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 绵阳 621900
光学真空系统内的非金属材料出气会产生分子态污染,导致光学元件的透过率降低,进而会加剧激光诱导损伤,降低高功率激光装置的负载能力。提出对通光环境内的密封材料进行优选,开展热真空烘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氟橡胶246出气量较小,温度对材料除气效果影响较大,且密封圈经过真空烘烤除气对光学特性影响较低,与密封圈不进行真空烘烤处理相比,紫外段平均透过率变化减少1个数量级,平均损伤密度降低了56%。该技术可应用于高功率激光装置精密洁净领域和其他精密光学洁净系统。
出气污染 非金属材料 真空烘烤 相对质量 outgassing contamination non-metallic materials thermal vacuum baking relative quality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3, 35(6): 061004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 绵阳 621900
在氙灯放电泵浦过程中, 片状放大器片腔内材料在高强度氙灯光辐照下, 存在显著的热解过程, 产生大量的μm级悬浮粒子。针对放大器在线洁净度控制,采取了包括选用有利于洁净控制的材料、消除盲孔与焊缝、深度酸洗刻蚀、高压喷淋清洗和最终的光照清洗等系列有效措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00发次光照清洗,片腔内气溶胶颗粒处于300~1000之间,接近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洁净水平;发次运行完成后,利用约0.4 m/s的氮氧混合气体对放大器腔体进行吹扫,气溶胶颗粒在2 min内可恢复至0值。
片状放大器 洁净度 气溶胶 光学表面损伤 slab amplifier cleanliness aerosol optical surface damage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3, 35(6): 062002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 绵阳 621900
针对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反射镜表面的颗粒引起的损伤问题,分别进行离线实验和在线实验,采用风刀及暗场成像系统相结合研究表面颗粒去除率。研究结果表明:当风刀偏转角度为0°且风刀距离大口径反射镜镜面10 mm时,对灰尘颗粒的去除效果最好,可达96.5%,而对相同尺寸的Al2O3颗粒和Fe颗粒效果次之,对SiO2颗粒效果最差,在线平均去除率可达84.9%。通过对反射镜表面颗粒污染物的在线沉积规律研究表明采用风刀吹扫技术一周洁净一次可实现反射镜表面长期洁净,该技术可推广至大口径高能激光装置及未来超大型高功率激光装置中。
大口径反射镜 颗粒污染物 洁净度 风刀吹扫 large-aperture reflector particles contamination cleanliness air knife sweeping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1, 50(12): 20210117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49
2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重庆 400044
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 绵阳 621900
熔石英光学元件经过精密加工后亚表面存在大量缺陷,这些缺陷在强激光辐照下易引发激光诱导损伤,威胁熔石英元件在紫外激光(351 nm/355 nm)辐照下的正常运行。在湿法刻蚀工艺中,刻蚀液与熔石英材料发生化学反应,钝化亚表面结构裂纹,去除污染杂质,从而降低缺陷对损伤的影响,提高元件抗激光损伤性能。分析了熔石英光学元件的损伤机理,介绍了强酸沥滤、氢氟酸基刻蚀技术及其他湿法刻蚀技术的进展情况,比较了湿法刻蚀中不同刻蚀参数对元件抗激光损伤阈值的影响,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材料 熔石英 光学元件 湿法刻蚀 抗激光损伤性能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1, 58(15): 1516026
作者单位
摘要
1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四川 绵阳 621900
针对大口径反射镜表面污染物的成像特点,研究了污染物的暗场检测算法,包括图像采集过程中的自动聚焦算法,图像处理过程中的畸变校正与污染物提取算法等。就自动聚焦算法提出了粗-精结合的峰值搜索策略,并采用Tenengrad函数作为清晰度评价函数,获得了较高的聚焦精度。畸变校正算法在所建畸变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标定板角点的射影变换性质,求解畸变模型系数,实现了图像畸变校正,校正结果的方均根误差为3.3092 pixel。污染物提取算法采用顶帽变换去除图像背景,对去除背景的图像采用拉普拉斯算子加权自适应二值化算法提取污染物,该算法针对光照不均的小尺寸污染物图像的处理效果较好,检测结果数量误差为7%,检测精度优于全局阈值算法以及均值算子加权自适应二值化算法。该检测算法可以为反射镜表面洁净状态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成像系统 暗场成像 自动聚焦 畸变校正 污染物提取 
光学学报
2020, 40(7): 0711003
作者单位
摘要
1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理学院, 郑州 450000
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四川 绵阳 621900
3 南方科技大学 创新创业学院, 深圳 518000
为实时监测高通量激光系统中洁净情况,提出了基于微纳光纤的微量污染物传感技术。为消除微纳光纤外形结构误差对测试结果影响,首先理论研究了微纳光纤拉制过程,得到了加热长度和拉伸长度误差和引入微纳光纤外形结构偏差的关系,接着通过理论仿真得到了不同拉制参数条件下,微纳光纤外形结构误差情况,并得到了拉制长度为10 mm、直径为1.5 μm的最优制备参数,最后通过实测微纳光纤外形结构验证了理论仿真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微纳光纤拉制参数可实现其外形结构的精细控制,为微纳光纤用于微量污染物传感工程实用化奠定基础。
微纳光纤 污染检测 外形结构 精细控制 optical microfib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tructure precise control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8, 30(7): 074104
韩丰明 1,2,*徐世珍 1宋文亮 1,2向霞 1[ ... ]袁晓东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四川 绵阳 621900
2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54
针对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LICF)装置中靶室常用的几种铝合金和不锈钢材料,采用波长为1064 nm、脉宽为8 ns 的基频激光进行烧蚀实验,研究了不同激光能量密度下其质量损失同辐照激光脉冲数的关系,测试了烧蚀深度随激光能量密度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铝合金在激光能量密度大于1.0 J/cm2时有明显烧蚀,激光通量为1.2~5.2 J/cm2时,质量烧蚀速率增长缓慢,平均质量烧蚀速率为2.31±0.89 μg/cm2/shot。铝合金的烧蚀深度随激光能量密度增加而增加,不锈钢的烧蚀深度先增加而后呈下降趋势;铝合金的烧蚀深度明显高于不锈钢的烧蚀深度。基于材料对激光的吸收率明显的不同,分析了其烧蚀机理。该研究对LICF 靶室材料的选取及金属的激光打孔、切割等加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激光技术 激光烧蚀 铝合金 不锈钢 烧蚀速率 烧蚀深度 
中国激光
2016, 43(2): 0203005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四川 绵阳 621900
通过分析高功率激光装置内主要污染物成分及来源,研究其对大口径光学表面抗损伤能力的影响规律,得到装置光学表面洁净控制要求。利用扫描电镜对高功率激光装置内部的主要颗粒污染物进行取样分析;采用自然沉降的方法在光学元件表面制备污染物,并利用Nd∶YAG(SAGA-S)激光器研究其损伤阈值和损伤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功率激光装置内颗粒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金属、有机物和矿物质,占据比例分别为20%、40%和40%。激光辐照污染后的光学表面存在激光清洗和激光诱导损伤两种效应,当激光器能量密度超过10.9 J/cm2时,光学表面存在清洗作用。当激光能量密度超过14.6 J/cm2时,光学表面污染物引起损伤,且损伤随着污染物尺寸呈线性下降趋势。
激光光学 高功率激光 洁净控制 光学元件损伤 气溶胶 污染 
中国激光
2015, 42(6): 060200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四川 绵阳 621900
采用大气常压等离子射流技术对溶胶-凝胶SiO2膜表面的油脂污染物进行清洗。利用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对溶胶-凝胶SiO2膜透过率、表面形貌、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并分析清洗前后溶胶-凝胶SiO2膜的激光损伤阈值变化。损伤阈值测试表明,1064 nm波长的激光损伤阈值由污染后的16.08 J/cm2上升到24.41 J/cm2,与污染前24.72 J/cm2的损伤阈值相当。同时还获取清洗的最佳时间为10 s。清洗前后,溶胶-凝胶SiO2膜保持完好,且未产生新的有机污染物。研究结果表明:大气常压等离子射流技术可对溶胶-凝胶SiO2膜表面的油脂污染物进行有效地清洗,从而提高溶胶-凝胶SiO2膜的透过率和激光损伤阈值,为高功率激光装置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大气常压等离子射流 溶胶-凝胶SiO2 高功率激光真空系统 油脂污染物 激光损伤阈值 atmosphere pressure plasma jet sol-gel SiO2 coating vacuum system of high power laser grease contamination laser induced damage threshold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11): 112008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四川 绵阳 621900
研究高功率激光装置光传输管道内部洁净度变化规律, 分析其对内部重要光学元件光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提出污染控制措施。对光传输管道内部的气溶胶进行采样, 并利用空气品质分析仪及扫描电镜对其进行分析, 得到光传输管道内部洁净度变化规律和污染源; 采用内部放置透射膜元件的方法, 研究洁净度等级水平对透射膜的微观结构和透射率的影响, 并利用“1-on-1”的测试方式进行透射膜元件的损伤阈值测试。研究结果表明: 光传输管道内部的洁净度在激光辐照后迅速上升至万级水平, 透射膜元件在此环境下其透过率严重下降, 下降幅度为2.5%, 且表面微观形貌发生变化。光学透射薄膜表面损伤阈值随表面污染水平呈现线性下降规律, 最大下降幅度约为10%。污染监测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管道内部灰尘及杂散光或者鬼光束辐照金属产生的等离子体是管道内污染的主要源头,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正压密封保持的技术手段确保内部光学表面洁净度水平, 延长使用寿命。
高功率激光装置 损伤 气溶胶 污染 high power laser facility optical component damage airborne cleanliness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 27(3): 03203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