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 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浙江省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520
2 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37
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40002
为研究BK7玻璃孔加工过程中出口破损的形成机理,本文在对破损形貌进行显微观测的基础上,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工件加工面所受载荷随裂纹扩展过程的演变规律及其对出口破损形成过程的影响;采用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法对出口破损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出口破损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出口破损可分为初始裂纹区及扩展裂纹区,挤压载荷和弯矩的耦合作用驱使初始裂纹沿圆周方向扩展,显著增加了裂纹的倾斜角度和破损宽度,导致破损表面产生大量散射状条纹;借助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法实现了对出口破损形成及脱落过程的数值模拟,发现初始裂纹贯穿整个未穿透厚度,刀具的瞬时切削力减小了78%;并且随着裂纹间歇性地沿圆周方向扩展,刀具切削力呈现出剧烈的周期性波动特征。
超精密加工 BK7玻璃 孔钻削 出口破损 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法 ultra-precision machining BK7 glass hole drilling exit-chipping smooth particle hydrodynamic method 
光学 精密工程
2021, 29(1): 110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 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浙江省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 宁波 3152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 北京 100049
为了在线预测硬脆材料磨削加工引起的亚表面损伤深度, 本文利用概率统计法对磨粒高度进行分析, 建立了刀具切削力与亚表层裂纹扩展深度之间的理论关系模型。首先, 基于硬脆材料的压痕断裂力学理论, 分析了中位裂纹扩展长度与磨粒压痕深度之间的内在关联。随后, 对刀具端面边缘的磨粒数目进行了数理统计, 建立了刀具切削力与单个磨粒切削深度之间的理论关系。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工件亚表层损伤深度的在线预测模型SSDmax=1.284×SSDmaxtheo-36.23, 并结合BK7玻璃的实际磨削实验验证了其正确性。通过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的预测结果发现, 该方法可以在线、准确地预测磨削加工引起的工件亚表层损伤深度。
亚表层损伤深度 中位裂纹 在线预测 概率统计 BK7玻璃 subsurface damage depth median crack online prediction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BK7 glass 
光学 精密工程
2020, 28(1): 1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浙江 宁波 315200
2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上海 200070
3 浙江省增材制造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 宁波 315200
4 宁波蓝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200
采用正交实验法制备选区激光熔化钴铬合金成型件, 研究激光功率P、扫描速度v、铺粉厚度h和扫描间距d四个工艺参数对选区激光熔化成型件致密度的影响规律和孔隙缺陷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四个工艺参数中, 铺粉厚度对SLM成型件致密度影响最大, 在工艺参数P=170 W, v=500mm/s, h=0.03 mm, d=0.06 mm条件下, 成型件致密度最高达96.59%。另外, 成型件孔隙缺陷的形态分布与其致密度大小密切相关, 成型件内部孔隙缺陷主要分为两类: 不规则形匙孔和圆形气孔。前者尺寸较大, 由球化效应、粉末熔化凝固的体积皱缩效应等引起的部分底层粉末未充分熔化造成; 后者尺寸微小, 主要由熔池凝固太快造成的内部氮气和低熔点物质气化形成的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引起。采用减小铺粉厚度的方法可以有效消除匙孔缺陷, 成型前对基板预热可以减少气孔缺陷的出现。
选区激光熔化 致密度 孔隙缺陷 钴铬合金 工艺优化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density pore defect cobalt-chromium alloy process optimization 
应用激光
2018, 38(5): 730
作者单位
摘要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四川 绵阳 621900
基于压痕断裂力学理论, 建立了工件表面粗糙度与亚表层损伤深度的理论关系模型, 用于预测磨削加工脆性光学材料引起的亚表层损伤深度。利用磁流变角度抛光技术检测了不同磨削加工工艺条件下亚表层的损伤深度, 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加工工艺参数对工件表面粗糙度及亚表层损伤深度的影响规律, 提出了提高材料去除率的磨削加工工艺方案。分析结果表明:脆性材料工件的亚表层损伤深度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呈非线性单调递增关系。工件亚表层损伤深度及工件表面粗糙度均随着切削深度和进给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随着主轴转速的增加而减小。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预测结果表明, 提出的模型可以准确、无损伤地的预测磨削加工引起的工件亚表层损伤深度。
脆性材料 磨削 压痕 磁流变抛光 表面粗糙度 亚表层损伤 brittle optical material grinding indentation Magnetorheological Finishing (MRF) surface roughness subsurface damage 
光学 精密工程
2013, 21(3): 680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