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超清视频导读  
张钊荣 1陈文娟 2智婷 3,**许非凡 1[ ... ]刘斌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2 罗化芯显示科技开发(江苏)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000
3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长时间使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显示造成的晕动症是一种由非稳态刺激引发的短期功能紊乱,特别是在目前AR设备的分辨率和图像响应速率仍然不足的情况下,严重的晕动症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阐述了晕动症的发生机制与表现,分析不同延迟造成的图像刺激紊乱,及其造成晕动症的现象;通过总结AR设备的组成、分类及其延迟来源与管理方式,从多种不同技术角度讨论了改善晕动症的方案;并对未来AR/VR显示系统的发展做出展望。
增强现实 虚拟现实 晕动症 图像显示 近眼显示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5, 62(12): 1200002
AI高清视频导读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市混合现实与新型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 光电学院,北京 100081
针对近眼显示系统中光机的大视场和宽出瞳相互制约,提出了一种可用于近眼显示的大视场与宽出瞳尺寸的光机设计方案。方案优化设计了四块非球面透镜,通过设计两个不同的正交平面出瞳,扩展其中一个方向的出瞳距离和尺寸,不仅提高成像质量,而且减小畸变。为了验证该优化设计方法,设计了近眼显示系统,实现了彩色、对角视场角为53.6°、出瞳距离为30mm、出瞳尺寸为8mm的优化设计。该光机的优化设计方法为实现大视场近眼显示系统提供了技术参考。
近眼显示 增强现实 光学设计 光波导 near-eye display augmented reality optical design waveguide 
光学技术
2024, 50(6): 686
AI高清视频导读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东南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0096
2 陆军装备部驻无锡地区军事代表室,江苏无锡14000
3 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南京210008
设计一种基于双目CMOS相机的近眼显示测试设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要光学参数的测量方法。根据NED光学相关原理,通过推导建模、系统设计和标定实验,实现了对NED器件光学参数的快捷、低成本测量。最终通过实验可见,本测试系统比传统系统的测量时间节省约60%,并且关键参数测试误差小于5%。
光学测量 显示设备 近眼显示 双目相机 光学性能 标定实验 optical measurement display equipment near-eye display binocular camera optical performance calibration experiment 
光电子技术
2024, 44(2): 102
AI高清视频导读  
作者单位
摘要
南方科技大学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广东 深圳 518055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近眼显示技术可将虚拟与现实世界的信息叠加在一起,为用户眼前营造出虚实结合的场景,成为连接现实和虚拟世界的桥梁。视网膜投影(Retinal Projection Displays,RPD)显示,又称为麦克斯韦近眼显示(Maxwellian Displays),可有效化解调焦-辐辏冲突,提供无眩晕的近眼显示观感,在AR近眼显示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研究人员围绕扩展出瞳(Eyebox)、全彩显示等重要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介绍麦克斯韦增强AR近眼显示的工作原理,综述其核心器件及发展进程,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增强现实 视网膜投影近眼显示 全息光学器件 液晶偏振器件 augmented reality retinal projection displays holographic optical elements liquid crystal polarization element 
液晶与显示
2024, 39(5): 656
AI高清视频导读  
吴彤 1,2,*杨翔宇 1邹谨聪 1刘友文 2,*[ ... ]赫崇君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天学院 空间光电探测与感知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06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物理学院,江苏南京11106
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自动化学院,浙江杭州10018
为了进一步小型化头戴式显示装置(Head-worn Display, HWD),提出一种基于非对称光纤悬臂梁(Asymmetrical Fiber Cantilever, AFC)的李萨如轨迹扫描近眼显示系统,以及李萨如轨迹上的像素划分准则。研究了该系统的扫描轨迹、图像重建能力、显示分辨率和显示帧速率的影响因素。根据高分辨率、高帧速率指标设计了正交谐振频率组成,确定了非对称光纤悬臂梁的结构参数。研制的显示单元实物直径为2 mm,长度为19 mm。谐振频率下的分辨率为160×120 pixel,帧速率为10 Hz,图像重建误差率为0.002%,最高分辨率能够达到290×220 pixel,最高帧速率为95 Hz。基于显示单元实物搭建了光纤扫描式近眼显示系统,使用相机模拟人眼观察记录了该显示系统的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非对称光纤悬臂梁的HWD显示性能及其未来应用潜力。
近眼显示 头戴式显示装置 李萨如轨迹 非对称光纤悬臂梁 像素划分 near-eye display head-worn display Lissajous trajectory asymmetric fiber cantilever pixel division 
光学 精密工程
2024, 32(9): 1273
AI超清视频导读  
高堃 *
作者单位
摘要
歌尔电子有限公司,美国 圣克拉拉95054
探讨液晶(LC)技术在XR近眼显示系统中的应用。详述了如何通过控制光的偏振和波前来开发可变焦液晶透镜,这些透镜对改善XR应用中的用户体验具有潜在价值。还讨论了生产液晶透镜的挑战,特别是在优化透镜厚度和性能方面。
液晶 可变焦液晶透镜 光学成像 XR近眼显示系统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4, 61(2): 0211014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大学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200444
2 上海大学 微电子研究与开发中心,上海00444
为了校正近眼显示中的畸变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拟合和向前映射插值的图像预畸变算法。采用了径向基函数拟合算法,以得到更高精度的拟合原图像和预畸变图像之间的映射关系;采用了基于向前映射的紧支撑径向基函数插值算法进行图像灰度重建,以得到更好的图像畸变校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径向基函数拟合算法的拟合误差可以降到1像素以内,校正精度达到亚像素级;预畸变算法对近眼光学系统产生畸变具有良好的校正效果,显示图像清晰完整。
近眼显示 图像预畸变 径向基函数拟合算法 插值算法 near-eye display image pre-distortion radial basis function fitting algorithm interpolation algorithm 
光电子技术
2023, 43(4): 332
 
王书龙 1林子健 2徐世祥 1,*王瑜 3[ ... ]陈恩果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2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平板显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108
3 南阳利达光电有限公司,河南 南阳 473003
近眼显示光学系统是增强现实(AR)技术的核心基础,是接收虚拟画面信息和融合现实环境进行显示的直接载体。辐辏调节是人眼生理机能的辐辏距离和晶状体聚焦调节距离相匹配的基本生理反应。当前AR近眼显示方案仅提供具有左、右眼视差片源形成的3D显示效果,相对于正常环境的目视观察有极大差距,造成人眼辐辏调节冲突(VAC)。缓解或消除VAC是AR近眼显示系统发展和普及的必由之路,其主要解决方案包括:部分深度信息的光学显示系统,如两焦面或多焦面近眼显示光学方案;完整深度信息的光学方案,如集成成像光场显示技术和计算全息波前重建的近眼显示方案;无深度信息的光学显示方案,如基于Maxwellian显示技术的近眼显示光学系统。本文综述了当前技术发展过程中缓解或消除VAC的近眼显示光学方案,分析了各技术的特点、实现方式,以及优缺点,最后总结了当前AR近眼显示中解决VAC问题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技术和显示方案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近眼显示 增强现实 辐辏调节冲突 增强现实 深度信息 
光学学报
2023, 43(23): 2300001
彭灿福 1,2李文昊 1张伟 1,*陈星硕 1,2[ ... ]李文龙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033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为了提高光波导近眼显示成像系统的视场角,本文提出了一种等周期变倾角干涉条纹复用方法,用于扩展增强现实眼镜耦合元件体光栅的角度带宽。该方法通过复用等周期变倾角干涉条纹满足了不同入射角的布拉格条件,并且消除了体光栅周期变化对入射光衍射角度的影响,从而提升耦合元件体光栅的角度响应范围,降低光栅衍射引入的杂散光。利用严格耦合波理论对复用三幅等周期变倾角干涉条纹的体光栅进行模拟,在波长为530 nm的TE和TM偏振态下,复用后的体光栅角度带宽分别为3.6°和3.3°,与单幅干涉条纹体光栅相比,角度带宽扩展了1倍。该方法有望打破体光栅角度带宽受光栅材料的限制,用于扩展近眼显示成像系统的视场角,实现轻量化、高效率、大视场、低杂散光的增强现实眼镜。
增强现实 近眼显示 体光栅复用 角度带宽扩展 augmented reality near-to-eye display volume holographic grating multiplexing angular bandwidth expansion 
中国光学
2023, 16(5): 1157
赵健 1,2,*戴子尧 1丁义权 1夏军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工程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2 东南大学 信息显示与可视化国际联合实验室,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
随着元宇宙产业的发展,光场显示技术因其可以将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完美融合,已经成为信息显示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呈现出视点数量更多、视点密度更大、渲染速度更快的发展趋势。然而,现有的光场显示技术面临着分辨率低、深度受限、视疲劳等多种挑战。本文从人眼立体视觉感知原理出发,对现有的双视点、多视点和超多视点光场显示技术的成像原理和典型方案进行整理和总结。同时,对现有基于单信源和多信源虚拟视点生成技术进行归纳对比,着重分析各项技术在虚拟视点生成质量和渲染速度等方面的可行性和实现效率,并对光场显示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近眼显示 光场显示 虚拟视点 神经网络 near-eye display light field display virtual viewpoint neural network 
液晶与显示
2023, 38(10): 136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