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华南理工大学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641
喷墨打印制备的量子点(Quantum dots,QDs)薄膜形貌对多层发光器件的性能影响显著(如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其中咖啡环与拱状形貌是典型的薄膜均匀性问题,通过液滴调控实现高质量QDs薄膜是发展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的关键。研究工作表明,通过溶剂实施的墨水调控被证明是改变沉积薄膜形貌的有效手段。然而,优化出可消除咖啡环或拱状形貌的墨水流变参数往往需要大量耗时的实验,墨水配制筛选效率低。本研究基于薄膜形貌分析结合机器学习方法,试图将溶剂流变参数与喷墨打印QDs薄膜形貌直接联系起来,并以红光QDs为溶质,以烷烃或直链酯类为溶剂,研究发现通常使用的一元溶剂和二元溶剂体系中,所使用溶剂的沸点比表面张力或粘度参数对薄膜沉积形貌的影响更加显著,在二元溶剂中薄膜形貌与沸点较高的溶剂组分密切相关。为得到厚度均匀的平整薄膜,建议一元溶剂墨水体系的溶剂或二元溶剂墨水体系中较高沸点的溶剂的沸点范围为250~265 ℃。
量子点墨水 喷墨打印 溶剂 机器学习 quantum dot ink inkjet printing solvent machine learning 
发光学报
2023, 44(12): 2085
作者单位
摘要
1 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福建 泉州 352200
2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3 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108
利用多喷嘴喷墨打印PEDOT∶PSS墨水,重点分析喷墨打印驱动电压波形的高压VH、低压VL、上升沿时间TR、峰值时间TP、下降沿时间TF,通过对多喷嘴同时喷射墨滴的速度与体积的调控优化,获得了喷射稳定、体积均匀的墨滴;进一步提出多喷嘴喷射墨滴体积方差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喷嘴同时喷射墨滴的体积变化方差在0.006~0.170范围内。利用体积变化方差对喷墨打印驱动电压参数影响墨滴行为能力的大小进行了排序,其影响能力从大到小为TRTPVHTFVL。多喷嘴喷射墨滴体积方差分析方法为实现多喷嘴大面积打印提供了重大的指导意义。
测量 喷墨打印 多喷嘴 墨滴均匀性 体积方差 
光学学报
2023, 43(10): 1031002
作者单位
摘要
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4
将银纳米粒子制备成可打印的墨水,采用喷墨打印方法将此墨水打印在纸张表面,作为柔性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重点研究了不同银墨水倍数和不同打印层数对拉曼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55 mmol/L浓度银墨水作为打印原料,在打印7层时,基底对罗丹明(R6G)分子的检测浓度低于10-10 mol/L,最大增强因子约为1.92×109,相对误差分析计算结果为14.3%。同时,在苹果的曲面上对该基底的拉曼增强效果进行了实际检测。最后,结合基底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采用有限时域差分(FDTD)软件对该基底的电磁场增强特性进行了计算。
散射 拉曼散射 喷墨打印 银/纸张复合结构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光学学报
2023, 43(9): 0929001
作者单位
摘要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700
随着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LED)技术的不断发展,OLED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电视等市场应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小尺寸智能手机市场,OLED已成为主流的显示技术,并有望逐步替代LCD技术。但在中大尺寸显示产品如平板电脑、笔记本、显示器、电视等应用领域,受限于目前真空蒸镀工艺的高成本及可靠性问题,发展较为缓慢,但市场对其需求依然很高。相比于真空蒸镀技术,通过喷墨印刷技术制备显示器件,可极大地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设备成本,且由于其是一种增材制造方式,可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更有利于实现大面积、轻、薄、柔的显示屏制造。本文介绍了用于喷墨印刷OLED的各功能层材料研究进展,并对印刷OLED器件结构、制备工艺及器件性能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印刷OLED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有机电致发光 增材制造 喷墨印刷技术 印刷OLED材料及器件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additive manufacturing inkjet printing technology printed OLED materials and devices 
发光学报
2023, 44(1): 101
刘兰 1叶芸 1,2,*郭太良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0
2 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100
针对传统方式检测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像素缺陷精度低以及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拓展型特征金字塔网络(FPN)的喷墨打印OLED像素缺陷检测方法。首先对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喷墨打印OLED像素图像数据集,随后利用预训练模型ResNet18作为主干,选取其底层模块作为特征提取器,制定出更加适合打印像素缺陷的训练网络。通过将FPN进行拓展,使用具有丰富区域细节的大规模超分辨率特征来解耦像素缺陷检测,实现缺陷区域信息的获取与缺陷的像素级分割。实验中对比了不同方法在OLED像素数据集上的检测效果并评估了不同方法在几个缺陷类型上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喷墨打印OLED像素缺陷的识别精度比直接使用FPN提升了5.5%(达到99.8%),对缺陷区域的分割平均精度提升3.7%(达到88.8%),且所提模型适用于小样本缺陷数据检测,具有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测量 有机发光二极管 喷墨打印 缺陷检测 特征金字塔 缺陷分割 
光学学报
2023, 43(2): 0212005
作者单位
摘要
1 1.东华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纤维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2 2.东华大学 功能材料研究中心, 上海 201620
制备硒化银(Ag2Se)薄膜材料对于组装微型器件至关重要, 目前大部分制备方法难以精确控制薄膜尺寸并进行图案化设计, 喷墨打印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实现其与Ag2Se材料的组合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Ag2Se纳米颗粒, 再与不同分散剂混合以筛选出适用于喷墨打印的稳定墨水, 进一步调节喷射参数以优化打印过程中墨滴的形态, 提高打印质量。将墨水打印至聚酰亚胺衬底上, 经热处理后制备得到Ag2Se薄膜。使用不同手段对其物相与微结构进行表征, 并测试不同打印层数薄膜的电学性能。结果表明: 随着墨水固含量与打印层数增加, Ag2Se薄膜的结晶度和致密度得到明显提升, 电导率也得到相应提高, 这主要源于薄膜内部Ag2Se纳米颗粒沉积量与堆积密集程度增加。当使用固含量为5 mg·mL-1的墨水进行打印, 打印层数为40层时, Ag2Se薄膜的电导率达到399 S·cm-1, 表现出较高的导电性能。本研究为制备Ag2Se基薄膜材料与器件提供了新的方向。
喷墨打印 Ag2Se 墨水 电导率 inkjet printing Ag2Se ink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无机材料学报
2022, 37(10): 1109
作者单位
摘要
发光材料在机密信息保护与防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钙钛矿纳米晶作为一类高效低成本发光材料可通过两步法原位转换获得, 使其在信息加密、解密领域极具应用前景。本研究探索了“不可见”铅有机框架和发光MAPbBr3钙钛矿纳米晶间的可逆转换, 以及它们在荧光打印信息存储中的应用。通过铅离子与2-甲基咪唑配位构建新型金属有机框架, 实现铅离子限域分布, 在此基础上通过与甲胺溴原位反应生成钙钛矿纳米晶。利用金属有机框架在可见/紫外光下无光响应的特性, 通过墨水打印对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加密信息经甲胺溴喷雾处理, 引发原位反应生成钙钛矿纳米晶, 在紫外光下表现出强光致发光特性, 实现信息解密。利用甲胺溴和水作为解密和加密试剂可实现荧光的多次循环显示与消除。
钙钛矿纳米晶 光致发光 墨水打印 信息存储 perovskite nanocrystals photoluminescence inkjet printing information storage 
无机材料学报
2022, 37(4): 44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4
2 武汉国创科光电装备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8
在OLED发光层喷墨打印制备中,像素坑内成膜厚度控制是抑制器件产生Mura缺陷的关键。不同喷孔液滴体积差异和液滴错误沉积引起的像素坑内融合溶液体积变化,是造成发光层膜厚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膜厚一致性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液滴体积控制与沉积定位控制的OLED发光层成膜控制方法。首先调节驱动波形使不同喷孔产生体积适配的液滴;然后检测各喷孔的液滴落点位置,通过偏移补偿和异常喷孔筛选控制液滴精准沉积;最后使用不同液滴混合方法控制像素坑内溶液体积。在实验中,将液滴沉积定位偏差控制在±10 μm,将液滴混合后溶液体积差异控制在±4%,测量干燥固化后的薄膜厚度,结果表明,不同像素坑膜厚一致性提高至95%以上,获得了发光均匀的OLED器件。本文提出的膜厚一致性控制方法达到预期、满足OLED功能层制备要求。
喷墨打印 OLED 成膜控制 体积控制 沉积定位 膜厚一致性 inkjet printing OLED film thickness control volume control droplet landing position film thickness uniformity 
液晶与显示
2022, 37(11): 1420
Xiao Yang 1,2†Yue Lin 1,2†Tingzhu Wu 1,2Zijun Yan 1,2[ ... ]Rong Zhang 1,2,*
Author Affiliations
Abstract
1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Science, Fujia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Solid-State Lighting,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2 Institute of Future Display Technology,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3 Department of Photonics & Graduate Institute of Electro-Opt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 Hsinchu 30010, Taiwan, China
Augmented reality (AR) and virtual reality (VR) are two novel display technologies that are under updates.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AR/VR is the full-color display that requires high pixel densities. To generate three-color pixels, the fluorescent color conversion layer inevitably includes green and red pixels. To fabricate such sort of display kits, inkjet printing is a promising way to position the color conversion layers. In this review article, the progress of AR/VR technologies is first reviewed, and in succession,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inkjet printing, as well as two key issues — the optimization of ink and the reduction of coffee-ring effects, are introduced. Finally, some potenti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color converting layer are highlighted.Augmented reality (AR) and virtual reality (VR) are two novel display technologies that are under updates.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AR/VR is the full-color display that requires high pixel densities. To generate three-color pixels, the fluorescent color conversion layer inevitably includes green and red pixels. To fabricate such sort of display kits, inkjet printing is a promising way to position the color conversion layers. In this review article, the progress of AR/VR technologies is first reviewed, and in succession,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inkjet printing, as well as two key issues — the optimization of ink and the reduction of coffee-ring effects, are introduced. Finally, some potenti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color converting layer are highlighted.
micro-LED quantum dots augmented reality virtual reality inkjet printing 
Opto-Electronic Advances
2022, 5(6): 2101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州 350002
2 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福州 350108
3 福州大学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州 350108
针对传统图形化工艺复杂且图形未经精细设计,导致电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通过ANSYS Maxwell 16.0仿真软件研究电子运动轨迹规律,提出图形化发射体阵列有效发射尺寸和最佳阵列间距阴极结构的新思路,改善场发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当阵列间距为200 μm时,图形化阵列中心区域的电场分布平坦,阵列四周突变上升。这是由于阵列边缘部分相比于阵列中心区域部分更表现出针尖的特性,当阵列间距越小时,单元阵列之间的边缘区域场强叠加,出现场强叠加区。当阵列间距逐渐增大时,场强边缘叠加效应削弱,同时电场屏蔽效应也削弱。因此,阵列边长越大,为400 μm时,阴极表面场强趋于平坦,场强边缘叠加效应和电场屏蔽效应达到平衡。而阵列间距增大到600 μm时,会导致单元阵列平面中心位置相对较远,单元阵列场发射相对独立,电子发射出现空档区域。因此,阵列间距选取适中数值时,阵列边缘场强叠加效应削弱,四周电场也不会出现盲区,电场基本达到均匀分布。根据仿真结果,通过喷墨打印图形化种子层实现图案化发射体阵列精准定位,再水热生长ZnO纳米棒阴极阵列。场致发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间距的增加,开启场强Eon从200 μm时的2.95 V/μm降低到400 μm时的0.57 V/μm,并进一步变为600 μm时的2.26 V/μm;而场增强因子β随阵列间距从200 μm增加到600 μm,先增大后减小。这与仿真结果吻合,即在ZnO阴极阵列有效发射尺寸为200 μm情况下,当阵列间距为400 μm时,场发射性能最优,其开启场强为0.57 V/μm,场发射增强因子为32 179。通过调控图形化阵列电子发射轨迹,从而减小场叠加和场屏蔽效应可以改善场发射性能。结合图形化设计和喷墨打印的高效性,有望实现高性能场致发射电子源。
电子源 场致发射 喷墨打印 ZnO纳米棒 图形化阵列 水热生长 Electron source Field emission Inkjet printing ZnO nanorods Patterned array Hydrothermal growth 
光子学报
2022, 51(5): 052500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