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河北地质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31
2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工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血珀是琥珀中红色透明的品种, 因其色红如血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天然血珀产量少, 价格一直较外观相似的其他颜色琥珀高。 由此, 一些本来颜色非红或者红色浓度不足者, 被人为技术变红或者更红。 现今消费市场中有许多通过一种烤色技术而成的“血珀”用来冒充天然血珀, 被用来迷惑消费者以达到追求高额利润的目的。 因此, 对天然血珀和烤色血珀的谱学特征分析并将其作为鉴定依据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通过对天然血珀(4件)和烤色血琥珀(9件)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方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 给出了二者谱学特征, 并总结和探讨了天然与烤色血珀的鉴别特征。 宝石学测试、 红外光谱测试及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均在河北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完成。 红外光谱测试采用NICOLET is5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紫外-可见光光谱测试运用型号为GEM-3000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结果表明: 烤色及天然血珀在相对密度、 紫外荧光、 表面及内含物特征等方面有明显不同。 烤色血珀平均相对密度略小, 天然血珀的平均相对密度在1.075左右; 而烤色血珀平均相对密度在1.045附近。 烤色琥珀长波、 短波紫外光下均无荧光, 天然血珀在长波紫外灯下有较弱的蓝色荧光。 烤色血珀内部流体包裹体不完整, 几乎全部爆破成树枝状、 圆盘状。 烤色血珀表面广泛发育龟裂纹且裂隙中颜色更深, 并伴有红色的斑点、 流纹, 颜色呆板附在表面; 天然血珀气泡很少全部爆破, 红色分布均匀且过渡自然, 表面有风化纹。 经烤色后琥珀基本分子骨架虽未遭到严重破坏, 但烤色血珀与天然血珀在2 930, 1 724, 994和1 157 cm-1等处红外光谱吸收峰的强度与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 烤色血珀在2 930 cm-1处指示C—H饱和不对称伸缩振动的吸收峰的峰强度与天然血珀相比明显较弱; 烤色琥珀在1 724 cm-1指示CO波段的峰的峰强度较天然琥珀明显增强, 而且吸收峰的峰位较天然血珀吸收峰位偏大; 1 029与975 cm-1处的峰指示酯中C—O伸缩振动, 烤色琥珀的两峰在此趋于合并呈现单峰且吸收峰宽而强, 而天然血珀在此两处的吸收峰窄而弱; 并且, 相比于天然血珀, 烤色血珀的975 cm-1峰明显向大波数处移动至997 cm-1附近。 天然血珀有1 158和1 227 cm-1次强峰及1 180 cm-1附近的弱吸收峰; 烤色琥珀此处的吸收峰趋于单峰化, 吸收峰位置在1 160 cm-1附近, 吸收峰的强度较天然血珀明显增加。 天然血珀在1 457 cm-1处和1 376 cm-1处两处吸收峰的强度远远大于烤色血珀, 且天然血珀峰的最高点从1 457到1 376 cm-1呈下倾趋势, 烤色血珀呈水平与水平向上趋势。 烤色血珀在975~1 029 cm-1处的峰合并成宽的单峰。 在紫外可见光谱中, 天然血珀在660 nm处转折幅度明显大于烤色血珀。 以上特征可以考虑作为鉴别天然与烤色血珀的关键证据。 烤色与天然琥珀的谱学特征差异, 推测主要是因为含C—H, CC键的耗减, C—O, CO键等含氧结构的增加所致。
天然血珀 烤色血珀 红外吸收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Blood-red amber Heated amber FTIR UV-Vi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39(4): 105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