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新疆固态物理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激发射泵浦激发Na2至Na2(ν″=30, J″=11)和Na2(ν″=45, J″=11)。 Na2(ν″)与CO2碰撞, 研究了CO2(0000)的全态可分辨转动分布及不同的Na2振动能对碰撞猝灭动力学的影响。 光学吸收法测量Na2(ν″)与CO2碰撞后的弛豫过程, 在一次碰撞的条件下, 确定了ν″, ν″-1及ν″-2各振动能级上的转动态分布, 而高于ν″的振动能级没有观察到, 从而得到碰撞过程中Na2转动能的改变。 在碰撞发生1 μs后, 测量CO2低J态的瞬时线轮廓, 利用双Guass函数拟合, 得到两个Doppler增宽轮廓, 一个是存在于J态粒子的Doppler半宽, 一个是被碰撞出J态粒子的Doppler半宽。 从存在于J态的Doppler半宽, 得到在Na2(ν″)/CO2碰撞中质心平移速度, 从而确定平均平移能的增加〈ΔErel〉。 Na2(ν″)振动能的增加与CO2平动能的增加有很大关系, Na2振动能增加35%, 而平动能增加56%。 从CO2的其他转动态碰到J态的出现速率系数kJapp由测量碰撞前和碰撞1 μs后的泛频激光感应荧光强度得到总的出现速度系数kapp=ΣJkJapp=(6.6±1.5)×10-10cm3·molecule-1·s-1[对Na2(ν″=30)]和(5.9±1.3)×10-10 cm3·molecule-1·s-1[对Na2(ν″=45)]。 因此Na2(ν″)/CO2的碰撞频率对Na2的振动能不是很敏感的。 取kapp作为参考速率系数, 得到了全部能量转移概率分布P(ΔE), 这里的ΔE包括了CO2转动能和平动能的变化以及Na2转动能的变化, 对于Na2分子振动能的较小增加, 会引起P(ΔE)曲线的迅速增宽, 在ΔE>500 cm-1以后, Na2(ν″=30)/CO2的P(ΔE)曲线移到了Na2(ν″=45)/CO2的P(ΔE)曲线的下面。 P(ΔE)对ΔE在0~3 000 cm-1之间的数值积分给出〈ΔE〉trans=590 cm-1[对Na2(ν″=30)], 而对Na2(ν″=45)则给出〈ΔE〉trans=880 cm-1。
碰撞能量转移 激光诱导荧光 瞬时线轮廓 速率系数 能量增加分布函数 Na2高振动激发态 Collisional energy transfe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Transient line profile Rate contant Energy gain distribution function High vibrationally excited Na2 CO2 CO2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6): 1760
玉叶 1,2廖娟 3文彬 3邓鑫 4,*
作者单位
摘要
1 桂林市中医医院, 广西 桂林 541000
2 北海市中医医院, 广西 北海 536000
3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4 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牛磺酸对人血清白蛋白 (HSA) 微环境和构象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温度下牛磺酸与HSA通过静态猝灭机制发生有规律地猝灭,速率常数均 > 2.0×1010 L·M-1·s-1,结合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结合位点数接近0.5;热力学参数焓变 < 0,熵变 > 0,自由能变化 < 0表明结合过程是自发进行,主要作用力是静电引力;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估算出牛磺酸与HSA结合距离为2.645,存在非放射能量转移。结果表明牛磺酸影响HSA微环境,使HSA空间构象发生变化,牛磺酸保护肝细胞,改善门静脉结构和功能可能与此作用机制有关。
光谱学 静态猝灭 荧光光谱 牛磺酸 非放射能量转移 spectroscopy static quenching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taurine nonradioactive energy transfer 
量子电子学报
2023, 40(6): 827
作者单位
摘要
1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2 华侨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省光传输与变换重点实验室,福建 厦门 361021
利用电子给体材料mTPA-PPI和电子受体材料PO-T2T,实现了一种具有显著热活化延迟荧光特性的激基复合物,通过时间分辨谱技术,探明了mTPA-PPI∶PO-T2T间激子的反系间窜越、瞬时荧光、延迟荧光等激子动力学过程;研制了基于mTPA-PPI∶PO-T2T双母体的高性能磷光OLED器件,通过高效的反系间窜越过程,提升了三线态激子的利用率,有效提高了器件效率,缓解了高电流密度下的效率滚降。基于激基复合物双母体红光磷光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功率效率、外部量子效率分别为20.3 cd/A,18.6 lm/W和11.54%,分别是单母体器件的1.4,1.2,1.5倍,此外,双母体器件的最高亮度高达25 410 cd/m2,是单母体器件最高亮度的3.9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热活化延迟荧光 激基复合物 双母体 能量转移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exciplex co-host energy transfer 
半导体光电
2023, 44(4): 551
作者单位
摘要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 710061
以发射蓝色荧光的UiO-66-NH2和发射红色荧光的Eu-MOFs为荧光基团,构建了比率荧光探针(UiO-66-NH2@Eu-MOFs),成功应用于环境水样中的微量PO43-的检测。将发射蓝色荧光UiO-66-NH2与发射红色荧光Eu-MOF结合,构建了测定环境水样中的微量PO43-的比率荧光探针。结果表明:当PO43-存在时,由于配体-金属电荷转移(LMCT)效应的减弱,导致UiO-66-NH2的荧光增强;另一方面,PO43-和Eu3+的强配位作用将阻止配体-金属的能量转移(LMET),破坏了“天线”效应并导致Eu-MOF的荧光猝灭,在最优条件下,F445/F633与PO43-在1~12 μmol/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该传感器对检测PO43-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为PO43-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荧光 磷酸根离子 配体-金属电荷转移 配体-金属能量转移 天线效应 fluorescence phosphate ligand-metal charge transfer ligand-metal energy transfer antenna effect 
硅酸盐学报
2023, 51(3): 796
作者单位
摘要
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育部/广东省光电子器件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广东 深圳 518060
荧光寿命显微成像(FLIM)常用来检测活细胞内荧光基团的寿命信息,以实现微观定量分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可用来表征能量从供体荧光分子到受体荧光分子的传递过程。将FLIM技术与FRET结合(FLIM-FRET),可以监测活细胞中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亚细胞器的动态过程等。构建了以细胞膜上转染的绿色荧光蛋白(sfGFP)为供体、以阿霉素(DOX)为受体的FRET纳米体系,利用双光子激发荧光寿命显微成像(TP-FLIM)系统,通过监测FRET纳米体系中供体荧光寿命的变化,研究了药物DOX在细胞中的递送机制和运输效率。此外,进一步采用四种内吞途径抑制剂,对纳米药物的内吞途径进行了评估。结果证明,牛血清白蛋白(BSA)包裹的DOX(BSA-DOX)纳米颗粒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揭示了BSA-DOX纳米颗粒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的动态过程。研究表明,FLIM-FRET技术结合定量分析方法可用于区分小分子药物和纳米颗粒与细胞作用的异同。
生物光学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荧光寿命 细胞膜 
中国激光
2023, 50(3): 03071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景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0433
2 上海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 200093
贵金属表面附近的荧光分子因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影响,荧光发射特性发生显著变化,被广泛应用在荧光探针等纳米器件的设计、开发中。荧光分子与金属之间的能量转移机制是设计此类荧光探针的基础。使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对Au/SiO2/Ag核壳纳米复合结构的等离子体杂化场中荧光单分子的表面能量转移(SET)效应和金属操控自发辐射效应进行了理论仿真研究。研究了金核和银壳共同作用时,荧光分子的SET和金属调控自发辐射过程随荧光分子位置及分子偶极矩取向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由于金核和银壳之间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杂化耦合,荧光分子与金属间的能量转移效率与距离d呈现出10次方的关系,这一结果明显区别于常规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效应,较之单金属结构的SET效应更加剧烈。这一结果有希望在生物光子学领域的纳米级局域光源的创建和生物分子的检测中得到应用。
核壳纳米结构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时域有限差分法 表面能量转移 core-shell nanostructures loc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LSPR)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FDTD) method surface energy transfer (SET) 
光学仪器
2022, 44(4): 57
刘静 1聂琨璞 1杨蛟 2王浟 2[ ... ]戴康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新疆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乌鲁木齐 830046
2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成都 610041
为了讨论缓冲气体对碱原子精细结构能级间的能量交换加速作用, 利用激光感应荧光光谱对Cs(Rb)-N2系统中的精细结构碰撞能量转移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 获得了不同条件下碱原子D1线和D2线的荧光变化数据。结果表明, 在Cs-N2系统中, N2分子更多参与精细结构能量交换的加速过程;在340K时, 系统具有高的荧光转换效率;在Rb-N2系统中, N2分子主要参与猝灭过程, 对精细结构碰撞的增益作用不明显。这一结果可为半导体抽运碱金属激光器的高效运行提供参考数据。
激光器 精细结构能量转移 激光感应荧光光谱 Cs-N2系统 缓冲气体 猝灭 lasers fine structure energy transfe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Cs-N2 system buffer gas quenching 
激光技术
2022, 46(5): 702
作者单位
摘要
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湖南 吉首416000
由于表面等离激元-光子混合波导具有较强的局域场增强效应和较长的传输距离,故在微纳光子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系统研究不同尺寸的金属表面等离激元波导-低折射率空隙-矩形介质波导构成的混合波导中两个二能级原子间的共振能量转移(RET)增强特性。利用二维(2D)有限元方法求解波导模式,以获得波导中近似光子并矢格林函数,并将其与严格三维(3D)有限元解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单模情况下,由波导模式构建的光子并矢格林函数与严格解符合得较好,而其计算量远小于3D有限元方法。借助该2D快速求解方法,在1550 nm波长下,系统研究该波导单模传输所需要的尺寸和不同波导尺寸对RET增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介质波导的宽度越窄,单模所允许的高度越高;当波导的宽度增大时,对于较高的介质波导,其传播距离在增大,RET增强因子在减小,而对于较矮的介质波导,其传播距离先增大后减小,RET增强因子急剧减小;随着高度的增加,传播距离先急剧减小后缓慢增大,而RET增强因子先急剧增大后缓慢变化;低折射率空隙越小,传播距离越短,RET增强因子越大。
集成光学 共振能量转移 光子并矢格林函数 混合波导 单模 
光学学报
2022, 42(15): 1513002
作者单位
摘要
华南理工大学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1
设计了空穴传输材料聚乙烯基咔唑(PVK)与绿光无镉磷化铟(InP)量子点共混体系,改善了量子点团聚效应,减少了量子点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非辐射Förster能量转移(FRET),提高了共混无镉量子点薄膜的光致发光效率(PLQY),从24.2%提升至30.1%。同时,PVK的掺入提高了共混发光薄膜的空穴传输性能,改善了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的载流子平衡,使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EQE)达到5.94%,较未掺杂器件提高了32%。该聚合物掺杂方法可为研制高性能绿光InP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提供参考。
磷化铟量子点 聚合物掺杂 能量转移 载流子平衡 InP quantum dot polymer blend energy transfer charge balance 
发光学报
2022, 43(6): 891
曹修东 1,*张会红 1田野 1张毅 1[ ... ]张晓伟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宁波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2 南京大学 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93
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能够对特定波长入射光的吸收或者散射增强, 正因为其独特的光学性质, 金属纳米颗粒被尝试应用于荧光太阳集光器。本文利用全无机钙钛矿CsPbBr3量子点、Au纳米颗粒和硫醇-烯聚合物制备荧光太阳集光器。研究发现, 掺杂适量Au纳米颗粒可以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提高全无机钙钛矿CsPbBr3量子点荧光太阳集光器的外量子效率。当Au纳米颗粒的掺杂浓度为2.0×10-6时, 荧光太阳集光器的外量子效率为12.3%, 相比未掺杂Au纳米颗粒的荧光太阳集光器的外量子效率提升了78.2%。进一步提高Au纳米颗粒的掺杂浓度, 荧光太阳集光器的外量子效率下降。荧光发射谱和荧光寿命谱测试结果显示, 当Au纳米颗粒的掺杂浓度超过2.0×10-6时, 过高的Au纳米颗粒掺杂浓度导致CsPbBr3量子点与Au纳米颗粒之间发生非辐射能量转移, 荧光太阳集光器荧光量子产率(ηPL,LSC)下降导致了外量子效率下降。
钙钛矿量子点 Au纳米颗粒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 外量子效率 非辐射能量转移 perovskite quantum dot Au nanoparticl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effect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non-radiative energy transfer 
发光学报
2022, 43(3): 396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