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重庆市高校微纳米材料工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重庆文理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重庆 402160
2 四川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aGd2-x-y(MoO4)4∶xEu3+,yBi3+(x=0.01~2, y=0~0.04)系列红色荧光粉。分别用XRD、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样品荧光粉具有体心四方白钨矿结构, 属于I41/a(88)空间群, 15%Eu3+和1%Bi3+(摩尔分数)的相继掺杂对样品基质晶体结构影响不大。样品粉末颗粒呈类八面体状, 粒度比较均一, 分散性良好, 粒径在3~5 μm之间。样品的激发光谱由位于200~350 nm的激发宽带和位于350~550 nm的系列激发峰构成, 最强激发峰位于396 nm。发射主峰位于617 nm, 对应于Eu3+的5D0→7F2特征跃迁发射。研究未发现Eu3+的浓度猝灭现象。Bi3+的掺杂能对Eu3+起敏化作用, 显著提高样品的红光发射和色纯度, 其作用类型为交换交互型, 最佳掺杂量y=0.01。
水热法 白光LED 近紫外 红色荧光粉 hydrothermal method white LEDs near-UV CaGd2(MoO4)4∶Eu3+ CaGd2(MoO4)4∶Eu3+ Bi3+ Bi3+ red phosphors 
发光学报
2018, 39(8): 1045
作者单位
摘要
南昌大学 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 南昌 330047
使用MOCVD在图形化Si衬底上生长了InGaN/AlGaN近紫外LED, 通过改变低温GaN插入层的厚度调控V形坑尺寸, 系统地研究了V形坑尺寸对InGaN/AlGaN近紫外LED(395 nm)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温GaN插入层促进了V形坑的形成, 并且V形坑尺寸随着插入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电学性能方面, 随着V形坑尺寸的增大, -5 V下的漏电流从5.2×10-4 μA增加至6.5×102 μA; 350 mA下正向电压先从3.55 V降至3.44 V, 然后升高至3.60 V。在光学性能方面, 随着V形坑尺寸的增大, 35 A/cm2下的归一化外量子效率先从0.07提高至最大值1, 然后衰退至0.53。对V形坑尺寸影响InGaN/AlGaN近紫外LED光电性能的物理机理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InGaN/AlGaN近紫外LED的光电性能与V形坑尺寸密切相关, 最佳的V形坑尺寸为120~190 nm, 尺寸太大或者太小都会降低器件性能。
硅衬底 近紫外LED 低温GaN插入层 V形坑尺寸 光电性能 Si substrate near-UV LED low temperature GaN interlayer V-pit size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发光学报
2017, 38(6): 735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合肥 230026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合肥 230026
本文采用溶胶 - 凝胶法分别制备了Eu3+和Sm3+掺杂Y2MoO6荧光粉。产物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质分别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发射光谱(PL)、激发光谱(PLE)及荧光寿命谱(Lifetime)等进行了表征。XRD证实产物为纯相单斜结构,空间群C2/c,SEM照片显示两种体系尺寸均在亚微米量级。激发光谱显示两种体系均能有效吸收近紫外波段光,并表现出良好的红色、橙红色发光性能。同时,深入研究了其发光机理、浓度淬灭效应及色度坐标。该系列荧光粉将在近紫外激发白光LED中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Eu3+、Sm3+掺杂Y2MoO6 能量转移 浓度淬灭 近紫外激发 Eu3+ and Sm3+ doped Y2MoO6 energy transfer concentration quenching near UV excitation 
光散射学报
2016, 28(4): 346
作者单位
摘要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3
新型单一基质型白色荧光粉是当前白光LED荧光粉研究的热点.宽带隙半导体BiOCl物化性质稳定,声子能量低,晶体结构对称性低、极化性强,具有作为稀土掺杂荧光粉基质材料的潜质.采用固相法制备了BiOCl:Dy3+及BiOCl:Li+,Dy3+荧光粉,并采用XRD、激发和发射光谱研究了其结构和发光特性.XRD结果显示在500 ℃低温下即可成功合成出纯四方相的稀土掺杂BiOCl晶体,而Li+掺入可进一步提高样品结晶度.在389 nm近紫外光激发下,荧光粉具有位于478 nm(蓝)和574 nm(黄)波段的Dy3+特征发射峰,并呈现较低的蓝黄光发射比例和优异的白光发射特性.相比单掺体系,Li+掺杂不仅使荧光粉发射增强,还实现了发光颜色的调节.研究结果表明,BiOCl:Dy3+荧光粉制备温度低,具有良好的近紫外光激发和白光发射特性,其较低黄蓝光发射比例性质可能与BiOCl独特的晶体结构有关;上述特性使其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潜在近紫外激发白光LED荧光粉。
近紫外激发 白光LED Li+共掺杂 BiOCl:Dy3+ BiOCl:Dy3+ Near UV excitation 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Codoping Li+ ion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5, 35(4): 889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5
设计了波段300 nm~500 nm,放大倍率为10×,NA=0.3的近紫外-可见光显微物镜,用于观测激光照射核聚变的成像过程。该系统采用透射式结构,通过P、W设计方法和CODE-V软件的优化,实现了系统的复消色差,较好地解决了紫外光学材料种类少、折射率低带来的像差校正困难和光学系统效率不高的问题。
复消色差 近紫外-可见光 显微物镜 PW法 apochromatism near UV-visible microscope objective PW method 
应用光学
2011, 32(6): 1098
作者单位
摘要
上海交通大学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240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种单一相LiCa3MgV3O12∶Eu3+白光发光粉,研究了不同的合成温度和不同Eu3+掺杂浓度等条件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该发光粉在近紫外光激发下呈现由两个谱带组成的发射光谱,分别是峰值为530 nm的[VO4]3-的特征宽带和峰值为610 nm的Eu3+的特征宽带,通过调整合适的Eu3+掺杂量它们可混合成白光,当Eu3+掺杂摩尔分数为0.01时,发光粉的色品坐标为(x=0.33,y=0.34),显色指数为87。该发光粉可和具有近紫外光发射的InGaN管芯配合制得白光LED,极具应用价值。
发光粉 近紫外激发 白光LED phosphor near UV excitation white-light-emitting diode 
发光学报
2010, 31(1): 39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