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高清视频导读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144
2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北京 101121
为解决铀矿地浸溶液中离子快速定量分析难题,设计一套带自动进样排废装置的腔增强拉曼光谱仪,分别检测SO42-NO3-CO32-HCO3-的标准溶液,建立SO42-NO3-CO32-HCO3-的标准定量分析模型,实现对我国某铀矿地浸溶液中的SO42-NO3-CO32-HCO3-进行快速定量分析。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增强腔,近共心腔有更好的性价比和结构简洁性;近共心腔通过增加入射激光的反射次数以达到增强拉曼散射信号的目的。实验所用近共心腔增强拉曼散射信号的光谱仪能将单光束入射激光的拉曼散射信号增强23.77倍。为避免人工操作的繁琐性和带入实验误差,为腔增强拉曼光谱仪专门设计了一套自动进样排废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选择进样、进样液位监测、空气清洗及自动排废等功能;自动进样排废装置的配备有助于腔增强拉曼光谱仪在在线检测领域的功能拓展。相比于传统定量分析方法(滴定法),腔增强拉曼光谱法具有高灵敏度、操作简便、无需试剂前处理、无损检测、快速检测、可同时检测多种分子和离子等优势,为化学分析等领域提供了一种新颖且高效的分析手段。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SO42-NO3-CO32-HCO3-的检测限分别为50、50、17、30 mg·L-1,建立的标准定量分析模型的相关系数(R2)均超过0.999,有优异的分析性能和线性响应能力。用模型对两个矿区的实际地浸样品溶液分别进行五组检测,得出酸法地浸溶液中包含SO42-NO3-,五组检测离子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0 743.10和1 253.52 mg·L-1,RSD分别为0.39%和1.39%;中性地浸溶液中包含SO42-CO32-HCO3-,五组检测离子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 400.87、98.31和550.04 mg·L-1,RSD分别为1.42%、2.13%、1.69%。腔增强拉曼光谱法的比对实验结果误差远比滴定法的小,进一步表明腔增强拉曼光谱法在准确、高效的定量分析溶液中离子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腔增强拉曼光谱 自动进样排废装置 地浸溶液 标准定量分析模型 Cavity-Enhanced Raman spectrometry Automatic sampling and waste disposal device In-situ leaching solution Standar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odel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5, 45(6): 1744
AI高清视频导读  
作者单位
摘要
1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北京 101149
2 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南京 210037
3 东南大学中国-巴基斯坦重大基础设施智慧防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南京 211189
为了实时监控我国地浸铀矿山井场群井水位,设计了一种基于法布里-珀罗腔(F-P)腔的地浸采铀水位实时监测传感器。该传感器的腔长由电动精密位移平台和定制夹具进行控制,传感头由硅片、基座、陶瓷插芯经胶粘耦合工艺加工而成,并在内蒙古某地浸采铀矿山进行了实地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压力测量范围为0~1.5 MPa,压力灵敏度为1.68μm/MPa,线性度为0.998,实现了地浸生产井水位参数在线监测。
水位实时监测 光纤传感器 水位传感器 法布里-珀罗 地浸采铀 real-time water level monitoring fiber optic sensor water level sensor Fabry-Perot in-situ leaching uranium mining 
光通信技术
2025, 49(1): 71
AI高清视频导读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珠海 519082
2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广州 510275
在提拉法晶体生长过程中,界面翻转是一种频发且隐蔽的破坏性现象,会导致界面失稳和缺陷富集,损害晶体品质。现有的探测技术难以实时获取生长界面状态,界面翻转现象的观测和解析更无从入手。如何在极端高温且敏感的晶体生长环境中捕捉界面翻转过程,是解读生长界面状态、掌握工艺优化策略、提高晶体品质的关键。本文通过界面相本征电动势(GEMF)的时间序列分析,在提拉法晶体炉中成功原位观测到铌酸锂晶体生长的界面翻转过程;并进一步揭示GEMF轨迹的偏移机制,准确解析翻转导致的热质输运起伏。本文提出的GEMF实验方法适用于普遍使用的熔体法晶体生产设备,不仅为规避界面翻转提供了实时判定依据,还归纳了生长界面的稳定控制准则,为生长界面的闭环调控技术提供实时反馈。
铌酸锂 晶体生长 界面相本征电动势 原位诊断 界面翻转 lithium niobate crystal growth growth interface electromotive force in-situ diagnosis interface flipping 
人工晶体学报
2025, 54(4): 533
AI高清视频导读  
作者单位
摘要

由于海洋遥感探测信号的复杂性,在遥感器定标以及遥感产品检验方面强烈依赖海上现场观测数据。因此各国开展了海上定标检验场的建设。文章从全球海上定标检验场的观测技术体系、定标检验场网站点的主要任务出发,对全球海上定标检验场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调研,结合中国海上定标检验场网建设的实践和应用,展示了中国海上定标检验场网的建设成果。说明现在中国的海上定标检验场网已经初步具备合理的空间布局、可靠的数据观测等能力,通过未来的发展规划的实施,中国的定标检验场网建设有望提供现场观测的长时间序列的时空立方体数据集。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25, 46(2): 1
AI高清视频导读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350
2 天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天津 300072
目前高熵陶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元素的改变或增加获得高性能陶瓷上,忽视了由于成分的复杂性而造成的高熵陶瓷晶体结构的变化及其对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原位XRD技术,系统研究了高熵(Mg,Co,Ni,Zn)Ti2O5形成过程、高熵化后晶体结构及热膨胀系数的变化。研究发现,随温度上升,反应物首先生成高熵中间相,最终在1 400 ℃生成高熵(Mg,Co,Ni,Zn)Ti2O5陶瓷。与其单相相比,高熵(Mg,Co,Ni,Zn)Ti2O5晶格常数及热膨胀各向异性均发生变化。以上研究表明原位XRD技术可用于阐明高熵假板钛矿陶瓷形成过程中晶体结构演化及性能变化过程,并在高熵陶瓷晶体结构解析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原位X射线衍射 高熵陶瓷 晶体结构 热膨胀系数 In-situ X-ray diffraction High entropy ceramics Crystal structure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5, 45(2): 443
AI Video Guide  
Author Affiliations
Abstract
Tailoring thermal history dur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M) offers a feasible approach to customise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without changing alloy compositions or post-heat treatment, which is generally overlooked as it is hard to achieve in commercial materials. Herein, a customised Fe–Ni–Ti–Al maraging steel with rapid precipitation kinetics offers the opportunity to leverage thermal history during AM for achieving large-range tunable strength-ductility combinations. The Fe–Ni–Ti–Al steel was processed by laser-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 (LDED) with different deposition strategies to tailor the thermal history. As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in-situ formation of multi-scale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e–Ni–Ti–Al steel are sensitive to the thermal histories, the deposited steel achieved a large range of tuneab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Specifically, the interlayer paused deposited sample exhibits superior tensile strength (~1.54 GPa) and moderate elongation (~8.1%),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unique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and the in-situ precipitation of high-density η-Ni3(Ti, Al) during LDED. In contrast, the substrate heating deposited sample has an excellent elongation of 19.3% together with a high tensile strength of 1.24 GPa. The achievable mechanical property range via tailoring thermal history in the LDED-built Fe–Ni–Ti–Al steel i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most commercial materials. 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material customisation along with AM's unique thermal history to achieve versatile mechanical performances of deposited materials, which could inspire more property or function manipulations of materials by AM process control or innovatio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 thermal history control microstructure control mechanical property programming materials customisation in-situ precipi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
2025, 7(1): 015001
AI高清视频导读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2 北京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 100871
3 北京印刷学院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 北京 102600
为解决纳米粒子在液晶中的分散性问题,提高液晶相的稳定性,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在液晶中原位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以贵金属乙酸盐为前驱体和还原剂,以液晶为模板和保护剂,控制不同条件,如反应温度、前驱体浓度等,制备了不同粒径和形态的金纳米粒子,并研究了其对液晶相转变行为和蓝相温域的影响。在液晶蓝相中原位合成了7.0 nm的金纳米粒子,纳米粒子分散均匀,蓝相温域拓宽了20%。这种在液晶中原位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为无机纳米和有机材料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应用。
液晶 原位合成 纳米粒子 蓝相 liquid crystal in-situ synthesis nanoparticles blue phase 
液晶与显示
2025, 40(2): 369
AI超清视频导读  
蔡乐乐 1,2刘磊 1,2,*曾庆伟 1,2刘伟 3,**校亚楠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2 中国气象局高影响天气(专项)重点开放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73
3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北京 100086
基于前向散射显微成像原理,设计了一款轻量型成像式云粒子探测器(LCPI)。该探测器使用环形LED光源照亮采样空间来实现云雾粒子的暗视野成像,采用轻量型结构设计,可同时满足地基和球载观测的需要。通过定标实验确定探测器的放大倍率、测量精度和采样空间等性能参数,并与FM-120雾滴谱仪开展外场观测对比实验,验证探测器的实际测量性能。结果表明:探测器的实际放大倍率为2.5,测量误差在±10%以内,采样空间与粒子直径存在近似线性关系;LCPI和FM-120观测得到的粒子数密度、体积含水量和平均直径的一致性分别达到0.93、0.82和0.86,表明LCPI能够准确测量云雾的微观特征。
原位测量 云粒子探测器 云微物理参数 散射成像 定标方法 
光学学报
2025, 45(6): 0604001
AI高清视频导读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200082
2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 201210
3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 201800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通过在电极-电解液界面上吸附离子或快速法拉第反应存储电荷的储能器件,是极具潜力的高效率能源储存方式。由于缺少对超级电容器储能机理的深入理解,这种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同步辐射光源由于其高亮度、高相干、能量可调以及宽裕的设备集成空间等优点,发展出了多种类型的同步辐射表征技术,不仅能够获得材料的形貌结构、粒子尺寸、晶格结构、电子结构、特定元素的局域配位环境等,且为原位、工况下的材料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本篇综述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原位同步辐射表征方法在超级电容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其中包括:原位X射线吸收谱(In situ XAS)、原位X射线衍射(In situ XRD)、原位小角X射线散射(In situ SAXS)等方法及其应用;展望了原位X射线成像和原位对分布函数(Pair Distribution Function,PDF)方法在超级电容器研究中的未来应用,并探讨了原位同步辐射技术在构建高性能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关键作用及前景。
超级电容器 原位表征 同步辐射 电荷储存机理 Supercapacitors In situ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Synchrotron radiation Charge storage mechanism 
核技术
2025, 48(2): 020001
AI高清视频导读  
龙译文 1侯敏 1张凯 2颜伟 2[ ... ]吴国忠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上海 201206
2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 201800
锂/钠离子电池因其合适的能量、功率密度以及优异的长期循环和存储稳定性,作为主要储能器件被广泛研究,该类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组成,每种材料都对电池的电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综述了射线辐照对4大主材的影响及潜在应用,重点阐述了辐照技术在正极缺陷,负极合成、缺陷与表面修饰,隔膜合成、非接枝改性与功能化接枝,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合成、改性与原位固化等方面的研究应用现状,并探讨了辐照技术在各主材的应用前景,辐照技术可以显著提升电池材料的电性能和可靠性,可能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电池性能改善手段。本文还总结和分析了全电池辐照与失效关系,有助于理解电池技术在极端环境下的辐射效应。
锂/钠离子电池 辐照合成与缺陷 功能化接枝 原位固化 辐照损伤 Lithium/sodium ion batteries Irradiation synthesis and defects Functional grafting In-situ curing Radiation damage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25, 43(1): 01010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