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沙 410081
2 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长沙 410153
由于环境污染以及人工捕杀等因素,野生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的数量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人工驯食蛙养殖逐渐兴起。但是,要保证驯食蛙的产量,第一步就是解决食物的摄取问题。而舌头是一个重要的摄食和味觉器官,直接影响了其对食物的摄取与否。因此,本研究采用光学显微技术、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及透射电镜超微技术对野生黑斑蛙和驯食黑斑蛙的舌背表面及内部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石蜡切片研究表明,野生黑斑蛙与驯食黑斑蛙二者都有角质化的丝状乳头和菌状乳头。丝状乳头分布在整个舌背表面,并由主乳头和次级乳头构成。菌状乳头呈圆形,位于舌尖和舌缘; 去除上皮后,菌状乳头的上皮细胞呈火山状,顶部有一个味蕾腔。但二者在舌组织学结构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野生黑斑蛙舌表面的丝状乳头相对更加发达,且角质化程度比驯食黑斑蛙更明显。通过扫描电镜超微结构的比较发现,在野生和驯食黑斑蛙中都可以观察到位于背表面尾部区域舌侧的大尺寸轮廓乳头,以及由上皮褶皱组成的叶状乳头,并由平行的凹槽分隔开。二者的舌组织扫描亚显微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野生黑斑蛙舌表面的丝状乳头更加发达,其角质化程度比驯食黑斑蛙更大,这与石蜡切片研究结果一致。通过透射电镜超微结构的比较观察发现,野生和驯食黑斑蛙的舌心由骨骼肌纤维、结缔组织和舌腺组成。肌纤维在三个平面上交叉,固有层和黏膜下层包含有血管和神经纤维, 周围环绕着薄的结缔组织纤维。唾液腺局限于舌的后部,由许多浆液细胞和黏液细胞组成。因此,可推测黑斑蛙舌组织结构与其摄食食物是密切相关的。本研究结果既丰富了黑斑蛙乃至两栖类动物舌组织学结构的研究,也为野生黑斑蛙种质资源保护、驯食黑斑蛙饲料配方的改良及其产业发展提供了试验依据。
野生黑斑蛙 驯食黑斑蛙 舌乳头 组织学 水产养殖 wild Rana nigromaculata domesticated Rana nigromaculata lingual papilla histology aquaculture 
激光生物学报
2022, 31(6): 550
作者单位
摘要
1 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2 汉寿县特种水产科学研究所, 湖南 常德 415900
本文以汉寿中华鳖为研究材料, 比较分析中华鳖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与瑞鳖、砂鳖等的差异, 为探讨其进化与遗传分子标记奠定实验基础。采用PCR技术, 克隆汉寿中华鳖Cytb基因的序列, 并检测其在不同组织以及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 最后通过分子进化树分析中华鳖与砂鳖的亲缘关系。通过克隆发现中华鳖细胞色素b基因的mRNA开放阅读框含有1 140 bp, 其碱基组成为A+T的含量(61.1%)高于G+C(38.9%), 编码379个氨基酸残基的序列。与山瑞鳖和砂鳖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 中华鳖与瑞鳖和砂鳖均存在一定差异; Cytb基因在中华鳖不同组织和各个不同发育时期中均有表达, 且在精巢组织中表达量最高, 在不同时期阶段呈“低-高-低”曲线表达模式; 分子进化树分析发现汉寿中华鳖与砂鳖具有较强的亲缘关系, 但是在Cytb中仍存在差异, 所以能够很好的把它们区分开来。此外汉寿中华鳖与哺乳动物、鱼类和爬行类均存在巨大差异。结果表明, Cytb基因在探讨汉寿中华鳖的进化与遗传分子标记中具有重要意义, 可作为分析中华鳖种属进化系统发育特性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标记基因。
中华鳖 线粒体细胞色素b 克隆 遗传多样性 Trionyx sinensis mitochondria cytochrome b cloning genetic diversity 
激光生物学报
2018, 27(4): 359
作者单位
摘要
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目的: 本文以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 beta, Gsk3β)为研究对象, 探讨Gsk3β基因在红鲫胚胎发育及成体组织中的表达模式, 以及在镉金属胁迫下的分子应答初探。方法: 采用RACE克隆技术获得红鲫Gsk3β cDNA全长, 半定量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Gsk3β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 最后通过特定浓度的镉处理分析Gsk3β的表达情况。结果: 通过克隆发现Gsk3β基因全长为2 195 bp, 5′端非编码区(UTR)共692 bp, 3′非编码区有237 bp。编码含42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蛋白分子量约为46 846.40, 等电点为9.05, 且与斑马鱼和青鳉的亲缘关系最近。Gsk3β基因在胚胎发育和成体组织中呈现不同程度的表达, 在不同组织中, Gsk3β在大脑组织表达最丰富, 其次在眼睛, 肌肉和精巢中表达相对较高, 在卵巢、肝脏、肾脏和皮肤组织表达量相对较低。在不同发育时期, Gsk3β在两细胞期没有表达, 之后在后续的不同时期呈现差异表达, 出膜期表达最强, 其次为肌效期、体节期、神经胚、囊胚期表达次之, 在黑色素期和体色素期蛋白表达较弱。在镉处理后的红鲫肝脏中检测Gsk3β基因的表达, 发现Gsk3β表达下调。结论: Gsk3β基因在红鲫胚胎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且参与了镉金属胁迫应答, 但其具体的分子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基因克隆 Gsk3β Gsk3β gene cloning PCR PCR western blot western blot 
激光生物学报
2018, 27(1): 45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