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重庆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4
2 重庆大学 资源与安全学院 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4
针对单层硼烯吸光效率低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塔姆等离激元的硼烯近完美吸收器件,通过入射光直接激发高度局域的塔姆等离激元模式,深入研究了硼烯的近红外光学响应。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硼烯/一维光子晶体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硼烯的吸光效率,相比单层硼烯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同时器件在不同面内晶体方向上表现出强烈的各向异性。通过改变硼烯狄拉克电子密度,将器件在xy偏振方向上的吸光效率提高至95.52%和96.63%,对应共振吸收波长为1 550 nm和1 607 nm。此外,通过改变一维光子晶体结构、氧化铝间隔层厚度及单层硼烯在间隔层中的位置等参数能够实现对吸收效率及吸收波长的灵活调控。该器件具有吸收效率高、工作波段可调等显著优点,可为发展下一代片上集成光电器件提供机遇。
硼烯 塔姆等离激元 近完美吸收器 近红外波段 各向异性光学材料 Borophene Tamm plasmon polaritons Nearly perfect absorber Near-infrared band Anisotropic optical materials 
光子学报
2023, 52(10): 1052404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州 350002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本文采用简易水热法,制备了稀土Nd离子掺杂的LiLuF4(LLF)微晶材料,对该微晶样品进行了物相分析、微观形貌分析和近红外波段光学性能的相关研究。LLF晶体属于四方晶系白钨矿结构,空间群为I41/a;采用水热法制备的LLF微晶料结晶性良好,颗粒尺寸在20 μm左右,优化后Nd∶LLF样品的氧含量为0.001 4%(质量分数)。在792 nm波长激发下,掺杂3%(摩尔分数)Nd离子的LLF微晶的最强荧光发射峰位于1 047 nm,属于近红外波段,其平均荧光寿命约为0.275 1 ms。进一步采用提拉法生长出Nd∶LLF晶体并评估了其激光性能。Nd∶LLF激光晶体在1 053 nm处的发射截面为8.13×10-20 cm2。激光性能测试发现,在1.2 W功率激发下,Nd∶LLF晶体可实现0.123 W的1 053 nm近红外激光输出。
稀土掺杂 水热法 激光 近红外波段 LiLuF4 LiLuF4 rare earth doping hydrothermal method laser near infrared band 
人工晶体学报
2023, 52(7): 1250
蒋连军 1方余强 1,*余超 2徐起 2[ ... ]张军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26
3 山东国耀量子雷达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2
单光子探测器具有最高的光探测灵敏度,在激光雷达系统中使用单光子探测器可以极大提升系统的综合性能。近红外二区(1.0~1.7 μm)激光具有大气透过率高、散射弱、太阳背景辐射弱等优势,是大气遥感、三维成像等激光雷达系统的理想工作波段。研制了一种基于InGaAs/InP负反馈雪崩光电二极管的微型化自由运行单光子探测器。该探测器长宽高为116 mm×107.5 mm×80 mm,在1.5 μm最大探测效率超过35%,时间抖动(半高宽)低至80 ps。为满足激光雷达系统对光子飞行时间测量的需求,探测器内部集成时间数字转换(TDC )功能,时间精度100 ps。同时,探测器集成一套后脉冲修正及计数率修正算法,可以有效降低探测器所引起的雷达信号畸变。
负反馈InGaAs/InP雪崩光电二极管 近红外波段 微型化自由运行单光子探测器 时间数字转换 后脉冲修正 negative feedback InGaAs/InP avalanche photodiode near-infrared band miniaturized free-running single-photon detector time-to-digital converter afterpulse correction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3, 52(3): 20230017
丁可 1赵文曲 1蔡毅 1戴放 2[ ... ]王岭雪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2 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集成电路设计部, 江苏 苏州 215163
采用近红外(NIR)波段高透的红(R)、绿(G)、蓝(B)滤光(即R+NIR、G+NIR、B+NIR),是电子倍增CCD(EMCCD)实现真彩色成像且保持低照度下高灵敏度的常见手段,然而,近红外成分的引入会带来颜色失真和颜色分布压缩。本文通过约束已配准的源图像和参考图像在标准正交颜色空间中具有相同的坐标表示,构建正交的色彩传递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引入特征维度,设计了端到端的色彩传递网络,改善偏色和颜色分布压缩导致的一对多颜色映射问题。色彩传递网络由预训练的前端网络和可训练的后端网络组成,前端网络根据EMCCD图像的纹理和语义将像素点分散到不同的特征通道上,后端网络根据各特征图内像素点的编码统计特征进行色彩传递。本文方法经大量图像验证具有一定普适性,在不同场景和照度下均取得较自然的色彩效果。相对于真实彩色图像,本文结果与颜色失真图像相比,峰值信噪比平均提高了75.78%,结构相似性相对提高了103.74%,色差相对降低了67.48%。
色彩 色彩传递 颜色空间 深度特征 近红外波段 
光学学报
2021, 41(21): 2133001
王凯旋 1,2,3陈刚 1,3刘定权 1,2,3,*马冲 1[ ... ]高凌山 1,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上海 200083
2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 上海 200031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近红外波长为1.064 μm的激光是激光测距、自由空间光通信和空间光学遥感等应用中的主要激光光源之一。窄带滤光片是抑制背景光干扰的关键元件之一,目前大部分滤光片的半峰全宽为几纳米。本文研制了中心波长为(1064±0.05) nm、半峰全宽为0.19 nm、峰值透过率可达70.2%的带通滤光片,并考察了不同温度(100,200,300 ℃)退火处理后滤光片的表面形貌和光谱特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滤光片的表面光滑,受退火温度的影响很小;滤光片的透射光谱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向长波方向移动,在100 ℃退火处理3 h的滤光片的光谱漂移量为0.03 nm,说明该滤光片可在温控条件有限的空间光学系统中使用。
薄膜 亚纳米带宽滤光片 离子束溅射沉积 近红外波段 退火温度 
光学学报
2021, 41(20): 2031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2 山西大学激光光谱研究所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 太原 030006
3 山西大学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06
设计了一种基于耐火材料氮化钛(TiN)和二氧化钛(TiO2)的光栅型超宽带太阳能吸收器,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其吸收特性,并分析了其结构参数、工作波长和入射角度对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结构参数,可以有效地控制其吸收特性。当波长为500~2000 nm,入射角度为0°~75°时,吸收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所设计的吸收器表现出了超宽带吸收的特性。单元结构的顶层采用半球形结构,可以提高吸收器的平均吸收率。所设计的吸收器在热光伏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表面光学 光栅 吸收器 磁激元 可见光 近红外波段 
光学学报
2020, 40(21): 21240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邮电大学 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 南京 210023
2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119
3 西安航空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 西安 710077
在能量为(0.5+0.55)MeV和剂量为(1.0+2.0)×1016 ions/cm2的条件下,通过氢离子注入制备了掺Yb3+磷酸盐玻璃波导,并研究了该波导在近红外波段的特性.棱镜耦合法测量的离子注入波导的导模的有效折射率与反射计算法计算的有效折射率基本吻合.通过模拟辐照引起的空位分布,探讨了离子注入平面波导的形成理论.利用FD-BPM对波导中的传播模式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高能量的氢离子注入掺Yb3+磷酸盐玻璃能够制备出近红外波导结构.
波导 近红外波段 离子注入 掺镱磷酸盐玻璃 折射率分布 Waveguide Near-infrared band Ion implantation Yb3+-doped phosphate glass Refractive index profile 
光子学报
2020, 49(4): 0423001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94
针对多波长皮秒激光覆盖谱段较窄、近红外波段激光较难生成等问题, 基于受激拉曼散射效应, 构建了一套实验系统, 采用重频1 kHz、波长532 nm皮秒激光泵浦KGd(WO4)2晶体, 运用聚焦激光束泵浦、泵浦能量优化耦合等方法, 实现了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多波长皮秒激光的生成, 生成七阶斯托克斯光和六阶反斯托克斯光, 覆盖谱段415~800 nm, 输出总功率达到1.76 W.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新型皮秒激光源的研发方面.
受激拉曼散射 皮秒激光 多波长激光 可见光/近红外波段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picosecond laser multi-wavelength laser visible and near-infrared band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18, 37(4): 433
庾繁 1,2,3温泉 1,2,3雷宏杰 1,2,3黄良坤 1,2,3温志渝 1,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重庆大学微系统研究中心, 重庆 400044
2 重庆大学新型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重庆 400044
3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重庆 40004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阵列检测型、光栅扫描型、滤光片型、傅里叶变换型和阿达玛变换型等多种类型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详细讨论了各种类型的优缺点、适合的应用领域及存在的问题。最后, 对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光谱学 微型光谱仪 微光机电系统 近红外波段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8, 55(10): 10000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2 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 武汉 430070
实时准确地获取作物叶绿素含量的三维空间分布信息, 是作物营养、 栽培和育种等科学研究和生产领域密切关注的问题。 该研究以水稻植株为研究对象, 采用改造后的普通单反相机加载近红外滤光片的方法, 多角度获取水稻植株的多光谱图像。 基于不同波段不同通道的组合图像计算多种植被指数, 将其结果与对应的实测SPAD值之间建立水稻植株叶绿素(SPAD)预测模型, 并筛选出最优预测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 近红外760 nm波段的R通道与可见光G通道构建的GNDVI植被指数, 与实测SPAD值建立的二次函数预测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演水稻植株叶绿素(SPAD)含量, 其中, R2=0.758, RMSE=1.532。 在此基础上, 利用多角度成像三维建模方法建立具备纹理信息的水稻三维模型, 将最优预测模型应用于水稻综合纹理图, 得到水稻叶绿素含量三维空间分布信息, 从而实现水稻生长情况以及叶绿素养分分布状况的快速无损检测。
近红外 多角度成像 三维空间分布 水稻 叶绿素含量 SPAD值 Near-infrared band Multi-view imaging 3D distribution Rice Chlorophyll content SPAD value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 37(12): 3749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