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超 1,2申文 1,2胡栋挺 1,2刘新宇 1,2[ ... ]胡立发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江南大学理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2
2 江苏省轻工光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 无锡 214122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SLM)在非显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夏克哈特曼波前探测器对LCSLM的相位调制特性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低阶Zernike模式的线性相位调制范围相对较大,随着调制范围的增加,衍射效率下降明显。对LCSLM用于非球面面形测量的可能性进行初步探讨,为扩展非球面面形检测方法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光学器件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夏克哈特曼波前探测器 Zernike模式 面形测量 非球面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9, 56(22): 2223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031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合肥 230026
为了提高基于普适模型的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AO)算法的收敛性能,建立了一套基于Zernike模式的127单元变形镜AO系统仿真模型。以峰值斯特列尔比(Sr)和提出的快速稳定收敛百分比为评价标准,研究不同湍流强度下扰动系数、Zernike模式数、斜率因子对校正效果和收敛速度的影响,验证了该仿真系统对静态畸变波前良好的校正能力。结果表明,扰动系数小于0.01时系统可以稳定收敛;增加Zernike模式数可以提高系统收敛时的Sr,但同时收敛速度会有所降低。提出的改进矢量化斜率因子,可以有效提升系统在一次迭代后的校正效果,特别是对大畸变波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大气光学 自适应光学 波前校正 无波前探测 Zernike模式 变形镜 
中国激光
2016, 43(9): 09050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电学院, 南京 210016
2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上海 200233
根据Zernike模式在单位圆的同心孔径圆域内某些模式间具有一定耦合性的结论及对应Zernike模式像差在一定同心光瞳区域内的相互抵消特性, 对具有相同角频率不同阶数的Zernike模式建立组合模型, 同时根据同心光瞳区域内像差均方根值的降幅比参数给出了同心光瞳直径为4 mm时的Zernike模式线性共轭组合模型。最后通过共轭组合模型对光学质量影响的研究发现, 共轭模型组合之后能显著提高光学质量。同时也表明Zernike模式组合对光学质量的影响不具备叠加性, 而对共轭组合模型表现为补偿关系。
自适应光学 共轭组合 Zernike模式像差 光学质量 adaptive optics conjugated combination Zernike mode aberration optical quality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2): 021009
作者单位
摘要
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05
选择合适的滤波函数是瞳面相位差波前传感器成功实现的关键。以建立的瞳面相位差波前传感器模型为基础,采用模式法进行波前相位的恢复,考察不同类型、不同大小滤波函数对波前恢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滤波函数种类的选择对传感器相位恢复效果的影响不大,在合适的大小范围内,都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恢复精度,如离焦作为滤波函数时,其峰谷(PV)值在(2π±π)rad范围内;球差作为滤波函数时,PV值在小于等于π rad范围内。同一种滤波函数,当其大小超过一定范围时,如离焦大于3π rad、球差大于π rad时,随着其大小的增加,相位恢复精度逐步降低。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实现的成本和制作难易程度在滤波函数大小合适的范围内确定滤波函数的种类。
传感器 波前传感器 瞳面相位差法 滤波函数 相位恢复方法 Zernike模式 
中国激光
2011, 38(s1): s114002
作者单位
摘要
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05
根据瞳面相位差波前传感器的特点,提出把模式分解和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结合起来实现波前相位的恢复。以32单元变形镜的初始面形和Roddier提出的相位生成方法随机产生的一帧相屏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提出的相位恢复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下的畸变波前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当像差仅含有低阶成分时,使用模式分解法就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高阶成分较多时,各阶之间的耦合使得模式分解法的误差增大。采用模式分解法得到初始解,在初始解的基础上继续采用随机并行优化算法进行优化,可以得到精确解。对噪声情况下的相位恢复结果表明,该相位恢复算法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
测量 波前传感器 相位差法 相位恢复算法 Zernike模式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PGD) 噪声 
光学学报
2011, 31(11): 11120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淮海工学院 控制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 连云港 222005
2 中国科学院 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209
控制算法的收敛速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技术在实时波前畸变校正中的应用。从理论分析角度提出将模式法和区域法结合起来以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并以61单元变形镜为校正器,建立基于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自适应光学系统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达到同样的校正效果时,采用组合优化的算法收敛速度要明显优于基于区域法的收敛速度,从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
自适应光学系统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 Zernike模式 adaptive optics system stochastic parallel gradient descent algorithm Zernike mode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 21(5): 645
作者单位
摘要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长沙,410073
通过对19单元哈特曼测量和模式法重构波前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Zernike模式法重构波前时耦合和混淆出现的原因、条件、程度和数学算法的表现.确定了在综合考虑最高可识别模式和计算稳定性同计算工具关系的情况下,选择最佳重构阶数的基本原则.同时对19单元哈特曼复原精度进行了评价,得出模式耦合是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得到了模式法波前测量的适用条件,为利用哈特曼进行光束质量诊断提供了依据.
自适应光学 哈特曼传感器 波前重构 Zernike模式 模式耦合 模式混淆 
激光技术
2005, 29(5): 484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