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长春 130033
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天基动态快速光学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 吉林长春 130033
3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50部队, 吉林白城 137001
红外系统的作用距离参数是表征红外系统成像性能的重要指标。目前, 红外系统作用距离的计算方法有多种, 但都有其各自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因此需要考虑不同条件下多种因素对作用距离的影响。本文基于探测能量、基于噪声等效温差(NETD)的和基于对比度的 3种点目标探测的作用距离模型, 发现在不同条件下应用的局限性。当观测目标为人时, 基于 NETD的模型计算作用距离为 8.74 km, 与外场实验数据更为接近。而当观测目标为飞机时, 基于能量的模型计算作用距离为32.04 km, 与外场实验数据更为接近。结果表明, 针对不同特征的目标, 选取适当的作用距离计算方法有助于提高系统作用距离估算的准确度。
红外系统 作用距离 点目标 对比度 infrared system operating range point target NETD NETD, contrast 
红外技术
2022, 44(12): 1273
作者单位
摘要
南京电子设备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7
天基红外观测场景中云场景具有几何结构动态变化复杂、尺度变化随机、辐射动态变化不确定的特点且与天基动态探测链路耦合,对系统探测效能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开展云场景仿真方法研究对天基红外光学卫星系统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传统仿真方法在大尺度动态云图像仿真应用中计算效率低、占用内存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平滑多尺度叠加方法的动态云图像仿真方法,在基于多尺度叠加算法进行云层整体位置移动仿真的基础上,利用帧间插值的方法实现动态云层形状结构变化,计算效率提高10倍以上,真实模拟云场景的整体移动与内部变化,实现大尺度动态云图像的仿真。
图像仿真 红外系统 动态云场景 多尺度叠加 image simulation infrared system dynamic cloud scene multiscale superposition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2, 51(8): 20220656
作者单位
摘要
长春理工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长春 130022
致冷红外系统的设计无法避免冷反射问题,通常需要复杂化光学系统来减弱冷反射的影响。通过分析致冷红外系统的冷反射特性,提出差分阈值冷反射校正法,可以放宽光学设计阶段对冷反射的限制,不用特意考虑冷反射。系统优化完成后进行光线追迹,以模拟真实场景中的冷反射现象,再通过本方法消除冷反射。设计了致冷红外光学系统,采用该方法处理后,从主观上看,图像明显清晰,从客观上看,多个图像质量评价函数均有所提高。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弱致冷红外系统冷反射,简化光学系统设计,对系统小型化、轻量化具有重要意义。
致冷红外系统 冷反射 差分阈值 光线追迹 图像复原 Cooled infrared system Narcissus effect Differential threshold Ray tracing Image restoration 
光子学报
2021, 50(11): 1111003
作者单位
摘要
河南平原光电有限公司,河南 焦作 454001
利用硫系玻璃与二元衍射面设计一款基于12 μm非制冷长波红外探测器(1 024×768 pixel)的红外消热差系统。该系统由3片玻璃构成,焦距为75 mm,F数为1,系统总长97 mm,系统总质量203 g。利用ZEMAX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40 ℃~50 ℃温度范围内,系统奈奎斯特频率(42 lp/mm)处的MTF 均大于0.37,接近衍射极限;在−70 ℃~70 ℃温度状态下系统奈奎斯特频率(42 lp/mm)处的MTF也可以满足使用要求。该系统具有相对孔径大,全视场像质优良,结构轻量化,工艺性良好等特点。
长波红外系统 轻量化结构 硫系玻璃 二元衍射面 消热差 long-wave infrared system lightweight structure chalcogenide glass binary diffraction surface athermalization 
应用光学
2021, 42(3): 429
王小兵 1,2,*贾国伟 1,2洪普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223
2 2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223
红外系统的探测距离是光电系统的关键指标之一, 决定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在实验室条件下评估红外系统的探测距离, 不受天气、场地限制, 具有实际意义。从探测器的输出信号与黑体目标温度的关系着手, 推导了 NETD的表达式, 用 NETD表达了小哈德逊公式, 并验证了该公式的正确性, 用该方法推导的指标与理论计算指标的误差在 10%以内, 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噪声等效温差 红外系统 探测距离 推导 评估 NETD infrared system detection range deduce assessment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20, 18(2): 32
作者单位
摘要
1 航天工程大学, 北京 101416
2 中国人民解放军95859部队,甘肃 酒泉 735018
针对现有红外系统作用距离模型影响因素考虑较少、难以准确评估系统探测能力及目标红外隐身效果的问题,开展空基红外系统作用距离建模及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红外系统作用距离的 影响因素,定义大气光谱透过率与作用距离的隐函数,基于大气垂直高度层上温度差异明晰光谱辐射强度分布模型,考虑目标红外光谱辐射线型特征推导大气透过率加权修正系数,进而构建了综合 目标光谱辐射特性、大气温度和红外系统高度等多种因素的空基红外系统对点目标作用距离模型。基于该模型,对不同类型空基红外系统的探测能力及不同类型目标的红外隐身性能进行了比较和分 析。结果表明,对于导弹、飞机类目标,采用大口径、长波段系统设计有利于提升空基红外系统对目标迎头方向探测能力,大口径中波红外系统对目标尾后方向探测能力更强;小尺寸、低表面发射 率、低速飞行目标的红外隐身及突防能力更好,目标在平流层飞行时隐身性能要优于对流层和中间层飞行目标。
空基红外系统 作用距离 建模 隐身 air-based infrared system detection range model stealth 
光学 精密工程
2020, 28(6): 1295
作者单位
摘要
四川长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绵阳 621000
仅用 3片透镜,设计了一款匹配 640×512氧化钒非制冷长波焦平面探测器的红外系统。该系统焦距为 100 mm,F数为 1.1,总长为 107 mm,工作波段范围为 8~12 .m,引入一片二元衍射面实现无热化温度补偿功能。利用 ZEMAX进行仿真设计,结果表明:在-40℃~+60℃温度范围内,系统奈奎斯特频率(30 lp/mm)处 MTF均达到 0.49,接近衍射极限。该系统具有焦距较长,相对孔径大、全视场像质优良、温度适应良好、二元面衍射效率高、易于加工和结构紧凑的特点。
二元衍射面 无热化 红外系统 结构紧凑 binary diffraction surface,athermalization,infra 
红外技术
2020, 42(1): 25
陈双远 1,2,*王飞翔 1,3许方宇 1郭杰 3[ ... ]王远方舟 1,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天文光电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216
2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 贵州 平塘 558300
3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省光电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500
4 云南北方驰宏光电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217
5 河南师范大学 物理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7
采用自制的M′波段(4.605~4.755 μm)红外辐射测量系统对阿里观测站、德令哈观测基地和怀柔观测基地的大气辐射进行实地测量, 并对结果进行拟合和误差分析。首先, 基于黑体定标结果和辐射传输方程, 得到输出有效读数与平均大气透过率和天顶角的关系公式; 在三个站点对不同天顶角下的大气红外辐射进行扫描测量, 利用上述公式, 拟合出M′波段平均大气透过率。结果表明, 三地透过率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0.805、0.758、0.650, 透过率随时间的起伏分别为0.081、0.250、0.073, 高海拔的阿里观测站透过率最高。用MODTRAN软件模拟的平均透过率分别为0.851、0.805、0.615, 与实测结果接近; 误差分析表明: 有效读数越大, 传递误差越小, 此方法的理论误差优于10%。文中提供了一种不依赖气象数据, 实时获得大气透过率的方法。
大气透过率 大气辐射测量 红外系统 误差分析 atmospheric transmissivity atmospheric radiance measurement infrared systems error analysis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9, 48(12): 1203006
作者单位
摘要
1 Xi’an Key Laboratory of Computational Imaging, Xidian University, Xi’an 7007, China
2 School of Physics and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Xidian University, Xi’an 710071, China
针对凝视型红外成像告警设备中对场景目标进行大视场广域搜索与小视场精确识别一体化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共心球透镜的大视场高分辨率红外变焦成像系统.该系统采用由多层共心球透镜和可连续变焦的独立次级小相机阵列级联而成的二次成像结构,能够有效实现大视场高分辨率无畸变成像.此外,采用全动变焦设计的独立次级小相机阵列在对搜索到的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和跟踪的一体化检测的同时保持像面稳定,实现对成像场景的分区域管理.设计结果表明,该红外成像系统在全变焦范围内的调制传递函数(MTF)曲线均接近衍射极限,且变焦曲线平滑,避免了变焦过程中卡滞、冲击等不利现象的产生,能有效实现大视场监测及小视场识别的功能.
光学 大视场成像 共心球透镜 全动变焦 目标探测与识别 红外系统 optics wide field of view (FOV) imaging concentric spherical lens full-motion zoom target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infrared system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19, 38(6): 805
作者单位
摘要
长春理工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吉林 长春 130022
为了适应不同视场光谱仪的应用需求, 设计了一款offner型连续变焦中波红外光谱成像系统。该系统引入前置变焦系统实现60~300 mm范围连续变焦, 同时采用光栅型offner 同心结构进行光谱分光及成像, 系统工作波段为3~5 μm, 选用制冷型红外探测器, 系统F#=4.0。根据物像交换原则及光焦度分配原则对前置变焦系统和中继系统的初始结构进行了计算, 并应用zemax软件对各子系统进行优化, 使其满足设计参数要求。最终offner型连续变焦中波红外光谱成像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在空间频率33 lp/mm处接近衍射极限, 点列斑均方根半径均小于一个像元大小, 设计的结果显示系统结构简单, 在各个焦距位置及各谱段下, 像质均满足了设计指标要求, 成像质量良好。
光谱成像 连续变焦 中波红外系统 冷光阑匹配 spectral imaging continuous zoom medium wave infrared system matching of cold stop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9, 48(7): 071800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