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东华理工大学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昌 330013
2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多学科研究中心北京 100049
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绵阳 621900
电透镜是横向压缩带电粒子束的常用技术手段,在获得高空间分辨、高亮度等高品质聚焦电子束/离子束/正电子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低能、大束斑带电粒子束的聚焦过程,本文设计了基于管径渐缩式简单电极结构的电透镜聚焦方法,采用SIMION模拟结合电子束实验的方式对该电透镜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了透镜聚焦效率及聚焦束斑等核心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结果显示:通过合理布局透镜结构和优化电压配置,能够实现对初始大口径电子束的有效压缩,同时确保聚焦效率达到80%以上。本文提出的这种简单电极结构电透镜聚焦方法,具有显著的横向压缩优势,在反应堆正电子源等多束流聚焦场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静电透镜 横向聚焦 SIMION仿真 电子束实验 束斑 Electrostatic lens Transverse focusing SIMION Electron beam experiment Beam spot 
核技术
2023, 46(10): 100201
王垒 1,2彭雄刚 2,3张红强 2,3于润升 2,3[ ... ]刘福雁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华大学 核科学技术学院 衡阳 421001
2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49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正电子湮没信号的精准采集与关联符合技术是寿命谱灵敏表征材料微观缺陷的基础。测量环境中放射性射线对正电子湮没信号采集的影响,制约着寿命谱方法在复杂辐射背景中应用,特别是在核结构材料中子辐照损伤研究中,中子活化诱发的放射性核素形成的γ射线本底,将影响正电子寿命谱仪的测量结果。为探究γ本底对正电子湮没寿命测量的影响规律,本文基于60Co、137Cs源设计了辐射背景仿真实验,结果显示:60Co源产生的双高能γ射线是影响寿命谱形状及湮没寿命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比高、低两种典型活度比(60Co/22Na为3.3和1.9)下的测量结果,并经活化反应堆压力容器钢样品放射性本底真实情况检验,结果发现:在低活度比下,辐射本底导致的偶然符合概率增大,寿命谱峰谷比显著变差;在高活度比下,除偶然符合外,信号错误符合概率急剧增加,谱形明显畸变且寿命值迅速减小。基于本文辐射背景放射源模拟方法及干扰γ的影响规律,可进一步探索正电子湮没寿命测量中γ本底排除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寿命谱 峰谷比 偶然符合 错误符合 活度比 Lifetime spectrum Peak-to-valley ratio Random coincidence Error coincidence Activity ratio 
核技术
2023, 46(6): 0604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兰州大学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兰州 730000
2 兰州大学 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兰州 730000
采用二维位置灵敏的微通道板探测器对能量为1500 eV的低能电子束穿过孔径为400 nm、未经照射过的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微孔膜后的全角分布以及时间演化进行了测量,同时采用自制的积分式能谱测量装置测量了穿透电子的能量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充电阶段,当入射电子束束流较弱时,透射电子强度随充电时间逐渐上升;充电过程中,透射电子的角分布宽度由小变大,但是角分布中心基本不随膜的倾角移动。对出射电子达到平衡态时的电子能谱的测量表明,穿透电子的能量保持着入射时的能量。对于理解电子在绝缘体微孔中的传输给出了新的实验证据,给出了可能形成“导向效应”的微孔内部电场的条件。
低能电子 导向效应 沉积电荷 微纳结构 二维位置灵敏探测器 low energy electrons orientation effect deposition charge micro-nano structure 2D 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3, 35(2): 026001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四川 绵阳 621010
采用脉冲电镀工艺, 以直径为1 mm的铜丝为芯轴, 在无氰镀液体系中, 制备出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用铋靶所需的金属铋镀层。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佳脉冲工艺条件为: 电流密度5 A/cm2, 频率600 Hz, 占空比1∶6, 温度20 ℃。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铋镀层表面形貌进行分析, 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对铋镀层物相成分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 所得铋镀层表面细致均匀, 孔隙率低, 平整性好, 无裂纹。
铋靶 脉冲电镀 无氰镀液 乙二胺四乙酸盐 表面形貌 bismuth target pulse electroplating non-cyanide plating solution versenate surface topography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2): 428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兰州 730000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3 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兰州 730000
4 咸阳师范学院物理系,咸阳 712000
报道了利用光谱技术研究高电荷态Ar17+离子入射金属Be、 Al、 Ni 、Mo、Au靶表面产生的X射线谱.实验结果发现Ar17+离子与固体表面作用发射的Ar Kα-X射线形状与靶材料没有明显的关系,随入射离子能量的增加,Kα-X射线强度减小.
高电荷态离子 固体表面 X射线发射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5): 787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
2 兰州大学,兰州,730000
3 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北京,102413
4 咸阳师范学院,咸阳,712000
本文报道低能高电荷Ar12+、Ar13+ 、Ar14+离子与金属Mo表面作用过程中Mo原子受激发射X射线和X射线强度随入射能量变化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低速高电荷离子与金属表面原子相互作用可有效地激发靶原子或靶离子内壳层电子而发射X射线.
高电荷态离子 金属表面 X射线 Highly charged ion Mometallic surface X-ray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5, 22(3): 410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