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成都 610054
提出了一种可校正的12位C2C电容阵列混合结构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 其数模转换器(DAC)由低6位分裂式C2C DAC阵列与高6位二进制DAC阵列构成。提出的混合结构DAC既解决了中高精度二进制SAR ADC中总电容过大的问题, 又避免了分段式二进制DAC分数值桥接电容无法与单位电容形成匹配的问题。该结构能显著降低整个ADC的动态功耗。此外, 将高位终端电容和低2~6位量化电容拆分成相等的两个电容, 引入冗余量, 使得该ADC的电容权重可以被校准, 降低了电容失配以及寄生电容的影响。最后, 为了避免电容上极板复位信号因电容阵列容值大而导致的延时偏大问题, 采用高6位DAC采样的方式, 并在高6位DAC中引入单位电容大小的终端电容, 弥补了参考电压区间不完整的缺陷。仿真结果显示, 在15 V电压下, 该ADC总体功耗仅为11184 μW, ENOB为1249位, SFDR为9146 dB, SNDR为7697 dB。
模数转换器 数模转换器 C2C电容阵列 混合结构SAR模数转换器 LMS校正算法 ADC DAC C2C capacitor array hybrid SAR ADC LMS correction algorithm 
微电子学
2023, 53(3): 359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192
2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成都 610054
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杭州 310007
基于0.13 μm CMOS工艺,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应用于三级全差分运算放大器中的新型共模反馈电路。将具有密勒补偿结构的典型两级全差分结构和源随器结构作为三级运算放大器的放大级,通过在共模反馈电路中引入前馈通路,产生的两个零点提高运放的稳定性,解决了传统共模反馈电路中多个极点难以补偿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1.2 V电源电压下,共模下增益为70.4 dB,单位增益带宽为56 MHz,相位裕度为85.5°。相比于传统无前馈电路,新型共模反馈电路的单位增益带宽和相位裕度分别提高了8.2 MHz和17.4°。具有这种共模反馈结构的运算放大器可以实现较低的电源电压和较好的相位裕度。
共模反馈 前馈通路 三级全差分运算放大器 频率补偿 common-mode feedback feedforward path three-stage fully differential operational amplifi frequency compensation 
微电子学
2022, 52(3): 407
薛莹莹 1,3李靖 1,4陆红波 1,2,4徐苗 1,2,4,*
作者单位
摘要
1 合肥工业大学 特种显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现代显示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电技术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09
2 合肥工业大学 测量理论与精密仪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3 合肥工业大学 物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4 合肥工业大学 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化学与化工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9
本文提出了一种制备集会聚和发散功能一体化的液晶柱透镜阵列的方法。液晶柱透镜阵列呈“三明治”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上电极基板、液晶层、聚合物柱透镜阵列、下电极基板。为了将会聚和发散功能集成在单一液晶盒中,制备聚合物柱透镜阵列的紫外光敏胶的折射率(np)需介于液晶的寻常光折射率(no)和非寻常光折射率(ne)之间。通过在下基板表面修饰图案化疏水层,利用亲疏水效应使得紫外光敏胶自组装形成表面光滑、尺寸均一的柱透镜阵列。所制备的液晶柱透镜阵列有两种调节聚焦和散焦功能的方式:一种是改变入射光的偏振方向;另一种是施加电场调控液晶层的有效折射率。实验结果表明:当外加电压从0调节到0.7 Vrms时,液晶柱透镜的焦距从-4 mm调节到∞;当外加电压在1~7 Vrms变化时,液晶柱透镜阵列的焦距从6.0 mm调节到4.5 mm。该方法制备的液晶柱透镜阵列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器件结构紧凑、驱动电压低、调焦范围大等优点,在成像、显示、光通信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液晶柱透镜阵列 折射率匹配 亲疏水效应 会聚透镜 发散透镜 liquid crystal lenticular lens array refractive index matching hydrophilic-hydrophobic effects converging lenses diverging lens 
液晶与显示
2022, 37(8): 1086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南民族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信息材料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
以双氰胺为原料,采用简易的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了具有超薄非晶g-C3N4层的核-壳结构ZnO/g-C3N4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当原料中氧化锌和双氰胺的摩尔比为1∶1时,复合光催化剂的壳层厚度约为3 nm,异质结界面清晰,在模拟光和可见光的照射下具有最佳的降解有机染料污染物活性。紫外-可见光漫反射(UV-vis)光谱结果显示,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范围内吸收增强,吸收带发生红移。光致发光(PL)光谱、稳态表面光电压(SPV)和稳态表面光电流(SPC)图谱揭示g-C3N4的负载显著增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在模拟太阳光和可见光下对亚甲基蓝、甲基橙和罗丹明B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结果显示,ZnO/g-C3N4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催化剂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利用性。此外,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超氧自由基是复合材料降解染料污染物的主要活性物种,同时空穴在降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光催化过程中,核-壳结构可有效促进ZnO与g-C3N4之间的电荷转移。本文研究为合成基于碳氮化合物/金属氧化物异质结构的高效纳米光催化剂提供了一条简单有效的途径。
核-壳结构 异质结 ZnO g-C3N4 光催化 Core-shell structure Heterojunction ZnO g-C3N4 Photocatalysis 
光子学报
2021, 50(11): 1116001
作者单位
摘要
试验物理与计算数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4
由于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速度快、高度低、机动能力强的优点,故以陆/海基雷达、高轨红外卫星为主建立的预警探测体系难以对其实施全程有效探测。因此,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技术特点,对低轨红外卫星的探测能力和全球覆盖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类HTV-2升力体的气动外形,模拟了典型工况参数下飞行器的表面温度分布。然后,构建了低轨红外卫星探测模型。结合红外探测器典型性能参数,给出了不同轨道高度下探测器信噪比与观测视角和工作波段的关系,并得到了红外卫星在550 km和1600 km轨道高度下的有效探测半锥角。最后,给出了具有全球探测能力的低轨红外卫星星座的构型及主要参数。
探测器 目标探测 低轨红外卫星 星座构型 高超声速飞行器 全球覆盖 
光学学报
2021, 41(21): 21040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44
2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为了提高声光移频器的性能,对其内部声光晶体(AOC)和压电超声换能器(PZT)电极之间的位置失配特性进行研究,并深入分析AOC和PZT电极之间几类不同的几何装配错位关系。通过构造AOC与电极失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不同轴向装配错位的条件下对AOC中的超声波声场进行仿真分析。根据超声波的声场分布特性,可以发现几何装配错位会导致AOC内部形成不发生声光相互作用的区域,并揭示此区域长度与错位量的关系。通过分析声光相互作用区与不发生声光相互作用区之间的光学界面,发现位置失配会在输出光中发生双光束干涉效应,其对实际光学系统的输出会产生影响。基于双光束干涉原理搭建一种测量不发生声光相互作用区域长度的实验系统,所得结果证明理论分析的合理性。
光学器件 声光移频器 失配特性 干涉效应 超声波声场 
光学学报
2021, 41(22): 2223001
作者单位
摘要
重庆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44
针对低相干外差干涉间隙测量技术应用于发动机、燃气轮机等设备内部高温、高压、强振等恶劣环境时,面临信号弱、信噪比差导致测量范围受限的问题,提出利用差分探测技术来提升拍频信号信噪比的方法。围绕所提出的方法,建立了严格的间隙测量模型,并从理论上说明了其具有提升信号信噪比、扩大测量范围的优势。为证明方法的可行性,搭建了全光纤低相干外差干涉间隙测量实验验证系统,进行单端探测与差分探测的间隙测量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测量条件下,差分探测方式将信噪比提高了4.22倍,测量范围由10 mm增加到了20 mm。进一步,对系统的测量不确定进行了分析,理论和实验均表明,由于光纤延迟器件扫描速度的不稳定性,系统测量不确定度整体上具有随测量间隙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但在20 mm测量范围内,测量不确定不超过15 μm。
光学技术与仪器 间隙测量 低相干干涉 外差干涉 差分探测 光纤 发动机 Optica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s Clearance measurement Low-coherence interference Heterodyne interference Differential detection Optical fiber Engine 
光子学报
2021, 50(9): 0906004
王琴 1,2杨雯 1,2庄镜儒 1,2李靖 3[ ... ]汪正良 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云南师范大学 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500
2 云南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3 云南民族大学 化学与环境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以大麦苗为碳源,采用一锅热解法成功获得碳点(CDs),并对其硼、氮及混合掺杂体系进行了研究。该类型碳点在水溶液中表现出很强的紫外光区宽带吸收,并产生独特的近紫外光和蓝光双发射光学特性;单掺硼及硼氮共掺的CDs粉体表现出良好的固体发光特性,在蓝光区具有较强激发并产生明亮的绿光发射。将这两种CDs作为荧光粉与蓝光GaN芯片结合,制作出LED器件,表现出良好的发光性能。通过K2SiF6∶Mn4+红粉的引入可得到高效、高显色性的白光LED。
碳点 大麦苗 发光性能 LED器件 carbon dots barley seedling luminescent properties LED devices 
发光学报
2021, 42(8): 1314
作者单位
摘要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阜新 123000
2 深圳大学 智慧城市研究院, 深圳 518061
为了解决地形、走向复杂、点云密度不均匀的输电线路的电力线提取精度低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电力线自动提取和重建方法。首先通过空间分割和点云密度分析方法改进高程滤波算法实现电力线粗提取; 采用基于点云间倾斜角度平均值的滤波算法精提取电力线; 使用统计滤波算法完成电力线整体点云提取; 通过基于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的电力线分条提取算法分离电力线, 最后采用直线和抛物线结合的模型完成电力线重建。结果表明, 该方法电力线总的提取精度为99.342%, 单条电力线重建精度最低为0.042m, 对地形、线路走向和点云密度等因素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该研究为复杂场景下大规模输电线路的电力线提取和3维重建提供了参考。
激光技术 电力线自动提取 点云密度 重建 滤波 laser technique power line automatic extraction point cloud density reconstruction filtering RANSAC RANSAC 
激光技术
2021, 45(3): 36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莱斯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4
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7
3 31105部队,江苏 南京 210000
除了具备作用距离远、可全天候工作、隐蔽性好等传统红外强度成像的优点外,基于目标与背景偏振特性差异的红外偏振成像技术能够有效减小背景干扰、抑制背景杂波、增强图像对比度、提高信噪比,应用前景广阔。为了有效抑制空中和海面目标探测过程的背景杂波干扰,增强雾、霾和烟尘以及小温差、低照度和复杂背景环境下的目标探测能力,采用分孔径同时偏振成像方式,完成了焦距为240 mm的四通道制冷型分孔径中波红外偏振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利用蒙特卡洛法进行了公差分析,保证了光学系统加工和装调精度的合理性。像质分析结果表明,光学系统的MTF接近衍射极限,各类像差得到了有效校正,成像质量良好。通过冷反射分析验证了冷像对所设计制冷型红外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程度。此外,最终完成的光学系统结构紧凑,透过率高,避免了非球面的使用,具有良好的加工和装配工艺性。
偏振成像 分孔径 制冷型 中波红外 polarization imaging aperture sharing cooled medium-wave infrared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1, 50(2): 20200208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