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北京 100191
2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物理学院电子材料工程研究室,澳大利亚堪培拉 2601
超分辨荧光成像技术因其能够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为生命科学研究带来全新的观察尺度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但是,传统的超分辨荧光显微镜需要极为复杂的光学系统来突破衍射极限,通常伴随着明显的光毒性和低时间分辨率,昂贵的造价以及日益复杂的操作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推广应用。因此,全球各大研究团队都在积极寻求具有近红外、高亮度和抗光漂白的替代荧光探针,并通过改善成像装置与算法,进一步拓展超分辨显微技术的应用范围。稀土元素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而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如显著的反斯托克斯光谱位移、无背景噪声、抗光漂白、光稳定性、低毒性和高成像穿透能力等,持续受到化学、物理学和材料学领域的广泛关注,是近期兴起的一种稳定性优异的无机荧光探针。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发光机制,然后讨论了纳米结构材料中实现光子上转换的主要限制。此外还介绍了镧系元素掺杂上转换纳米粒子在超分辨生物成像、分子检测等领域的应用,以及介绍了包括降低激光功率要求和耦合技术难度、提高激光直扫成像分辨率与速度、提高多路复用成像效率等应用技术优势。最后重点介绍了颗粒合成方面的主要挑战、可行的改进措施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为稀土纳米材料在生命科学成像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荧光显微 超分辨成像 上转换纳米颗粒 镧系离子掺杂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4, 61(6): 0618018
闵华 1刘丽 2夏继绩 2徐陈 2[ ... ]李颖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发展研究院 技术转移中心,上海 200093
2 上海理工大学 材料与化学学院,上海 200093
设计合成了一种Eu3+离子功能化的聚合物基稀土杂化探针。利用苯甲酰三氟丙酮(BFA)与镧系Eu3+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Eu(BFA)3后再进一步与MMA单体进行聚合制备得到聚合物杂化探针分子Eu?(BFA)3@PMMA,对Eu(BFA)3@PMMA的结构和荧光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并且将其用于肿瘤标志物唾液酸(SA)的传感检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SA能对Eu(BFA)3@PMMA的荧光产生明显的猝灭效果。此外,在最佳激发波长为325 nm时进行荧光性能对比实验发现Eu(BFA)3@PMMA对SA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且检出限较低。
镧系配合物 杂化探针 唾液酸 荧光传感 lanthanide complexes hybrid probes sialic acid fluorescence sensing 
发光学报
2023, 44(11): 2076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理工大学 材料与化学学院,上海 200093
2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发展研究院 技术转移中心,上海 200093
采用包埋法将通过二苯甲酰甲烷(DBM)和1⁃10无水邻菲啰啉(Phen)制得的稀土配合物Eu(DBM)3Phen包埋进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中,再通过配位作用引入镧系发光中心Tb3+,获得具有双发射中心的荧光聚苯乙烯微球杂化探针Tb⁃PS@Eu(DBM)3Phen。利用SEM、TEM、FT⁃IR、XPS、UV⁃Vis、PL等表征方法对探针分子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b⁃PS@Eu(DBM)3Phen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分散性和荧光性能。此外,通过进一步研究探针分子对2,6⁃吡啶二甲酸(DPA)的荧光传感性能,发现DPA能够对Tb⁃PS@Eu(DBM)3Phen的荧光产生明显的增强效果,这可能是由于DPA和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的铽离子配位,进而使配体⁃稀土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受到影响,从而造成Tb⁃PS@Eu(DBM)3Phen的荧光增强。同时,Tb⁃PS@Eu(DBM)3Phen对DPA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有望用作检测识别DPA的荧光探针。
稀土配合物 荧光微球 DPA 比率荧光传感 lanthanide complexes fluorescent microspheres DPA ratiometric fluorescent sensing 
发光学报
2023, 44(9): 1693
文飞 1,2涂大涛 1,2,3,*廉纬 2方泽铠 2[ ... ]陈学元 1,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福建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2 中国科学院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纳米材料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002
3 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技与技术创新实验室(闽都创新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108
稀土掺杂的无序结构晶体具有优异的下转移和上转换发光性能,通过对材料的发光调控可使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光学和光电子学领域。稀土离子的光学性质与所处的晶体场环境密切相关,因此,使用稀土离子作为灵敏的结构探针,可以确定无序结构发光材料中稀土离子掺杂的局域结构和位置对称性;同时,通过改变稀土离子掺杂的无序结构晶体的局域位置对称性也可以进行一系列发光调控。本文首先介绍了稀土离子掺杂无序结构材料的晶体学格位对称性和光谱学格位对称性;其次,系统总结了通过改变局域结构来调控稀土离子掺杂的下转移/上转换发光的最新成果,包括组分调节和外场调节;最后,深入探讨了稀土掺杂无序结构发光材料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无序结构晶体 发光材料 局域位置对称性 稀土掺杂 发光调控 disordered crystals luminescent materials local site symmetry lanthanide doping luminescence manipulation 
发光学报
2023, 44(7): 1202
作者单位
摘要
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泉州 362000
选择刚性有机化合物4-硝基氮氧化吡啶-2-甲酸(POA)作为配体,与稀土金属 La(III)、Pr(III)反应,合成了2个一维配位聚合物。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的分子式为{[La(POA)3H2O]·CH3OH}n,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是P21/c。该晶胞参数分别为a=1.756 8 nm,b=0.663 6 nm,c=2.048 6 nm,α=90°,β=96.96°,γ=90°,V=2.370 7 nm3,Mr=738.28。配合物2的分子式为{[Pr(POA)3H2O]·H2O}n,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是P21/c。该晶胞参数分别为a=1.757 8 nm,b=0.656 9 nm,c=2.046 7 nm,α=90°,β=97.20°,γ=90°,V=2.344 8 nm3,Mr=726.25。两个配合物的配位单元组成和结构相似,中心离子都处于稍变形的三帽三棱柱的配位环境中。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仪和荧光光谱仪对两个配合物的性质进行表征。荧光分析表明,配体和配合物均有较强的荧光性能。
稀土配合物 镧系配合物 镨系配合物 4-硝基氮氧化吡啶-2-甲酸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rare earth complex lanthanide complex praseodymium complex 2-carboxylic acid-4-nitropyridine-1-oxide crystal structure fluorescence property 
人工晶体学报
2023, 52(1): 125
作者单位
摘要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杭州 310027
稀土金属-有机框架是一种由稀土金属离子或稀土金属簇与有机桥联配体通过配位作用组装形成的新型无机-有机多孔材料。由于其高配位数和独特的稀土金属离子 (Ln3+)的光学特性赋予稀土金属-有机框架以丰富的分子构筑单元以及高的荧光量子效率。总结了稀土金属 -有机框架的昀新研究成果, 介绍了稀土金属 -有机框架在温度传感、小分子传感、气体传感等光子学领域的应用。另外, 还介绍了包括稀土金属 -有机框架的设计思路和可控制备方法, 以及有机染料等在稀土金属 -有机框架孔道中的组装和稀土金属离子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孔道中的组装, 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稀土金属-有机框架 温度计 荧光传感 后合成 lanthanid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thermometer fluorescence sensing post-synthesis 
硅酸盐学报
2022, 50(12): 3165
作者单位
摘要
上海理工大学 材料与化学学院,上海 200093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与镧系Eu3+配合物功能化的离子液体([Eu(BFA)3]@DPA‑PA)进行化学键合制备得到了基于镧系配合物修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探针(Eu‑MIPs)。利用FT‑IR、XPS、UV‑Vis、PL等表征方法对探针分子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u‑MIPs荧光聚合物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此外,通过进一步研究Eu‑MIPs对血红蛋白(Hb)的荧光传感性能发现,Hb能够对Eu‑MIPs的荧光产生明显的猝灭效果,这可能是由于Hb和离子液配体对紫外光具有竞争性吸收,进而使配体‑稀土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受到影响,从而造成Eu‑MIPs的荧光猝灭。同时,Eu‑MIPs对Hb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有望用作特异性检测Hb的荧光探针。
分子印迹 镧系配合物 荧光探针 传感检测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lanthanide complexes fluorescence probe sensing detection 
发光学报
2022, 43(6): 944
王丹 1,2,3薛彬 1,3涂浪平 3张友林 3[ ... ]孔祥贵 3,*
作者单位
摘要
1 深圳大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光电子器件与系统教育部/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 深圳 518060
2 深圳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3 中国科学院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033
对于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发光,由于稀土离子吸收截面小、吸收范围窄,导致其发光强度受限。最近,在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的表面连接近红外染料分子敏化发光,被证实是提高上转换发光强度的有效策略。然而,将染料分子连接经典的稀土Yb掺杂纳米粒子,并不能有效利用染料分子的敏化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高温热分解法成功制备了Nd3+敏化的核/壳/壳 (NaYF4:Yb/Er (20/2%)@ NaYF4:Yb (10 %)@ NaYF4:Nd (80 %))纳米结构,与经典的IR-806敏化的NaYF4:Yb/Er纳米结构相比,IR-806敏化的Nd3+掺杂的核/壳/壳纳米结构的上转换发光(500~700 nm)强度增强了约38倍。通过荧光光谱及荧光寿命分析证实,上转换发光强度增强源于Nd的吸收与近红外染料分子的有效交叠,以及壳层结构对发光中心的保护作用(Er3+ (4S3/24I15/2)的寿命延长了1.7倍)。另外,研究发现纳米壳层结构中最外层掺杂的Yb3+离子将导致染料敏化发光减弱。进一步,这种IR-806敏化的Nd掺杂的核/壳/壳纳米结构可实现增强发光中心为Ho及Tm的上转换发光。本文研究为提高染料敏化上转换发光及应用提供了新途径。
上转换发光 稀土离子 染料敏化 纳米粒子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dye-sensitized lanthanide ion nanoparticles 
中国光学
2021, 14(2): 418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计量大学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二维材料可用于制备原子层级超薄电子和光电子器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通过掺杂可以有效调控二维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对于其应用意义重大。本文综述了掺杂型二维材料的发光性能研究进展,介绍了经典二维材料发光特性,总结了过渡金属离子以及镧系离子掺杂的二维材料光学性能及其发光原理,并对基于发光离子掺杂二维材料的超薄光学器件应用和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材料 掺杂 二维材料 过渡族金属离子 镧系离子 发光性能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1, 58(15): 1516014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稀土资源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 长春 130022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 清华大学 化学系, 北京 100084
与可见光和近红外一区光相比, 生物组织对近红外二区光具有更低的散射和自体荧光, 因此, 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技术可以实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的成像, 在肿瘤诊断、小分子体内检测、生物传感和免疫分析等领域展示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众多的近红外二区荧光纳米材料中, 稀土发光纳米材料因具有化学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好、发射带窄、发光颜色和寿命可调等优点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基于此, 本文以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的发光机理和设计合成为出发点, 系统地综述了这类纳米材料在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并对其亟需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稀土发光纳米材料 荧光探针 近红外二区 荧光成像 lanthanide-doped luminescence nanomaterials fluorescence probe NIR-Ⅱ fluorescence imaging 
发光学报
2020, 41(12): 1460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