膜在不同激光能量作用下破坏的发展过程, 以及Sc2O3薄膜在355 nm紫外激光作用下LIDT与制备工艺的关系, 重点分析了355 nm激光作用下薄膜的破坏机理。
Sc2O3薄膜 沉积温度 光学性能 结构性能 激光损伤阈值 破坏机理 Sc2O3 thin films substrate temperature optical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 properties laser induced damage threshold damage mechanism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8): 1766
作者单位
摘要
军械工程学院 光学与电子工程系,石家庄 050003
采用532 nm,10 ns的脉冲激光对面阵CCD进行辐照实验,对每一阶段的实验现象和电路层面的破坏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实验现象,把脉冲激光对CCD的硬破坏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在低能量密度激光辐照下,被破坏的CCD局部出现无法恢复的白色盲点,但其它部分仍可正常成像;第2阶段CCD探测器受到激光辐照后,在光斑处的时钟线方向出现白色竖直亮线,亮线处无法正常成像且激光辐照撤去后无法恢复;第3阶段受高能量密度激光辐照后,CCD完全失效,无法恢复成像。针对CCD的饱和及恢复阶段,利用Matlab编码对分辨力靶板的成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激光辐照CCD对饱和像元数和对比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CD受到激光辐照时,饱和像元数迅速增多,图像对比度迅速下降为零,激光脉冲消失后,整个CCD成像亮度下降,饱和像元数迅速下降为零,经过一段时间后CCD又恢复至线性工作状态,激光的能量密度越高,CCD恢复所需的时间就越长。研究还发现:当恢复时间超过0.6 s,CCD出现不可恢复的白色条带,严重影响成像质量。
激光辐照 破坏机理 CCD探测器 光电对抗 laser irradiation damaging mechanism CCD detector electro-optic warface against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10): 1449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