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上海理工大学颗粒与两相流测量技术研究所, 上海 200093
对多波长消光法颗粒测量方法中非球形颗粒形状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广义米散射理论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长短轴椭球颗粒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消光截面和消光系数,并与等效球形颗粒的消光特性进行比较, 结合Lambert-Beer定律计算消光谱,采用正则化算法反演椭球颗粒粒径,进而分析椭球颗粒形状对粒径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球形假设相比,椭球颗粒的形状改变使得粒径反演结果产生较大偏差。本算例中,对于亚微米颗粒,当形状参数a/b=5时,其相对偏差可能超过90%。
散射 消光法 非球形颗粒 广义米氏理论 消光谱 反演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6, 53(9): 092901
作者单位
摘要
东北石油大学电子科学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8
采用离散偶极近似(DDA)法计算直线、平面和立方体排列的银纳米球阵列的消光谱及其电场分布情况。研究表明,银纳米球阵列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随银纳米球直径的增大而红移,随纳米球个数的增多而蓝移;不同结构银纳米球阵列间的耦合作用对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模式有显著影响,相同直径的银纳米球阵列耦合作用由强到弱的排列方式分别为平面排列、立方体排列、直线排列;银纳米球阵列的光谱特性与入射光偏振态的变化密切相关。
光谱学 银纳米球阵列 消光谱 离散偶极近似 耦合作用 电场分布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6, 53(8): 081601
作者单位
摘要
华北电力大学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06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Si衬底上制备了SiO2介质膜, 系统地研究了SiO2膜引入对Ag纳米颗粒的表面覆盖率、形貌、形成机理和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引入SiO2介质膜后, Ag纳米颗粒的表面覆盖率显著增加, 平均粒径明显降低.基于现有的Ag纳米颗粒形成机理, 提出了粗糙表面Ag膜断裂模型以解释其形貌发生变化的原因.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试表明, 引入SiO2膜并优化其厚度, 可使Ag纳米颗粒的偶极消光峰最大红移86nm, 但消光峰强度明显下降.数值模拟计算表明, 引入SiO2膜的Ag纳米颗粒所能散射的光子数量最小减少2×1018个.因此, 在Si衬底上沉积SiO2膜, 不利于Ag纳米颗粒陷光性能的提高.
二氧化硅膜 银纳米颗粒 形成机理 消光谱 陷光性能 Silica film Ag nanoparticles Formation mechanism Extinction spectra Light trapping performance 
光子学报
2016, 45(5): 0516001
高俊 *
作者单位
摘要
常熟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江苏 常熟 215500
利用磁控等离子体溅射团簇束流沉积法制备不同覆盖率的Ag 团簇薄膜,控制薄膜的组装结构以及与罗丹明6G(RH6G)分子的间距,研究薄膜的表面等离激元(SPP)对分子发光增强的作用。结果表明,当分子与薄膜紧邻时,将导致其荧光的淬灭,当分子与薄膜之间有氮化硅介质阻隔层时可有效抑制荧光的淬灭。当在薄膜与分子间生长厚度为15 nm 左右的介质阻隔层时,使分子荧光增强约450%。随着介质阻隔层厚度增加,荧光增强强度按e 指数衰减。
薄膜 Ag 团簇薄膜 等离激元 消光谱 激光-荧光共聚焦拉曼光谱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5, 52(6): 061601
作者单位
摘要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 天津 300071
本文利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研究了银纳米三棱柱二聚体的光学性质, 考察了粒子相对位置、粒子间隔和入射光偏振方向对消光谱和电场的影响。入射光偏振对二聚体的消光谱和表面电场均有较大的影响。纳米粒子间隔较小时, 粒子间存在较强的耦合; 粒子间隔较大时, 二聚体的消光谱更接近两个相互独立的粒子情形。另外二聚体的表面电场分布和平均电场强度还受到粒子相对位置和间隔的影响, 随着粒子间隔的增大, 表面平均电场值振荡上升达到最大值后减小。
银纳米三棱柱 二聚体 消光谱 离散偶极子近似 silver triangular prisms dimer extinction spectrum DDA method 
光散射学报
2012, 24(3): 221
作者单位
摘要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 天津 300071
本文利用离散点偶极子近似方法(DDA)研究了金和银纳米粒子二维周期阵列的光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二维周期阵列的消光性质及其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波长受到阵列内粒子组成材料、粒子形状尺寸、阵列周期和阵列排布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二维正方阵列, 当周期较小时(一般小于300 nm), 阵列的共振波长主要取决于粒子组成材料和形状尺寸; 当周期与阵列单体的共振波长附近时, 阵列的消光谱中会出现极窄且锐的SPR共振峰, 峰位只与阵列的周期值相关。改变阵列在平行和垂直于入射光偏振方向的周期, 可以方便地调节二维长方阵列的共振峰的峰位和峰宽。
金和银纳米粒子 二维周期阵列 消光谱 离散点偶极子近似(DDA) gold and silver nanoparticle 2D period array extinction spectrum DDA 
光散射学报
2010, 22(4): 321
邓燕 *
作者单位
摘要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数理系, 安徽 合肥 230601
利用离散偶极近似(Discrete dipole approximation, DDA)方法分析了入射光偏振状态 对单个金纳米棒状颗粒的光学性质的影响,并给出了单个金纳米棒状颗粒底面和 剖面的近场分布图,对于设计实现基于金属微纳结构的纳米光子器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 入射光偏振方向会激发不同的表面等离子体模式(横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和纵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这将影响棒状颗粒的消光谱峰和近场分布。
近场光学 消光谱 近场分布 离散偶极近似 金属纳米棒 near-field optics extinction spectra near-field distribution discrete dipole approximation metal nanorod 
量子电子学报
2010, 27(6): 73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209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部, 北京 100039
3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纳光子技术研究所, 成都 610064
单纳米粒子的LSPR光学生物传感器具有空间分辨率高, 可植入生物的细胞和组织里, 检测所需要的剂量少等优势。本文提出一种十字星形的纳米粒子结构以进一步提高单纳米粒子LSPR光学生物传感器的信号强度。模拟和分析表明, 十字星形纳米粒子的消光效率远远高于相同结构尺寸的菱形或三角形纳米粒子的消光效率, 为发展新型结构单或阵列式的金属纳米粒子LSPR光学生物传感器提供了参考依据。
十字星形金属纳米粒子 消光谱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 久保理论 the cross-shaped metal nanoparticle extinction spectra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FDTD FDTD Kubo theory 
光散射学报
2009, 21(3): 256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纳光子技术研究所, 成都610064
2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209
3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 成都 610054
金属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与金属纳米粒子的组成、形状、尺寸及周围的介电常数有关。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菱形纳米粒子的尺寸与其消光特性关系, 发现粒子尺寸的大小对其消光谱共振峰有较大影响, 随着粒子尺寸的增大, 消光谱共振峰可分裂成两个或多个共振峰。而且在可见光范围内波长大于480 nm的区域,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是偶极子激发模式; 而在波长小于480 nm的区域, 共振模式则比较复杂, 有偶极子模式, 也有多极子模式。计算表明, 波长为480~ 600 nm区间与波长大于600 nm的区间, 菱形纳米粒子的尺寸对消光光谱的峰值和谱线宽度影响不同。在波长为480~600 nm之间, 短轴为140 nm时, 其消光效率最高。
菱形金属纳米粒子 消光谱 rhombus metal nanoparticle extinction spectra FDTD FDTD 
光散射学报
2009, 21(2): 157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