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人民解放军91336 部队,河北 秦皇岛 066001
提出了一种雷达/红外复合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思路,将雷达、红外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用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构成并行仿真系统。设计并行仿真系统的物理结构,并提出了并行仿真系统开展复合制导仿真试验的工作过程。为描述仿真系统控制策略,定义一种特殊集合-控制策略类,用信息子集描述交互信息,用操作子集描述控制方法、通信方法等控制过程。将联合仿真试验过程分为试验准备、流程控制和试验运行阶段,设计各阶段并行仿真系统的信息交互及控制方法,产生了各阶段的控制策略。对设计的控制策略进行比较优选,获得了较优化的控制策略,可用于指导并行仿真系统的建设。
雷达/红外复合制导 并行仿真系统 半实物 控制策略 radar/IR compound guidance joint simulation system HIL control strategy 
红外技术
2018, 40(5): 487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人民解放军 91336 部队,河北 秦皇岛 066326
2 海军工程大学 兵器工程系,湖北 武汉 430033
3 海军工程大学 动力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33
舰船在水面航行时,由于船体和水面的相互作用,在船后会形成一条清晰可见的V 形的尾迹,即Kelvin 尾迹。首先基于海浪谱模型,生成了粗糙海面的几何构型,并结合Kelvin 尾迹模型,完成海面Kelvin 尾迹的几何构型。然后,通过波面发射率计算、探测器视场模型建立及热像生成3 个步骤,完成海面Kelvin 尾迹的红外图像仿真。最后,根据尾迹与周围海水间的辐射温差,建立Kelvin 尾迹的探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探测天顶角越大,Kelvin 尾迹与周围海水间的发射率差异越明显,尾迹的红外图像特征越显著;同时,随着探测天顶角的增大,探测概率逐渐增大。
开尔文尾迹 红外特征 图像仿真 探测概率 Kelvin wake infrared characterizations image simulation detection probability 
红外技术
2017, 39(8): 717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人民解放军 91336部队,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利用细水雾的红外消光作用, 将舰船目标笼罩在一层水雾之中, 能够有效减弱目标与背景的辐射能量差异, 降低红外探测设备对目标的发现或识别概率。首先, 从辐射传递方程出发, 对传递方程进行了一定的简化, 得出比布格尔定律更为通用的辐射衰减公式。然后, 将水雾粒子视为满足对数正态分布的稀疏粒子群, 利用 Mie氏理论对水雾层的散射系数、衰减系数、吸收系数进行了计算, 并分析了水雾参数(浓度、平均粒子半径以及对数粒子半径偏差)对光谱消光性能的影响。最后, 经过合理的优化, 得出具有最佳光谱消光性能的水雾参数。计算结果表明: 当水雾浓度为 7 g/m3, 平均粒径为 4.m, 对数粒径偏差为 0.9时, 水雾对舰船目标具有最佳的消光性能。
光谱消光性能 红外辐射衰减 Mie理论 舰船水雾 spectral extinction performance infrared radiation attenuation Mie theory vessels water fog 
红外技术
2017, 39(6): 553
陈翾 1,2,*林春生 2杨立 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人民解放军91336部队, 河北 秦皇岛 066326
2 海军工程大学兵器工程系, 湖北 武汉 430033
3 海军工程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33
在海面行驶时,舰船后面会形成一条清晰可辨且持续时间很长的尾流区, 其长度可达数千米。利用红外成像技术进行尾流探测已成为世界上各大** 强国重点发展的一项**侦察技术。首先,从空间分辨率和温度分辨率两方面考虑,推导出了舰 船尾流的红外探测条件。然后基于红外测温原理,推导出了海水非温度分层条件下舰船尾 流与周边海水之间的等效温差的表达式。最后,以阀值信噪比和目标等效条带数为基础,得出了 舰船尾流的红外探测概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水非温度分层条件下,只有当探测天顶角较大时, 才能以一定概率探测到尾流;而且随着天顶角的增大,探测概率逐渐提高。
红外探测 非温度分层 舰船尾流 探测概率 infrared detection non temperature stratification ship wake detection probability 
红外
2016, 37(6): 30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人民解放军91336部队, 河北 秦皇岛 066326
2 海军工程大学兵器工程系, 湖北 武汉 430033
3 中国人民解放军92054部队, 福建 宁德 352103
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物背景红外特征研究也 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根据热平衡方程建立了地物背景表观温度的经验模型,并推 导出了与4种基本气象参数相关联的背景表观温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运 用最小二乘法对实测数据拟合出了未知参数bi (i=1 ~ 5)。经对比发现,模拟结果与实测结 果基本相符,其误差控制在3.5℃以内。模拟结果很好地反映出了背景表观温度的基本走 势。在缺少有效观测手段时,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地对地物背景的表观温度给出较好的初步 估计。通过误差分析,发现环境温度的测量精度对背景温度计算精度的影响最为明显。
地物背景 红外特征 气象参数 最小二乘法 温度场 ground-object background infrared characteristics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 least square method temperature field 
红外
2015, 36(7): 21
作者单位
摘要
江苏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
网络向高速率和高容量不断升级, 在选路过程中自适应地规避物理层损伤进而实现高质量的传输服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物理层损伤信息的感知和保留是其中的关键。文章通过分析物理层损伤参数, 建立分布式PLID(物理层损伤感知数据库)的信息表征表, 借鉴流量工程数据库标准协议, 扩展其中的OSPF-TE(基于流量工程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算法)协议, 定义一个新的Opaque LSA(链路状态通告)类型即PLI-LSA(物理层损伤信息的LSA), 实现了PLID的建立和更新。比较数据库不同更新方式的控制开销, 发现采用基于阈值的更新方式较合适, 可满足不同的服务质量对不同波长信道传输质量的要求。
波分复用 物理层损伤感知数据库 数据库更新 链路状态通告 WDM PLID database update LSA 
光通信研究
2012, 38(5):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海装驻武汉军事代表局
2 海军工程大学,湖北 武汉 430033
3 91336部队,河北 秦皇岛 066326
地面**目标由于其机动性差、隐蔽困难,极易成为敌方红外制导**的打击目标,因此研究地面目标的瞬态温度场和红外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地面某一钢质建筑物为实验研究对象,实验测量了某一天目标室内外空气温度、环境风速、室外环境相对湿度、地表温度以及目标表面的温度瞬态变化规律。发现室内外空气温度、地表温度以及目标表面温度随时间呈现周期的变化,云层在不同时段的厚薄以及对太阳的遮挡是目标表面温度计算值与测量值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
地面目标 温度场 红外 测量 实验 Ground object Temperature field Infrared Measurement Experiment 
红外技术
2012, 34(1): 31
作者单位
摘要
江苏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212013
随着传输速率的不断升级,在透明传送过程中,各种损伤的积累会对光信号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而不能保证高QoS(服务质量)地传输信号。文章提出一种物理损伤感知的分布式RWA(波长路由分配)算法,将物理层传输质量评估分布在中继段路由和波长信道中,分别由损伤感知路由、波长通道传输质量排序和按优先级分配3部分构成。仿真实例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分布式 物理损伤 波长路由分配 distributed physical impairment RWA 
光通信研究
2011, 37(6): 8
作者单位
摘要
海军工程大学 船舶与动力学院动力工程系,湖北 武汉 430033
根据数值传热学的方法模拟了目标表面温度分布,分析了隐身涂料的性能参数(短波吸收率αs、长波吸收率αl与表面发射率εt)对目标表面温度的影响;模拟了这些性能参数对红外探测系统作用距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上述3种性能参数均会对目标表面温度产生影响。αs、αl与表面温度成正比,εt与表面温度成反比,影响幅度可达10 ℃左右;探测系统作用距离与背景温度、气象条件、探测器性能等多种因素相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涂料性能参数可使作用距离最小。这些结果基本满足红外隐身涂料设计、选型与使用方面的实际需求。
红外隐身技术 隐身涂料 性能参数 作用距离 infrared stealth technology camouflage coating performance parameter lock-on range 
光学 精密工程
2009, 17(2): 280
作者单位
摘要
海军工程大学 船舶与动力学院 动力工程系,武汉 430033
隐身涂料在红外隐身技术的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从涂料的隐身机理出发,以目标与背景的辐射对比度小于0.02作为红外隐身的评判标准,提出了一种关于涂料红外隐身技术的新的研究方向,并结合红外探测系统作用距离检验了这个评价标准。研究发现,考虑目标红外隐身时,不能盲目降低目标表面发射率。当辐射对比度减小到0.02时,作用距离比原先降低了71.4%。
红外隐身涂料 隐身技术 辐射对比度 作用距离 评判标准 infrared camouflage coating stealth technology radiation contrast lock-on range judgment criterion 
光电工程
2008, 35(10): 4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