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 1,2,*王伯庆 1,2,3乐中宇 1,2新其其格 1,2[ ... ]李正阳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南京 210042
2 中国科学院天文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南京 210042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4 中山大学 物理与天文学院,珠海 519082
中山大学计划在珠海校区大南山台址建设一座以1.2 m望远镜为核心的多功能天文观测设施。在无改正镜组条件下,望远镜可覆盖15′的全视场,并在消旋器下方设置一个八面体卡焦单元,容纳多个观测终端仪器,实现天文光谱观测和多色成像观测之间的功能切换。其中,天文光谱观测设备包括一台长缝光谱仪、一台高分辨率光纤光谱仪和一套波长定标装置。长缝光谱仪提供缝长≥5′、中低分辨率R=1 000~3 000的光谱观测功能,可针对星系、星团等扩展源目标进行有效观测。高分辨率光纤光谱仪提供高分辨率R≥30 000、覆盖400~900 nm的单目标光谱观测功能,可针对特殊点源天体进行高精度化学丰度分析与视向速度测量。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山大学1.2 m望远镜配套的天文光谱仪器研制内容。
天文望远镜 长缝光谱仪 高分辨率光谱仪 Astronomical telescope Long slit spectrograph High-resolution spectrograph 
光子学报
2023, 52(5): 0552205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100049
地平式天文望远镜在跟踪观测过程中,因方位轴与地球自转轴不重合及库徳光路中的折轴反射镜在望远镜跟踪过程中相对转动,会引入物方及像方视场旋转。传统的消旋K镜可以消除视场旋转,但会带来较大的仪器偏振,不利于望远镜实现高精度偏振测量。无偏消旋镜由5块反射镜组成,通过优化设计可以保证在消除像旋的同时减小仪器偏振,但其不规则的结构设计使装调过程面临新的挑战。针对无偏消旋镜提出双光路自准直装调方案,基于MATLAB仿真分析了镜面误差及光轴偏差对装调结果的影响,并对无偏消旋镜进行实验室装调及偏振检测。结果表明:无偏消旋镜经装调后倾斜误差可控制在15 arcsec以内,其仪器偏振明显低于传统K镜。
测量 偏振测量 无偏消旋镜 装调方案 双光路 天文望远镜 
中国激光
2020, 47(6): 0604005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空间三部, 吉林 长春 130033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随着天文探测水平的提高,偏振像差对天文望远镜成像质量的影响逐渐凸显。基于偏振光线追迹,分析了一种用于探测宇宙弱引力透镜效应的无遮拦离轴天文望远镜的偏振像差,得到了该望远镜的琼斯瞳、振幅响应矩阵以及望远镜中各个反射镜的二向衰减和相位延迟分布特性。计算发现偏振像差会影响该望远镜的成像对比度,同时还会改变其点扩展函数的空间分布。计算了偏振像差对望远镜光学椭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偏振像差会导致该望远镜光学椭率在全视场范围内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最大改变量为7.5×10 -3,平均改变量为2.7×10 -3。在视场[-0.0487°,0.155°]附近,偏振像差使得该望远镜光学椭率最大插值误差由1.2×10 -4增大为1.1×10 -3。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探测弱引力透镜效应等要求超高成像质量的天文望远镜,偏振像差不可忽略,需要进行优化设计。
成像系统 无遮拦离轴天文望远镜 偏振像差 光学椭率 点扩展函数 弱引力透镜效应 
光学学报
2020, 40(8): 0811001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天基空间目标监视技术核心专业实验室,北京 100094
精导星传感器广泛地应用于空间红外天文望远镜中,它利用光学系统的长焦距及相关算法获得高精度像移,实时地为精密稳像控制系统提供补偿信息。本文详细介绍了精导星传感器的设计过程:设计了与载荷共光路的光学系统成像方案,选择了适合在深低温环境下工作的碲镉汞探测器作为精导星传感器(Fine Guidance Sensor,FGS)探测器,采用基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的前置电路代替了传统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电路,设计了科学观测中的精导星功能;为了满足精导星传感器高精度实时检测的需求,选择 ROI-IDFT矩阵乘法运算对相关峰及其附近区域进行变换,避免冗余计算,降低了运算量。最后,本文总结了精导星传感器在工程实现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以及应用前景。
精密稳像 低温前置电路 精导星 亚像素质心细分算法 空间红外天文望远镜 line of sight stabilization,fine guidance sensor 
红外技术
2019, 41(7): 67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理工大学 光电学院, 北京 100081
2 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 吉林 白城 137001
3 京东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5
4 中国兵器工业导航与控制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89
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地基大型天文望远镜, 其可以改善大气非等晕的影响, 并有效扩大校正视场。基于MAOS软件, 在仅考虑大气非等晕影响的情况下, 研究了在可见光波段(0.6 μm)和红外光波段(2 μm)下两种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对比, 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系统相比传统自适应光学系统在可见光波段性能提升显著; 以及双层共轭系统中, 当第一个变形镜共轭于入瞳处时, 第二个变形镜共轭高度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在可见光波段确定最佳共轭高度对提升性能十分重要, 并初步探讨了在单层自适应光学系统中, 变形镜致动器个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 地基天文望远镜 变形镜共轭高度 致动器阶数 multi conjugate adaptive optics ground-base astronomy telescope DM conjugate height DM order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6, 45(12): 12180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成分和光学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031
2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太阳活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9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1
大口径的地基红外望远镜必须安装在具有良好大气条件的观测台站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 天空背景辐射和大气传输特性是地基红外望远镜站址选择所需考虑的重要内容。采用消光-小角度散射法在西藏羊八井实测了太阳直接红外辐射和大气背景红外辐射, 并根据备选站点的大气参数, 采用CART软件计算了当地8~14 μm波段整层垂直大气的光谱透过率、太阳直接光谱辐射和地面大气垂直向下的背景光谱辐射, 以及相关量的波段积分值, 这些结果有助于地基红外太阳望远镜的站址选择。
红外天文望远镜 太阳直接辐射 大气透过率 infrared astronomical telescope CART CART direct solar radiance atmospheric transmittance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6, 45(12): 1204005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033
杂散光抑制是空间天文望远镜设计的重要部分,其中地气光的抑制较为复杂。为分析空间天文望远镜所处环境的地气光,以一典型空间天文望远镜为例,基于辐射传输理论,建立了其关键部位—太阳挡板的地气光辐照度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仿真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地气光在挡板处的分布特性,并计算了望远镜通光口处一次地气光和二次地气光的辐射通量。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低轨道的空间天文望远镜,太阳挡板是关键杂光源,其引入的二次地气光影响大于直接进入望远镜通光口处的一次地气光,在进行杂散光抑制设计时,应重点考虑。
光学设计 空间天文望远镜 地气光 辐照度分布 近地轨道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6, 53(9): 091104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94
2 中国洛阳电子装备试验中心,河南 洛阳 471003
对国际上已完成的光学/红外天文望远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详细论述分析了正在研制建设的下一代天文望远镜,主要包括科学目的、光学结构、搭载仪器、性能参数等。重点对下一代天文望远镜的光学设计/口径、站址/轨道进行了总结归纳,其在地基/天基协作观测、器件模块化通用化、观测结果大数据分享等方面展示了自身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形成自身优势特色领域。同时在长期规划制定、开放民间资本等方面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天文望远镜 光学结构 红外相机 巡天观测 天体物理 astronomical telescope optical structure infrared camera survey astrophysics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6, 45(3): 0313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94
2 中国洛阳电子装备试验中心,河南 洛阳 471003
对国际上已完成的光学/红外天文望远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详细论述了正在研制建设的下一代天文望远镜,主要包括科学目的、光学结构、搭载仪器、性能参数等。分析了下一代天文望远镜的技术特点、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在计划制定、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天文望远镜 光学结构 红外相机 巡天观测 天体物理 astronomical telescope optical structure infrared camera survey astrophysics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6, 45(2): 0217006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44
2 中国科学院 紫金山天文台, 江苏 南京 210008
针对斜轴式天文望远镜传统机架中的非垂直轴系结构会导致像场旋转, 从而影响天文望远镜指向和跟踪控制的问题, 研发了新的45°斜轴式天文望远镜机架。设计时, 选取太阳为跟踪目标来搭建硬件机架驱动控制系统; 利用图像传感器实时捕获目标, 经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精确解析目标质心, 通过图像消旋解耦出方位与斜轴两方向的偏差。然后, 结合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的各自特点, 设计了单神经元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实施偏差调节, 以实现对目标的定位与跟踪。实验结果显示, 该驱动控制系统的水平与斜轴方位的跟踪偏移误差均在±2 pixel以内, 水平指向偏移误差均值为0.123 2°, 俯仰指向偏移误差均值为0.155 3°。得到的结果表明该驱动系统鲁棒性强, 能够克服斜轴机架像场旋转导致的控制问题且满足精度要求。
天文望远镜 机架 斜轴 数字信号处理器 单神经元模糊自适应PID astronomical telescope mount slant axis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 single neuron adaptive fuzzy PID 
光学 精密工程
2015, 23(6): 1664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