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福州大学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州 350116
2 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福州 350116
3 福州大学 先进制造学院,福建 泉州 362200
通过光刻工艺和热熔法,制备了形貌均匀、尺寸可控的微透镜阵列,通过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制备用于改善光提取性能的纳米光栅结构,成功制备出高效光提取的微透镜/纳米光栅组合的微纳复合结构。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对纳米光栅形貌的影响规律、纳米光栅的形成机理以及微透镜/纳米光栅微纳复合结构光提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等离子体处理工艺条件,可实现纳米光栅周期与深度的调控,从而得到不同尺寸的微透镜/纳米光栅复合结构。当微透镜高度约为19.6 μm,纳米光栅尺寸约为周期600±50 nm、深度20±5 nm时,微透镜/纳米光栅微纳复合结构可以在不改变绿光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器件电学特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外量子效率,比单纯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器件提高33%。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微纳复合结构 光提取效率 纳米光栅 微透镜阵列 等离子体处理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Hybrid micro-nano structures Light extraction efficiency Nanogratings Microlens array Plasma treatment 
光子学报
2022, 51(5): 0551316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大学 微电子研究与开发中心, 上海200444
2 上海大学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上海00444
针对数字驱动型OLED在显示运动画面时会出现动态假轮廓现象,严重影响人眼观看质量的问题,通过分析动态假轮廓产生机理,考虑人眼的视觉特性,提出最小可察觉失真积分法来量化不同扫描策略产生的动态假轮廓,并通过实验验证该评估方法的可靠性。将线性脉宽调制法和分形扫描法结合,提出偏分形的扫描策略来改善动态假轮廓现象。当线性脉宽调制法和分形扫描法的数据位数都为4 bit时,在分辨率1 280×1 024的硅基OLED微显示器上进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系统验证,人眼不会察觉到动态假轮廓现象。利用最小可察觉失真积分法对偏分形扫描算法进行评估,相比传统19子场和分形扫描,任意两灰度间的动态假轮廓量化均值分别降低约87.86%和86.51%。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运动图像 脉宽调制 分形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Motion pictures Pulse width modulation Fractals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光子学报
2021, 50(9): 0911002
作者单位
摘要
福建师范大学, 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 福州 350007
随着医疗光电产品的升级, 人们对便携式医疗设备和全天候监测医学传感器的需求日益增大。得益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的柔性、可拉伸、轻薄、均匀辐照和贴合皮肤表面等优点, 其正成为可穿戴式生物医学设备的新型光源。本文详细介绍了OLED在光动力疗法、光电容积脉搏监测、光吸收式血氧监测、光遗传学和光生物调制等领域的应用进展, 充分展示了OLED在医疗光电产品中的应用潜力。为了满足临床应用对光源的需求, 提高OLED发光功率及延长其寿命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光动力疗法 脉搏血氧仪 光遗传学 光生物调制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photodynamic therapy pulse oximeter optogenetics photobiomodulation 
激光生物学报
2021, 30(3): 193
作者单位
摘要
1 河南农业大学 理学院, 郑州 450000
2 吉林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春 130021
3 中原工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郑州 450007
针对磷光器件存在严重的效率滚降,进而制约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实用化进程的问题,提出采用超声喷涂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Polystyrene Sulfonate(PEDOT:PSS)作为透明电极,制备了红、绿、蓝三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利用超声喷涂工艺材料利用率高的特点,起绝缘作用的水溶性PSS分子链在PEDOT:PSS透明电极中得到保留,使该透明电极具有空穴缓冲作用.这种双功能性,提高了器件在高电流密度下的载流子平衡性,降低了红、绿、蓝三色发光层中的极化子浓度,改善了红、绿、蓝三色器件的效率滚降问题,从最高外量子效率所在亮度到10 000 cd/m2的电流效率滚降分别仅为14.9%、12.4%和16.0%.该结果表明,双功能性电极的引入显著改善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载流子平衡性,具有降低三基色器件效率滚降的普适性,对实现高亮度、高效率发光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有机半导体 超声喷涂 聚合物材料 半透明电极 效率 Organic light-emiting diodes Organic semiconductors Ultrasonic spray coating process Polymer materials Transparent electrode Efficiency 
光子学报
2020, 49(1): 0123004
作者单位
摘要
重庆邮电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重庆400065
制备了结构为ITO/NPB/TCTA/FIrpic∶TCTA/Ir(MDQ)2(acac)∶TmPyPB/FIrpic∶TmPyPB/TmPyPB/LiF/Al的有机电致磷光发光器件。通过在双蓝光发光层之间插入较薄的红光层Ir(MDQ)2(acac)∶TmPyPB调节载流子、激子在各发光层中的分布, 并结合TCTA和TmPyPB对发光层内载流子和激子的有效阻挡作用, 混合实现白光发射。研究了红光层在不同厚度、不同掺杂浓度下对器件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红光发光层厚度为2 nm、质量浓度为5%时, 结合蓝光发光层和红光发光层, 实现了色坐标为(0.333, 0.333)、最大发光效率为11.50 cd/A的白光发射。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新型 有机白光器件 磷光 OLEDs novel white OLEDs phosphoresce 
发光学报
2016, 37(6): 73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邮电大学 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江苏 南京 210023
2 南京工业大学 先进材料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1816
在空穴传输层TCTA与电子传输层TPBi之间引入磷光染料Ir(ppy)3超薄发光层, 制备了结构为ITO/MoO3(2 nm)/NPB(40 nm)/TCTA(10 nm)/Ir(ppy)3(x nm)/TPBi(40 nm)/LiF(1 nm)/Al(80 nm)的非掺杂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调控非掺杂发光层的厚度, 详细研究了Ir(ppy)3层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当非掺杂发光层厚度为0.2 nm时, 器件的性能最好, 器件的亮度、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分别达到26 350 cd·m-2、42.9 cd·A-1和12.9%。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超薄的非掺杂发光层可以简化器件结构和制备工艺, 获得高效率的OLED器件。
超薄非掺杂发光层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激子 ultrathin nondoped emissive laye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excitons 
发光学报
2016, 37(8): 961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陕西 西安 710065
采用HAT-CN/CuPc 作为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蓝光ADN 器件的组合空穴注入层(HIL)。通过采用该组合HIL 后,在保证器件电流效率不下降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一方面,这是利用HAT-CN 可以大幅提高CuPc 薄膜的有序度,有效地降低CuPc HIL 的电阻;另一方面是因为HAT-CN/CuPc 可以实现空穴的有效注入。这两方面因素最终使得ADN 蓝光器件的启亮电压降低至3.4 V,较采用CuPc HIL 的ADN 蓝光器件低0.5 V。
光电子学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蓝光器件 组合空穴注入层 启亮电压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5, 52(10): 1023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大学 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72
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研究了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工作过程中的生热与热传输机制。OLEDs器件产热由载流子复合产生, 散热渠道主要由热辐射、对流两部分构成。基于传热学理论计算, 发现发光亮度为1 000 cd/m2时, 发光占输入功率的15%, 热辐射占30%, 热对流占55%, 器件温度上升了39.4 ℃, 并且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有良好的匹配。决定器件工作温度的因素有环境、材料、工作功率等。具有不同发光材料的OLEDs器件, 其亮度衰减速率不同。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热辐射 热对流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thermal radiation thermal convection 
发光学报
2015, 36(7): 841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理工大学,西安 710048
实验采用真空热蒸镀方法,在高准确度膜厚控制仪的监控下,制备了结构为ITO/2T-NATA(25 nm)/NPB(30 nm)/BePP2(X nm)/Alq3(30 nm)/LiF(0.6 nm)/Al(80 nm)的蓝光器件,并对其发光层(BePP2)薄膜的沉积速率以及厚度对器件的亮度、发光效率影响进行了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束源炉孔径为Φ1.5 mm,束源炉温度在120℃~150℃区域,BePP2的蒸镀速率比较平滑,斜率变化小,易于膜厚精准控制,且薄膜较致密满足器件需要;BePP2在最佳沉积速率为0.02 nm/s(蒸发温度为135℃),且发光层厚度为35 nm时,可获得启亮电压为5.34 V、发光亮度为9 100 cd/m2、发光效率达4.4 cd/A的较理想蓝光器件.
有机半导体 蓝光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真空蒸镀 沉积速率 厚度 发光亮度 空穴注入层 器件性能 Organic semiconductor Blu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Vacuum deposition BePP2 BePP2 Deposition rate Thickness Brightness Hole injection layer 2T-NATA 2T-NATA Device performance 
光子学报
2014, 43(1): 0123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大理学院 工程学院, 云南 大理 671003
2 复旦大学 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433
3 昆明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3
使用自制的分子束源制备了聚对二甲苯(Parylene-N, PPXN)薄膜。通过对该分子束源的设计和不断优化, PPXN薄膜可以在室温、10-3 Pa的较低反应压强下以0.01 nm/s~0.02 nm/s的速率沉积聚合。用红外透射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测量了PPXN薄膜的成分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薄膜成分为PPXN, 薄膜呈波浪状、无尖刺的表面形貌。准确控制的PPXN薄膜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中用作缓冲层, 对载流子的注入和传输进行调控, 有效地改善了器件内部的载流子平衡。最优化结构的器件较未插入PPXN缓冲层的器件, 电流效率提高80%以上。
聚对二甲苯 分子束源 缓冲层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电流效率 Parylene-N Knudsen cell buffer laye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current efficiency 
应用光学
2014, 35(4): 66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